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長城

古羅馬長城

除了中國著名的“萬里長城”外,古羅馬也有引以為豪的“千里長城”。 修建於公元2世紀初的古羅馬長城是古羅馬帝國用以抵禦外族入侵的邊牆,根據帝國邊境自然地勢,因地制宜,時斷時續,分布在從英國、德國至黑海、紅海,經北非至大西洋的廣闊地區。長達數千公里,其中位於現在德國和英國境內的長城最為有名,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羅馬長城
  • 修建於:公元2世紀
  • 簡介:羅馬皇帝曾下令修築了多條長城
  • 全長約:200公里
簡介,歷史沿革,德國段,英國段,與中國長城的關係,

簡介

英國的“哈德良”長城英國的“哈德良”長城
古羅馬長城:古羅馬曾稱雄歐亞非大陸。為了抗衡日耳曼人,羅馬皇帝曾下令修築了多條長城,如黑海沿岸、多瑙河流域的“日耳曼防線”以及大不列顛島上的“哈德良長城”等。
日耳曼防線亦稱“羅馬壁壘”。那是當時羅馬皇帝勢力發展到地中海北岸廣大地域時,為了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便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萊茵河流域修築了幾道巨大的土牆,總長約500餘公里。
大不列顛島上的長城有兩條:“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當古羅馬勢力繼續向北擴展到大不列顛島上之後,為抵禦北方民族的入侵,羅馬皇帝便下令在今英國境內的蘇格蘭與英格蘭的交界地帶修築了一條蜿蜒的土牆,當地人稱之為“哈德良長城”。該長城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約200公里,修築時間為公元117年。
當哈德良長城修成後不久,羅馬軍隊繼續向北部擴張勢力,於是在福斯——克萊德地峽上又建了一道長約50多公里的新長城。但它未能像哈德良長城那樣保留至今,它在戰亂中被摧毀了。
東歐諸國的蛇牆:在東歐諸國的土地上,有一條鮮為人知的長城,那便是蜿蜒於諸國土地上的“蛇牆”。該牆曾跨越了羅馬尼亞及獨立國協等國的土地,全長約1000餘公里,牆高3—6米,有些地方達10米。蛇牆由何人造於何代?眾說紛紜。這道蛇牆因系土築,現今大多處已毀壞湮沒,只有烏克蘭摩爾達維亞境內的一段較為完整,總長度約400公里。

歷史沿革

通常認為中國萬里長城舉世無雙;但史實證明,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古代歐亞農耕文明地區各自為了防禦北方“蠻族”入侵,不僅古中國(秦漢)有長城,西羅馬帝國也建造了長城。
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
在公元前後的歐亞大陸兩端,存在著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兩大帝國—— 漢帝國與羅馬帝國。漢帝國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朝代,羅馬帝國也分為西羅馬和東羅馬兩個部分(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歐洲歷史影片《亞瑟王》裡面,有一道很像中國長城的高大城牆多次出現。
這道古羅馬帝國時期的高大城牆,名為羅馬長城(Roman Wall)或哈德良長城(英語:Hadrian's Wall 拉丁語:Vallum Hadrianus),是由石頭和土構成的防禦工事,橫斷大不列顛島,由古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主持興建。
20年前,古羅馬帝國的哈德良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公元43年古羅馬帝國占領了不列顛島的大部分(今英格蘭 England 地區)。公元84年羅馬軍隊向北推進,在蘇格蘭東北部戰役中最終征服了當地的一些騷亂的蘇格蘭 sacotland 部落。後來,羅馬軍隊撤退到泰因山谷地區。在那裡,他們早已修築的大道和一些要塞,形成了長達128公里的西北部邊界。
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76—138年)巡視不列顛島,決定在北部邊界修築城牆,從東海岸一直延伸到西海岸,橫貫全島,抵禦北方皮克特人的攻擊,保護羅馬帝國控制下的英格蘭農耕經濟。並沿著英格蘭北部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後人統稱為“羅馬長城”或哈德良長城。建造這座長城的目的是為了在不列顛島上把羅馬人與外邦人分隔開來。在羅馬人看來,長城以南,是受羅馬帝國教化的"文明人",長城以北,是"野蠻人"(Barbarian)。
德國段德國段
逶迤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長城,西起索爾韋海灣,東至泰恩河入北海的海口,全長120公里。城牆高約4.5米,底部寬約2.5-3米,頂部寬約2.1米,用了大約75萬立方米的石塊和草泥砌成,工程進展比較順利。哈德良長城建在離泰恩河谷以北幾公里的地方,得架橋過河,還得通過荒涼不毛之地。為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古羅馬帝國召來了技術嫻熟的工程師、建築師和石匠。由駐地3個羅馬軍團幾萬兵力,
歷時約6年(公元122-127年)分段築成了哈德良長城,對於當時的超級大國羅馬帝國來說,這也是一項驚人的龐大工程。
這些城堡可供一些軍官居住,但大部分軍隊駐紮在長城的南面。不久,在長城沿線又建起14座新要塞(包括如今仍能在豪斯坦茨、切斯特斯等地看得到的要塞。)哈德良前線,成了1萬名羅馬軍人的長久駐地。
除了長度不及中國萬里長城之外,古羅馬帝國的哈德良長城在軍事建築的構造上,完全可與漢代長城相媲美。
在哈德良長城的防禦體系中,有驛站、要塞和城堡等建築,牆內外都有壕溝,外壕寬8米,深4米;內壕寬2米,深3米,並設有通往主堡或各個小堡的通道,除此還有道路、給養基地和土木工事。
每隔8000米就建有一座要塞或堡壘,其中保存最好的要塞在豪斯坦茨。同時還有連線各個要塞的通道和“一里堡”(相隔1羅馬里的小堡)。沿城牆有16座城堡,相隔大約1英里就有一座碉堡,世人稱為“里程堡”(mile-castle)。
在每兩座一里堡之間有兩座間距相等的塔樓,它是一座小型瞭望塔。塔樓分上下兩層:上層瞭望,下層住紮軍士,但大部分軍隊都駐紮在長城的南面。
即便按典型的羅馬帝國宏偉標準來衡量,它仍是一項驚人的雄心勃勃的建築工程。
古羅馬帝國的疆域,最西部到達今英格蘭,北部到達今德國萊茵河
羅馬哈德良長城的建立,標誌著羅馬帝國向西歐擴張的最西北邊界。
古羅馬長城上的雕刻古羅馬長城上的雕刻
公元142年,羅馬帝國在哈德良長城以北,又修築長達37公里的安敦尼長城(Antonine Wall),以哈德良皇帝的 繼承人安敦尼命名。
公元4世紀末,西羅馬帝國從英格蘭撤兵後,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越過羅馬哈德良長城,入侵到英格蘭南部,此後這一地區陷入了頻繁的戰亂之中。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經過一千多年歲月侵蝕,哈德良長城早已破敗不堪,只能從少數斷壁殘垣和殘存的基座,一窺昔日雄風。
英國政府自19世紀80年代起開始有組織地保護哈德良長城。20世紀20年代,英國政府制定《古蹟與考古地區法》,1987年,古羅馬哈德良長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

德國段

德國長城”全名叫“上日耳曼和雷蒂安邊牆”。公元100年到260年,約兩萬名古羅馬士兵在多瑙河以北、萊茵河以東築起了一道約550公里的防禦工程。據考證,這條略呈“Z”字型的“長城”起自萊茵布洛爾,經科布倫茨、美因茲、海德堡,最後到雷根斯堡,途經60多個主要城鎮。“德國長城”是由土牆、石牆、壕溝、柵欄及900座簡易瞭望塔、120多個大大小小的軍營組合而成。起初,簡易瞭望塔都是用木頭建造而成,後來的一些瞭望塔主體結構用石磚建成,但頂部依然是木質結構。“德國長城委員會”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蒂爾說,“我們認為瞭望塔是用烽火訊號或其他方式進行傳遞的。簡易瞭望塔之間相距400米,均在目力可及的範圍內”。 事實上,“德國長城”的主體部分是軍營。軍營的構造類似中國古代的“四方城”:城門分正門、邊門和中門,上有瞭望塔,城牆將各個方向的城門連線起來,城內有指揮所、士兵宿舍等。有意思的是,古羅馬人或許特別喜歡洗澡,凡有軍營之處一般都設有澡堂,而這些澡堂也向平民開放。魏森堡軍營附近數百米就有一個被挖掘出來的非常完整的澡堂,現已被闢為博物館。公元260年後,在異族的不斷進攻下,古羅馬帝國再也無法統治遼闊的疆土,“德國長城”也日益衰敗。“德國長城”絕大多數埋於地下,數百年來,挖掘和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中。殘存的石牆被老百姓搬回家蓋房子去了。在雷根斯堡老城,黑色的古羅馬軍營石牆與現在的居民樓合為一體,或許是最好的佐證。
1997年,在阿倫和魏森堡兩個城市的倡議下,德國推出了“德國長城之路”旅遊項目,並在阿倫建立“長城博物館”。博物館天天開放,目前博物館的訪問量每天最高峰可達700人。博物館館長烏紹爾布恩告訴記者,他個人認為,“德國長城”是無法和中國長城進行比較的,不僅表現在長度上,“德國長城”只是中國長城的十分之一,更表現在長城的戰略意義和設施水平上,中國長城幾乎是敵人無法逾越的障礙,而“德國長城”是比較容易跨越的,“這或許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

英國段

英國的哈德良長城是由石頭和泥土構成的橫斷大不列顛島的防禦工事,公元122年由羅馬帝國君主哈德良興建。哈德良長城全長約120公里,幾乎向正西方,從泰恩河畔沃爾森德到索爾威灣,途徑英國北部兩個重要城市紐卡斯爾和卡萊爾。城牆高約4.6米、底寬3米,用約75萬立方米的石頭砌成,上面築有堡壘、瞭望塔等。這些防範用的堡壘個個好像鐵桶,除了用來監視敵情用的瞭望口外,其他部分都密不透風。
哈德良長城當時由約1萬羅馬士兵防守,一個堡壘可以駐紮500到1000名士兵。在和平時期,很多士兵和當地居民通婚,並融入當地社會。他們還雇當地人駐守堡壘,逐漸形成以堡壘為中心的小村鎮。哈德良長城早已不單單是一堵石牆,而是一個繁忙的軍事區、甚至一種生活方式。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人吉卜林在書中寫道:“當你以為自己到了世界的盡頭,卻發現目力所及的地方升起了真正炊煙。炊煙之下,是無數的房屋、廟宇、店鋪、劇院、倉庫,它們像骰子一樣分布在這條綿長起伏的城牆下。”
哈德良長城已經成為英格蘭北部最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當地旅遊部門開發了古長城遠足游、古羅馬遺蹟游等特色旅遊線路。多部反映古羅馬和英國歷史的電影如《亞瑟王》都曾在這裡取景。

與中國長城的關係

“人類歷史上的兩個偉大工程雖然相距萬里,但是羅馬長城的修建受到了中國長城的影響。雖然目前無法證明是直接影響,但是間接影響是肯定的。”—匈牙利佩齊大學古代史與考古學系教授威茲·佐特
威茲·佐特認為,通常看來東西方歷史上兩個偉大的帝國之間距離遙遠,中亞又擁有眾多不同的民族和相異的文化,其間的任何聯繫好象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確實能發現許多雙方有時能彼此獲得對方信息的情況,特別是當一方或另一方變得更強大並能實施計畫以走近對方之時。”
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兩個偉大建築間存在許多相似處。兩個帝國都想建立一個強大的邊防,雖然漢帝國的長城是連線在一起而羅馬長城是斷續的,但是作為建築二者沿長城一線都有一條軍事道路,也有精確計算後修建的瞭望塔。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幾乎一樣的相互傳送信號的方法。 威茲強調,除了上述重要原因之外,還有許多因素不能忽略。譬如,在中國與羅馬間的絲綢等貿易在奧古斯都時期就已經開始,“很難想像羅馬當年在獲得了許多有關中國及其頗具異域特色情況時,而從沒聽說過中國所擁有的強大的防禦建築。難道說,西方後來修建防禦建築的念頭,不能來自有關中國的經驗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