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古代書籍)

古籍善本(古代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籍善本是指經過嚴格校勘、無訛文脫字的古代書籍。時代下限,一般確定在乾隆六十年。目前市場上出售古籍書,大多數均為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古籍善本
  • 類型:古代書籍
  • 創作:乾隆六十年
  • 本之義:足本、精本,舊本
書籍介紹,清代版本書籍,古代書籍代稱,

書籍介紹

善本,簡單講就是好的書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經過嚴格校勘、無訛文脫字的書本。印刷術產生前,書籍大都是寫本。把原稿或別本認真繕寫下來,經過與原文校核無誤,就成為善本。唐以後,雕版印刷術出現,書籍開始出現“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書籍收錄文獻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殘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別;書籍版本出現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複本的差別。
善本的內涵也比原來更擴大了,以後許多學者對善本的概念不斷總結歸納,最後形成了現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條”說。 善本的“三性”指書籍應具備較高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
善本的“九條”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寫的圖書;明代刻、抄寫的圖書;清代乾隆以前流傳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刊印的圖書;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過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術上能反映古代印刷術發展的各種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畫、插畫的刻本;明代的印譜、清代的集古印譜、名家篆刻印譜的鈐印本,有特色的親筆題記等。善本的時代下限,現在一般確定在清乾隆六十年
具體的標準,歷代學者、藏書家都提出過不同的看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清末張之洞的說法。張氏解釋善本之義有三:
一曰足本,無闕卷,未刪削。
二曰精本,精校、精注。
三曰舊本,舊刻、舊抄。
其中一、二條是從圖書內容和校勘的角度提出的,第三條則從版本產生年代的角度來講。現代的版本學家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善本的“三性原則”,即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

清代版本書籍

目前市場上出售古籍書,較為盛行,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書已是鳳毛麟角,難以見到,故大多數均為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書籍。
對於如何鑑別清代版本古籍書的問題,根據筆者多年來的一些實踐體會,有如下幾點以供參考。
  1. 對清代書籍的版別要有所認識,其大致可分內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四大類別。內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縣學校、書院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書;坊刻本指書坊刻本,如蘇州掃葉山房,揚州文官堂、寧波群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齋等等。
  2. 對清代書籍的特徵要有所掌握清初刻本多有明代遺風,字形長方、橫細豎粗。如順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康熙以後多為硬體字和軟體字。硬體字即仿宋體;軟體字即寫體,如《板橋集》、《綠窗遺稿》、《楊太后詩》等。
  3. 對清代書籍的紙張要有所了解。其多為開化紙、棉紙、黃榜紙、毛邊紙、毛太紙等,顏色呈暗黃,紙質柔軟耐久。
  4. 對清代書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別。一般多為左右雙邊,也有四周雙邊、單邊。多白口、少黑口,裝幀大多為線裝。
總之,對清代版本書籍的鑑定方法除上述幾方面外,還應注意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是否相符,也是鑑定清代古籍書是否屬真本或仿本的重要一環。

古代書籍代稱

古代沒有紙時,把字寫在竹簡上,用皮繩把竹簡編綴起來,故稱書籍為“青簡”“韋編”。“韋”就是用來編扎竹簡的皮繩。“青編”即“青絲編”,以青絲編結,用來記事,因而古代記事書籍常以“青編”代稱。
有了紙以後,人們為了防止蟲對書的咬噬,常在書里放“芸香”,後人便用“芸帙”“芸編”“芸簽”等代稱書籍。
縹緗緗帙、緗縹、縹帙
“縹”是青白色絲織物,“緗”是淺黃色的絲織物,古人常用這兩種絲織物作書籍的封皮、封套,“縹緗”等遂成為古代書籍的代稱。
傳說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墳五典”“九丘八索”。“墳典”是“三墳五典”的簡稱,“三墳五典”“九丘八索”有時用來泛指古代典籍,而“墳典”“墳籍”則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稱。
代指豐富的藏書。“二酉“原系湖南境內的大酉山、小酉山。相傳小酉山石穴中藏書千卷,乃是秦人留下之物,後則用以代指豐富的藏書。
學術觀點
中國有6000年的文明史,圖書作為重要的標誌文明的牌記,與中國古老的文明社會並駕齊驅發展著。從壁石、鐘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無一不向社會傳播文明,傳遞知識。但久經改朝換代、天災人禍,能保留下的古書少之又少。所以,古書收藏愛好者認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較清晰。凡國內藏書只此一部的,未見各家收藏、著錄的,一概稱為國內孤本。
珍本與善本的界定,歷來為版本鑑定學者所爭論。宋效先老師曾在1987年發表論文指出:“珍本是比較稀見或比較珍貴之本,善本是凡內容有用,流傳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學術或藝術價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師的觀點中認為:在西方人的觀念里和辭彙中,“善本”就是珍貴的、值錢的、罕見的傳本,這實際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義。時代久遠,傳世孤罕的書籍,自然珍貴。甚至雖有明顯的文字訛脫,反被視為珍貴版本,這在古今中外都有實例可舉。本來“珍”並不等於“善”,罕見的東西並不一定真好,可是誰也不會把珍貴的東西視若糞土。這就在實際上把“珍”、“善”合流了。
彭令先生認為,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的古籍精品,都應視為珍本;珍本與善本的核心價值都是文獻價值,文物價值為基礎,文物價值主要是在確定古籍的真贗、年代、版本的基礎上得出的,藝術價值對於古籍來說是形式。文物價值、文獻價值與藝術價值都高的古籍,無疑是善本;有時候,對於某種價值特別突出的古籍,也應視為善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