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史蒂芬·里柯克)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史蒂芬·里柯克一般指本詞條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1887年他作為該校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畢業並升入了多倫多大學。在大學期間,他把全部時間用到了多種語言的學習上。他每天攻讀語言達十六個小時,兩耳不聞窗外事。至理名言: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很容易以為自己比巨人更高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 外文名:Stephen ButlerLeacock
  • 國籍加拿大
  • 出生地英格蘭漢普郡的斯旺穆爾
  • 出生日期:1869年12月30日
  • 逝世日期:1944年3月28日
  • 職業:文學 小說家,作家
  • 畢業院校多倫多大學 美國芝加哥大學
  • 主要成就:著名的加拿大幽默作家
    被認為是馬克·吐溫之後幽默作家
  • 代表作品:《史比利金斯的愛情故事》;《我的金融生涯》;《新型食品》
簡介,人物生平,寫作生涯,在英國,多倫多,在美國,主要作品,創作特點,創作思想,文學成就,個人影響,作品剪影,

簡介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Stephen ButlerLeacock)是著名的加拿大幽默作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在美國,他被認為是繼馬克·吐溫之後最受人歡迎的幽默作家。他於1869年12月30日在英格蘭漢普郡的斯旺穆爾出生;1876年他6歲時隨父母遷居加拿大並在那裡受教育。1891年他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當了8年中學教員;1899年進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政治學;1903年獲得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博士學位,開始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政治學講師、政治與歷史副教授、政治經濟學教授及政治與經濟系系主任等職;1936年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擔任該校的名譽教授;1944年3月28日在多倫多去世。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人物生平

1869年12月30日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在英格蘭漢普郡的斯旺穆爾出生。
1876年他6歲時隨父母遷居加拿大並在那裡受教育。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1891年他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當了8年中學教員。
1899年進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政治學
1903年獲得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博士學位,開始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政治學講師、政治與歷史副教授、政治經濟學教授及政治與經濟系系主任等職。
1936年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擔任該校的名譽教授
1944年3月28日在多倫多去世。

寫作生涯

在英國

史蒂芬·巴特勒·李柯克出生在英國的漢普郡。他父親老李柯克新婚後不久
,便帶著妻子艾格麗絲·巴特勒·李柯克南下大西洋,去非洲碰運氣。結果他們沒有交好運,只好又返回英國。後來老李柯克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大陸,1876年在李柯克七歲的時候,大英帝國的落魄子民老李柯克帶領全家移民到了大英帝國轄下的加拿大自治領,在安大略湖畔的錫姆科湖畔落腳,靠墾荒種地勉強維持生計。當時正值加拿大農業的艱難時期,加之到後來家裡有了十一個孩子,排行老三的李柯克在童年和少年時代自然沒什麼好日子可過。如此家庭背景的李柯克,只有靠自己的奮鬥才能闖出一條出路來。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多倫多

李柯克是在多倫多的加拿大公學受的中學教育,經過刻苦努力,1887年他作為該校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畢業並升入了多倫多大學。在大學期間,他把全部時間用到了多種語言的學習上。他每天攻讀語言達十六個小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對那段經歷,他後來回憶說:“畢業後不久,我就把所學的語言忘記光了並發現自己在智力上破了產。換句話說就是,我成了一名所謂傑出的畢業生。憑這一資格,我只能幹教書匠這一既不需要經驗、也不需要智力的行當。”1891年他從多倫多大學畢業,畢業後在加拿大公學教書,其間的經歷使他對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在美國

1899年他憤而辭去教職,借了僅夠幾個月的錢隻身去了美國,到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同時做點臨工維持生計。不久,他成了政治經濟學系的研究生。1903年他獲得了博士學位。對此,他曾這樣說過:“這個學位意味著我參加了一生中最後一次考試並得了滿分。從此,我就再也不能接受新觀念了。”不久,他回到加拿大,在麥吉爾大學當了一名教員,先是任政治學講師,後來成了政治經濟學系的教授兼主任。在這期間他結了婚,生活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使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營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從到麥吉爾大學任教起至1910年,李柯克發表了很多專業論文,還寫出了給他帶來豐厚收入的專著《政治經濟學原理》,在專業上可謂頗有成就。但假如沒有《文學上的失誤》(L
iterary Lapses)一書於1910年問世的話,可能我們今天知道他的人就不多了,那無疑是世界文學的一大損失。《文學上的失誤》一問世,便受到了英語國家讀者的熱烈歡迎。這一年他已年過四十,可謂大器晚成。正當人們為一個新幽默家的誕生而歡呼的時候,李柯克緊接著又於1911年推出了《打油小說集》(Nonsense Novels),這部書的出版使李柯克的聲譽更上了一層樓。接下來的1912年,李柯克出版了他的著名長篇幽默小說《小鎮艷陽錄》(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這部書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加拿大文學史上不可動搖、不可替代的地位。從此以後,李柯克接二連三地推出幽默作品,其中比較有名的有《闊佬的牧歌式歷險》(Arcadian Adventureswith the Idle Rich,1914)、《大愚的月光》(Moonbeams from the Larger LunaCy,1915)、《愚行續話)(Furthur F。fishness,1916)、《狂亂小說集》(Frenzied Fiction,1918)、《愚行之園》(The Garden of Folly,1924)、《除去糟粕的智慧)(WnnowedWisdom,1926)、《模範自述》(Model Memofrs,1939)和《我的了不起的叔叔》(My Remarkable Uncle,1942)等。另外,李柯克還寫過一本幽默理論專著《幽默的理論與技巧》(Humour:Its Theory and Technique,1935),寫過《馬克·吐溫傳》(Mark Twain,1932)和《狄更斯評傳》(Charleslnckens:His Lwand WOr,1933),可見他對幽默是苦心孤詣地深入研究過的。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

主要作品

《史比利金斯的愛情故事》、《我的金融生涯》、《新型食品》、《指出他的毛病來》、《魔術師的報復》、《根特城的“鑽子”基多》、《迷案催人狂》、《太陽神騎士團游湖記》、《大眾讀者》、《巴特先生的錯覺》、《怎樣成為百萬富翁》、《病理學新論》、《A、B和C》、《回到叢林去》、《瑪麗波莎銀行奇案》、《一個布衣英雄》、《照相師的擺弄》、《怎樣才能活到200歲》、《五十六號》、《白手起家的人》、《候選人史密斯先生》、《沒入海草》、《一個超級靈魂的傷心事》、《素不相識的朋友》、《瓊斯先生的悲慘命運》、《借火柴》、《穿石棉衣的人》、《家庭女教師傑楚德》、《“Q”》、《贊娜·佩帕萊和彼得·帕普金命中注定的姻緣》等
《里柯克作品集》《里柯克作品集》

創作特點

一、用漫畫化的形象和行為描寫刻畫人物,營造喜劇氣氛。比如說,《迷案催人狂》里英國首相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爬蟲似的形象,也令人拍案叫絕。這樣的例子很多,恕不贅述。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
二、通過妙趣橫生的對話創造喜劇效果。在《大演員的高見》里,大演員對別人說他將在莎士比亞戲劇里出現很不滿意,他反駁說:“說得更恰當點,應該是莎士比亞即將在我的藝術里出現。”(這讓人想到一句至理名言: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很容易以為自己比巨人更高大。)諸如此類的對話既富於妙趣,又發人深省。李柯克總是努力想引發出深刻的笑來。
三、以天真爛漫的筆調營造喜劇氛圍。在李柯克的作品裡,故事的敘述者(其實也可以說是李柯克本人)往往不時表現出某種孩子似的天真爛漫,讀者從字裡行間可感受到童趣與幽默的快慰。比如說在《家庭女教師傑楚德》里,敘述者是這樣描述大家對傑楚德的喜愛的:
四、李柯克作品裡的主人公也常常表現出這種天真爛漫。比如說在《一個超級靈魂的傷心事》里,奧托某一天向女主人公“我”索要了鑽石腰帶扣作信物,第二天他又索要了一個金盧布,第三天他又問“我”是否還有另一個金盧布。讀者一眼便可看出奧托是一個貪婪之徒,可是“我”卻始終天真爛漫地執迷不悟。

創作思想

在李柯克心目中,幽默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說:“以世界上最優秀、
最偉大的幽默作品而言,幽默也許是我們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為了更好地理解李柯克的幽默作品,我們有必要對李柯克的幽默觀有所了解。在《我的幽默觀》里,李柯克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假如有必要的話,任何人都願承認自己視力不好,或不會游泳,或槍法很臭。但假如你說他缺乏幽默感,那他便會暴跳如雷。”這一現象無疑向我們表明,幽默和幽默感對一個人來說是何等地重要。一個人是否有幽默感,至少是判定他是否有悟性、智慧和寬廣胸懷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李柯克看來,好的幽默在本質上必須符合這樣兩個條件:一是它必須不傷害人而且不含惡意。二是它也不應(哪怕是偶爾為之)展現任何悲哀、痛苦和死亡的真實景象。基於這兩點認識,李柯克既不欣賞惡作劇和幸災樂禍式的所謂幽默,也不欣賞為死亡的陰影所籠罩的絕望的幽默。他認為這兩種所謂幽默是魔鬼式的,充其量只能激發野蠻人的那種原始快感,而不足以促進人類精神與文明的提升。李柯克的幽默作品充滿了善意和對人類的同情,這恐怕要歸因於他對幽默的必要條件的第一點認識。而從第二點認識我們可以想見,假如他活得更長一點的話,他大概不會欣賞後來出現的“絞刑架下的笑”——黑色幽默。李柯克在其有生之年目睹過一戰和二戰的悲慘現實,但他1918年至1944年之間的作品對戰爭及其災難好像涉及不太多,這恐怕也要歸因於第二點認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許是李柯克的創作的一種不足與遺憾。
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史蒂芬·巴特勒·里柯克作品

文學成就

李柯克在其眾多作品裡通過幽默與諷刺藝術地表現了人生的種種尷尬、痛苦與悲哀,懷著悲天憫人之情嘲諷了人類的眾多人性弱點,如自私、自負、貪婪、虛偽等,在針砭人類社會的不平等、不公正等弊端的同時,也向人類的同情心、仁愛精神和獻身精神等發出了笑的請柬。他那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和深厚的生活素養鍛造的幽默,熔喜劇精神與悲劇意識於一爐,既能引人歡笑,又能發人深省。他在幽默藝術上的輝煌成就以及他個人的人格魅力,為他贏得了全世界無數讀者的衷心愛戴。如今人們談論加拿大文學,首先提到或談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李柯克了。難怪今天的加拿大人常常自豪地說:英國有狄更斯,美國有馬克·吐溫,加拿大有李柯克。

個人影響

李柯克1944年3月28日因喉癌不治而逝。為了紀念這位幽默大師,加拿大李柯克研究會於1946年便設立了李柯克幽默獎,每年授予加拿大最優秀的幽默作品的作者。李柯克當年居住過並用以作瑪麗波莎鎮的藍本的小鎮奧瑞利亞,如今已改名為“艷陽鎮”。當年那些被李柯克用作《小鎮艷陽錄》的人物原型並一度因自感被嘲弄和醜化而不滿的鎮民,怎么也想不到他們恰恰是因李柯克的《小鎮艷陽錄》而在文學史料中留下了名字,從而“搭便車”獲得了某種意義的不朽。

作品剪影

《新型食品》
我從報紙的時事專欄里讀到這樣一條新聞:“芝加哥大學的普拉姆教授最近發明了一種高濃縮食品。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都被濃縮在一粒粒小九里,每粒小丸的營養含量相當於一盎司普通食物的一至兩百倍。通過加水稀釋,這種小九能形成人體必需的各種養分。普拉姆教授自信此發明能給目前的食品結構帶來一場革命。”
就其優點而言,這種食品也許是再好不過的,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之處。我們不難想像,在普拉姆教授所憧憬的未來歲月里,或許會有這樣的事故發生:喜洋洋的一家子圍坐在熱情好客的餐桌邊。桌上的擺設可豐盛啦,每一個笑盈盈的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個湯盤,容光煥發的母親面前擺著一桶熱水,桌子的首席則擺著這個幸福家庭的聖誕大餐——它被放在一張撲克牌上,還用一枚頂針畢恭畢敬地罩著哩。孩子們交頭接耳地企盼著,一見父親站起身來,他們馬上鴉雀無聲了。那位父親揭開那個頂針,一顆小小的濃縮營養九赫然亮了出來,就在他面前的撲克牌上。哇!聖誕火雞、野櫻桃醬、梅子布了、肉末餡餅——應有盡有,全在那兒,全濃縮在那顆小小的丸子裡,就等著加水膨脹啦!那位父親的目光在丸子和天堂之間打了幾個來回,接著他懷著發自內心的虔敬開始大聲祝福。
就在這時候,那位母親發出一聲痛苦的尖叫。“噢,亨利,快!寶寶把九子抓走了。”千真萬確。他們的寶貝兒子古斯塔夫·阿道爾夫斯,那個金髮小傢伙,從撲克牌上一把抓起了整個聖誕大餐餅把它塞進了嘴裡。三百五十磅濃縮營養,從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的食管溜地滾了下去。“快拍拍他的背!”那位慌了神的母親叫道,“給他喝點水!”這一想法可是要命的。那粒兒子一見水便開始膨脹了。先是一陣悶悶的咕嚕聲從小寶貝肚裡傳出來,緊接著是一聲可怕的爆炸——古斯塔夫。阿道爾夫斯被炸成了碎片。
當家人們把孩子小小的屍體拼湊起來的時候,竟有一絲微笑在他那張開的雙唇上留連不去,只有一口氣吃下去十三份聖誕美餐的孩子,才會有這樣的微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