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分類

古詩分類

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語見趙缺無咎詩三百序》)。

中國古詩可以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

詩學分類,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

詩學分類

分法一:《 唐詩三百首 》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
分法二: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分法三: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和六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詩

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詩體名,為近代詩詞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各種詩體的統稱。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所謂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古體詩古體詩

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樂府。魏晉和唐 代以及其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不入樂,也稱樂府或擬樂府。例如《敕勒歌》《木蘭詩》《 孔雀東南飛 》《 夢遊天姥吟留別 》都是樂府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yue)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詞1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樂府詩集樂府詩集

近體詩

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近體詩分為律詩,絕句,排律。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
近體詩集近體詩集
律詩共有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