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未

史欣未

史欣未,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2009級本科生。2012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欣未
  • 職業:學生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主要成就:2012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
  • 性別:女
人物簡介,大學生涯,

人物簡介

史欣未,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2009級本科生。2012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三年學分績專業第一,連續兩年素質測評第一。曾任醫學院學生科協主席。多篇論文在國際期刊與會議上發表。
2009年,史欣未考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初到清華,史欣未像很多人一樣,對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的方向還比較迷茫。萬紫千紅的清華園裡,史欣未開始了她的專業之旅。

大學生涯

大一的時候,史欣未通過新生導引項目、“走進實驗室”等活動中與老師和師兄師姐的交流,萌生了去實驗室嘗試一下科研的想法,並且對醫學影像的研究相當感興趣。大一暑假之後,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影像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她就積極聯繫實驗室的教授加入到剛起步的研究項目“基於化學位移的磁共振脂肪含量檢測”之中。
“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懂磁共振成像的原理,甚至不會基本的MATLAB編程。非常感謝實驗室的導師和師兄師姐,不僅從基本的儀器操作、課題進展方面給了我很多指導,也引導我逐步深入了解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研究方向。”在一步步的摸索和前進中,她越來越被這個領域的神奇吸引:從臨床上不同部位、不同對比度的影像,到科研中探索人的思維、代謝等奧秘,磁共振成像既有廣泛的套用範圍,更有強大的待挖掘的潛力。
史欣未
做科研的經歷其實是很辛苦的,史欣未在特獎答辯時提到“我經常連夜做實驗,凌晨回宿舍時能看到食堂已經在準備早餐”的話語,讓現場一片感嘆。採訪時她解釋道:“因為有的實驗有特別的要求,往往要一做七八個小時,而白天機器有些單位要占用,所以我們要在晚上做實驗。”第二天往往還要早起看數據,聽起來是非常辛苦的日子,史欣未卻樂呵呵地說:“無論數據很好還是不好,對自己都是一個鼓勵。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不會在意是不是辛苦了。”
大三的暑假,史欣未到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參加暑期科研項目。她參加的項目需要對一頭豬進行反覆處理和掃描,每次掃描都需要兩個小時。老師們都是每天早上6點就到實驗室,一直呆到晚上12點,研究生們則是兩班倒。談到這次交換的收穫,史欣未說,“我在那邊學到的是一種堅韌不拔,不怕辛苦的精神,老師說其實這就是對科研的熱愛。”
從剛起步的項目到作為文章第一作者的論文在國際期刊發表,在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探索中,史欣未認為:“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從大一班級學習委員兼科協幹事,到大三的科協主席兼任班級團支書,史欣未的社會工作生活也豐富而精彩。
在被問到班級工作和系裡的工作有什麼區別時,史欣未這樣說到,“當學委的時候,要負責許多比較瑣碎的具體任務,服務的對象也都是同班同學,大家的需求相近;到了科協主席職位,就要面向四個年級的同學,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重點和需求,這就需要更高的眼光和更強的統籌能力。”
身份和職責上的改變,對一名新上任的科協主席來說的確是不小的挑戰,史欣未對此卻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希望把對學術、對科研的熱情擴散到周圍更多同學當中,更好地為同學們服務。”在她看來,只要以熱愛和熱情為動力,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在史欣未的帶領下,生醫系科協在鞏固原有的“走進實驗室”活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面向大二、大三同學的“SRT宣講會”,幫助這些想要走進實驗室的同學對科研有更深入的了解 。宣講會在老師和同學中間都取得了很不錯的反響,在科協的幫助下,目前大三年級中也已經有超過60%的同學參加了SRT項目。
在擔任科協主席期間,史欣未還負責了第五屆醫療儀器創新設計大賽(簡稱“醫設大賽”)的組織和舉辦,這也是每年生醫科協工作的重頭戲。該年醫設大賽吸引了全校範圍內10個院系的同學的參加。在這樣一屆十分成功的大賽背後,自然也少不了科協人的努力與汗水,其中由於院系規模較小,科協人手不足著實讓史欣未感受到了壓力。
“我們一直在想各種辦法解決如何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把我們的宣傳工作做得更有效率,讓全校更多的同學關注並且參與到我們的醫設大賽中。”在經過了科協的多次討論之後,科協的同學們齊心協力,在許多大課堂進行課間宣講,並且張貼幾千張宣傳海報,最後終於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許多參賽的同學笑著對史欣未說,他們覺得醫設大賽在整個校園特別有存在感。每當聽到這些話,史欣未和她的科協同學們都會感到十分欣慰和滿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