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達模型

對於可通達模型的提出者科里亞特(Koriat,1993)來說,他一直在試圖調和痕跡通達理論和推導理論兩種觀點。正是由於此,科里亞特在基於其研究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可通達模型。

可通達模型認為:知曉感判斷依賴於目標有關的部分信息可通達性,建立在可通達信息量的多少及其強度的基礎上;人們不能直接監測大腦中的信息正確與否,知曉感判斷所依據的信息存在與提取過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通達模型
  • 外文名:Accessible model
  • 學科:記憶心理學
  • 內容領域:元記憶
具體內容,可通達模型的證明,

具體內容

正如概述中所說,研究者一直試圖調和痕跡通達理論和推導理論兩種觀點,在研究者看來,兩種理論的主要分歧,在於知曉感判斷是由目標內容本身決定的還是由目標的先關信息決定的。在科里亞特看來,目標信息本身及其相關信息,都決定知曉感判斷,信息的強度對知曉感判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人們搜尋記憶中的一個目標時,許多信息匯聚在意識中,這些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的片段、語義歸因、包括目標的情景信息以及其他來源的被激活的信息,簡而言之,包括目標本身信息和相關信息。儘管這些信息好不足以提供一個明確清晰的判斷,但能夠使人產生一種這樣的感覺:目標是存在的,它將被回憶或再認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通達模型中,知曉感判斷依賴於部分信息的可通達性,與這些信息的正確無關,不僅正確的信息起作用,錯誤的信息同樣影響知曉感判斷。
可通達模型的內容:
(1)信息激活或可提取的數量,決定知曉感判斷等級的高低
(2)信息的激活強度、提取的難易程度、有效性、特異性、持久性,及正確信息與總體信息的比率,決定知曉感判斷的準確性。

可通達模型的證明

科里亞特用實驗對可通達模型進行了證明。
第一個實驗中,科里亞特檢驗信息激活或可提取的數量對知曉感判斷的影響。他事先要求被試學習4個英文輔音構成的字母串,每個字母串的呈現時間為1000毫秒,呈現後延遲600毫秒,再呈現干擾項目,干擾項目為4個Stroop色詞,要求被試判斷墨水的顏色,干擾任務的持續時間約18秒。然後要求被試自由回憶所學字母串,接著作知曉感判斷,最後進行標準測驗(八選一的迫認選擇)。結果發現:知曉感判斷等級可隨著可提取的信息的增大而增大,但這與信息的正確性無關,也就是說,信息激活或可提取的數量,決定知曉感判斷等級的高低。
在第二個實驗中,科里亞特檢驗了信息激活強度對知曉感判斷的影響。在第二個實驗中的實驗程式與第一個實驗程式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有3點:
(1)學習材料為5個英文輔音構成的字母串,以增加部分回憶的可能範圍
(2)學習至回憶的間隔時間設定為15秒和25秒兩種,其間插入干擾作業
(3)記錄回憶的潛伏期,即要求被試回憶到被試開始回憶的間隔時間,作為提取難易程度的指標。
是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至回憶時間的間隔越長,即記憶強度越差,知曉感判斷的等級值與再認成績之間的相關越小,即知曉感判斷的準確性越差;潛伏期越長,記憶強度越差,知曉感判斷的等級值與再認成績之間的相關越小。即信息的激活程度,決定了知曉感的準確性。
之後,在1995年,科里亞特還以常識知識為實驗材料,對可通達模型進行了驗證。可通達模型中還強調了知曉感判斷發生在提取過程中,而且不斷變化,提取前或提取後的知曉感判斷只是一種特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