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衝動細胞

可衝動細胞指可以自主產生動作電位或把化學信號(屬於細胞信號)轉化為動作電位的細胞,有的可以把動作電位轉化為化學信號, 包括動物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肌細胞,植物中的麗藻屬含羞草和部分食蟲植物的葉細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衝動細胞
  • 綜述:自主產生動作電位
  • 原理包括:鈉鉀離子通道 、鈣離子通道
  • 神經元: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
綜述,原理簡介,鈉離子-鉀離子-ATP酶,鈣離子-ATP酶(鈣離子-鎂離子-ATP酶),縫隙連線,具體細胞簡介,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肌細胞,

綜述

可衝動細胞指可以自主產生動作電位或把化學信號(屬於細胞信號)轉化為動作電位的細胞,有的可以把動作電位轉化為化學信號, 包括動物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肌細胞,植物中的麗藻屬含羞草和部分食蟲植物的葉細胞等。

原理簡介

其產生衝動的原理包括:鈉鉀離子通道 、鈣離子通道縫隙連線

鈉離子-鉀離子-ATP酶

由兩個大亞基和兩個小亞基組成,位於細胞膜上,胞質面有一個ATP結合位點和一個箭毒素結合位點以及3個鈉離子結合位點,包外面有2個鉀離子結合位點,其磷酸化構象與鈉離子結合,去磷酸化構象與鉀離子結合。  其去磷酸化構象與鉀離子結合,導致蛋白質構象變化,隨後結合一個ATP變為磷酸化構象,其磷酸化構象不易與鉀離子結合而向胞質內釋放2個鉀離子,再次導致蛋白質構象變化,隨後ATP水解變為去磷酸化構象,向胞質外釋放3個鈉離子,去磷酸化構象再結合鉀離子,如此往復。其需要ATP供能。由於每次運進2個鉀離子運出3個鈉離子導致膜內外電位差。

鈣離子-ATP酶(鈣離子-鎂離子-ATP酶)

主要存在內質網膜上,與鈉離子-鉀離子-ATP酶原理相同,運進2個鈣離子運出1個鎂離子。

縫隙連線

細胞連線之一:分布廣泛,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動物細胞中。用超薄切片術可顯示相鄰兩細胞的連線處的細胞質膜明暗相間七層結構,細胞間的縫隙約2納米,其內有間隔的均勻排列的顆粒。用冰凍斷裂電鏡技術顯示縫隙連線的顆粒區面積大小不等,且排列規則而密集。用X線衍射技術證明,每個顆粒由6個蛋白質亞單位構成,它們呈環行排列,中間有直徑2納米左右的小孔,被稱為連線小體(con-nexon)。每兩個連線小體相對合,並分別包埋在相鄰細胞的質膜中,構成兩個細胞之間的通道。連線小體成簇狀排列,以增加通道的數量。通道只允許分子量小於1200的物質自由通過,如無機離子,胺基酸,葡萄糖等。動作電位可直接通過縫隙連線在兩個細胞間無定向傳播。縫隙連線是一種動態結構,有多種因素參與調節通道的開放和關閉,如細胞內pH、Ca2+濃度和細胞膜電位等。縫隙連線有多種功能,它與細胞的代謝和分化,物質的運輸和電興奮的傳導等有密切關係。

具體細胞簡介

神經元

神經元(Neuron)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 在樹突和胞體上有化學信號的接受蛋白,可引起動作電位,從而把化學信號轉化為動作電位,在軸突末端有突觸結構,把細胞內的電信號轉化為傳給另一細胞的化學信號。在感受器中神經元可以直接把屬於電信號的可見光(一種電磁波)轉化為動作電位或把感覺上皮(如觸覺小體環層小體味蕾嗅細胞)傳出的化學信號轉化為動作電位。細胞依靠鈉鉀離子通道產生動作電位,在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之間有縫隙連線,以增加細胞活躍的同步性。

神經膠質細胞

也稱神經膠質,是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內的,除了神經元以外的所有細胞。具有支持、滋養神經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調節某些活性物質的功能。膠質細胞雖有突起,但不具軸突,能傳播動作電位。神經膠質細胞有分裂的能力,還能夠吞噬因損傷而解體破碎的神經元,並能修補填充、形成瘢痕。大腦和小腦發育中細胞構築的形成都有賴膠質細胞作前導,提供原初的框架結構。神經軸突再生過程必須有膠質細胞的導引才能成功。其內質網有鈣離子通道 。

肌細胞

肌細胞亦稱肌肉細胞。是動物體內能動的、收縮性的細胞的總稱。肌細胞細而長,又稱肌纖維,但不同於結締組織中的纖維。肌細胞內含有肌原纖維,形成顯微鏡下所見的縱紋。肌細胞能縮能舒,不同於其它所有組織,是機體器官運動的動力源泉。其細胞膜上有鉀鈉離子通道可傳播動作電位,內肌漿網上有鈣離子通道,接收到動作電位後可釋放鈣離子,使肌細胞收縮。
部分特化的肌細胞如心肌肯普野細胞、腸壁平滑肌調節細胞等可自主產生動作電位,調節肌肉同步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