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豐書院

古豐書院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歸綏道道員安詳創建“古豐書院”,因呼和浩特地區古時稱豐州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歸綏中學在原歸綏道台衙門原地擴建。於1954年改稱呼和浩特第一中學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豐書院
  • 創辦時間:1885年
  • 所屬地區:呼和浩特
  • 學校類型:中學
  • 原名:古豐書院
  • 現名:呼和浩特第一中學
學院歷史,

百科名片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歸綏道道員安詳創建“古豐書院”,因呼和浩特地區古時稱豐州而得名。

學院歷史

光緒二年(1876年),滿族官員阿克達春新任歸綏道台,他對祭孔時只能當陪祭官很不甘心,於是上書給山西藩司,以崇敬儒學為名,要求另立文廟。當然,清末歸綏兩城的漢民日益增多,客觀上也有祭孔和子弟入學的需要。山西藩司批准歸綏道就地籌款修建。在選擇廟址時,阿克達春看中了楊家巷義學所在地。
義學是指官員、富紳捐資或地方集資興辦的免費學塾,具有公益和慈善的性質。歸化城最早創辦的義學叫古豐義學,《歸綏縣誌·教育志》載:古豐義學,在道署(即歸綏道台衙門)西北隅,創始無考。嘉慶八年(1803年)重建。延兩師授課,修脯月各十兩;生徒三十人,茶水月銀三兩;考課獎賞,每季銀八九兩。歸綏道德綸(嘉慶七年任歸綏道台)定為每歲由歸化廳捐銀五十兩,綏和薩清托五廳各捐銀三十兩,歸薩兩巡檢(帶兵武官)各捐銀十兩,不敷者由道自助。
道光年間,義學由道署遷至北面的楊家巷路北,俗稱楊家巷義學。
光緒三年(1877年),阿克達春將文廟建成。但論起建築規模,這座文廟要比土默特文廟、八旗文廟都小得多。文廟也是座北朝南,廟的南面,是一座稍向北退的戟門。戟門的對面,楊家巷路南有一照壁。戟門兩側圍牆呈外八字形。廟內僅有正殿三間,東廡、西廡各三間。北文廟建成後,每年春秋仲月,便由歸綏道台率屬致祭。
古豐義學校地因興建文廟,阿克達春便將義學移到偏院,並由文廟管理。到光緒十一年(1885年),阿克達春在歸化城又新建四所義學,並保證了運轉經費。這一年,古豐義學發展為“古豐書院”。《歸綏縣誌·教育志》載:古豐書院,在舊城太平召東南,光緒十一年創設。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下令將全國所有書院,分別改為大學堂、中學堂、國小堂。經過約兩年籌備,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古豐書院正式改為歸綏中學堂。但“事屬草創,規模狹小,僅收學生三十名,即以舊有院長為堂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湖北人胡孚宸任歸綏道台,至宣統二年(1910年)離任。史載:胡公在任五年,於興辦歸綏學務厥功甚偉。籌集巨額資金,發給各縣商息後購置學田三十餘頃。次弟拓展校基,添置堂舍。對於中學學生,朝夕督課維勤。每遇課期躬親校閱,仍進諸生口講指畫,娓娓不倦。時捐鶴奉給獎高才生,以資鼓勵。堂內經費有不敷時,則舉廉奉以充之。
胡道台還在歸綏中學堂講室前撰一對聯:重譯共軌文,異學分歧,願多士勿忘國粹;
十室有忠信,及時淬礪,雖邊地豈乏人才。
在此期間,歸綏中學堂有了較大的發展。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師生人數已達200餘人。為了給歸綏地區新設國小培養師資,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學堂將年長學生編成一個師範班,稱附設師範學堂,此為歸綏地區師範教育之始。同時又附設模範高等國小堂,以作各廳辦理國小之表率。
民國元年(1912年),歸綏中學堂與綏遠中學堂合併後,改為歸綏中學校,為當時呼和浩特地區的最高學府。
新中國成立後,歸綏中學在原歸綏道台衙門原地擴建。於1954年改稱呼和浩特第一中學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