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中學

古河中學

全椒縣古河中學位於三縣交界,水陸交通便利的古河鎮西北部,創建於1957年7月,是當時全椒縣建立的第二所國中。1983年省教育廳批覆為六年制普通中學。近半個世紀以來,古河中學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建設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河中學
  • 創辦時間:1957年7月
  • 類別:六年制普通中學
  • 所屬地區:三縣交界
學校概況,辦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設施,未來願景,

學校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高考升學率一直名列滁州市普通中學前列。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市、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各方面工作運轉平穩,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校管理日趨規範,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辦學理念

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
三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嚴謹求實、穩步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學校學生數1825人,共26個教學班。學校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培養學生在道德、品質、心理、個性、智力、體質、特長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努力使他們成為志遠、品優、學勤、體健的一代新人。
古河中學新貌古河中學新貌
1、堅持德育為首,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⑴、確立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質教育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健全"三四三"德育網路。
三年來,學校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視為學校教育的靈魂,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明確提出"先成人後成才,不成才也成人"的育人目標。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校長、政教處、年級、班級四級管理,團委、學生會、班委會三級自主管理的"三四三"德育網路。通過關工委、家長、社區等多管齊下,不斷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從而為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⑵、通過多種形式,深入持久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學校每學期召開兩次德育會議,專門研究德育工作,布置德育任務。通過校會、班會、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動。如利用課堂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的教育,寓德於教。2001年古河中心派出所的法制教育報告、2002年古河交警四中隊的交通安全報告、2003年的法律知識講座、2004的校園安全整治報告,都給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教育課。該校還結合慶國慶、揭批"******"等政治大事,組織了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圖片展,2004級高一新生軍訓影展,對學生的啟迪很大。學校還組織學生祭掃烈士陵墓,利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用活生生的事實感化學生。2002年10月,在古河鎮和全椒縣舉辦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知識競賽中,該校高中學生榮獲一等獎。
⑶、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實效。
新形勢下德育工作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因此學校不斷改進德育教育方法,堅持提高認識與行為訓練相結合,堅持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堅持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努力探索學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不斷提高德育實效。
2、狠抓常規、養成、禮儀、心理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身心素質。
⑴、學校依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制定了學生的一日常規、班級管理十條等各項規章制度,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範化要求。學校以衛生工作為突破口,從環境區衛生的打掃到腳踏車的擺放,從住宿生的內務管理到日常的穿戴,要求從這些最基本的行為習慣做起,反覆督查,定期評比。目前該校學生舉止大方,談吐文雅,日常行為日趨規範。
⑵、健康的身體是良好道德品質的載體。該校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嚴格按教學大綱規定上好體育課、課間操和眼保健操,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體育活動。2003年11月在古河鎮組織的首屆"興達杯"桌球比賽中,該校高中學生榮獲團體一等獎。2004年11月,學校成功地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水平。
⑶、新形勢下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尤為重要。該校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通過主題班會、個別談心等形式,努力引導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立,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強化教學管理,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⑴、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教導處根據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開齊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試卷批改進行定期檢查,並與經濟掛鈎,真正要求教師把功夫用在備課上,本事顯在課堂上,切實減輕學生的過重課業負擔。
⑵、引進競爭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三年來,學校一直實行教師聘任制,最佳化內部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健全各種獎懲制度。2002年高考達本科線68人,2003年達本科線54人,2004年達本科線76人,三年高考均居全縣普通完中之首。其中2004年高考蔡山泉同學以618分的成績榮獲全縣文科狀元稱號。應屆生升學率位居滁州市高七名。2002年10月、2003年10月該校分別被全椒縣教育局、滁州市教育局授予"教學先進集體獎"。
⑶、進行特色辦學,開設多種形式活動課。如成立音體美課外活動興趣小組,舉辦書法、繪畫、歌詠比賽,組織國語演講比賽,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知識競賽和專項職業技術知識培訓等。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2001年5月,王榮同學獲國中作文競賽省三等獎、市二等獎、縣一等獎;程崗同學獲高中語文競賽市三等獎、縣一等獎;黃磊同學獲省高中英語競賽市三等獎、縣一等獎;2002年高考,美術專業達本科線14人,其中有1人考取中央美術學院;2003年高考,美術專業有4人考取天津工業大學;體育專業有1人考取華南理工大學;2004年高考,美術專業有8人達本科線,11人達大專線;2003年10月,該校高三⑶班童宗麗同學獲市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師資隊伍

完善管理體制,加強組織制度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
一個學校的好壞最關鍵的在於管理,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學校的優劣。三年來,該校加大管理力度,健全各種組織機構,最佳化教師隊伍,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運行。
1、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各項行政管理規章制度。
⑴、實行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科學的決策運行機制。學校制定了校長負責制實施方案,明確校長的崗位職責,通過校長辦公會、行政會等進行科學的決策,並對決策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保證各項工作運作順暢。
⑵、健全各項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學校從招生、學籍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得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依。
2、加強領導班子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⑴、通過行政會、黨支部會、教職工例會等形式組織班子成員學習政治和教育理論,努力改進班子的工作作風,加強廉政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正副校長全部參加了崗位培訓。三年中班子成員有5人獲縣級以上表彰,有11人都兼課。
⑵、實行民主管理,推行校務公開。學校工會、教代會能參與學校管理,審議學校工作重大決策,積極關注、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大力推行校務公開,做到政策透明、標準透明、財務透明。
⑶、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先鋒模範作用。學校黨支部能按黨章要求,加強對領導班子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能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三年中,共發展8名新黨員。學校團委能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該校共有教職工104人,其中專業教師83人,本科學歷59人,占高中教職工總數的78.3%;高級教師15人,中學一級教師44人,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⑴、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學校通過教職工例會、座談會、黨課等形式,認真學習貫徹《教師法》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堅持不懈地加強師德教育,大力開展"師德師風" 教育,強化"三愛"教育,即愛崗敬業、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特別要求教師嚴禁體罰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三年中有5人被評為縣級"師德先進個人"。
⑵、加強教師在職進修、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性。學校要求教師要熟悉現代教育理論,掌握電化教學的方法和技術。三年中,有29人通過函授、自考達到本科學歷層次,有46人次參加繼續教育,有23人參加計算機培訓,有18人次參加新課改培訓。
⑶、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學科帶頭人。三年中,共有12人成為縣級骨幹教師,6人獲縣"教壇新星"稱號。
⑷、加大教改科研力度,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學校通過公開課、示範課、觀摩課和各種教研會,引導教師勇探索、勤積累、搞課題、發論文。三年中,教師論文獲國家級獎2篇,省級獎5篇,市級獎9篇,縣級獎48篇。

教學設施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三年中學校開源節流,千方百計加大投入力度,先後投資110萬元新建學生公寓一幢,水電設施齊全,標準較高;投資80萬元新建教師宿舍樓一幢16套,解決了部分教師的後顧之憂;投資120萬元新建一幢四層教學樓,擴大了辦學規模;投資15萬元維修改造的大食堂,環境幽雅,乾淨衛生;投資6萬元對校內電網進行了改造;投資5萬元新建一個標準籃球場,這些投入和建設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2、加大教育設施建設。
98年竣工的科學樓內設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和階梯教室。目前學校擁有電腦62台,對學生正常開課。學校還有圖書館、學生閱覽室和教師閱覽室,這些都大大改善了該校的辦學條件,提高了教育設施現代化水平。
3、綠化美化校園,最佳化育人環境。
⑴、最佳化物態環境,營造文化氛圍。作為一個有40多年校史的老學校,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既相對獨立,又渾然一體。雄偉壯觀的大門樓,風雅別致的桃李亭,隨處可見的名人畫像,富有教育意義的教室布置,使學校的“牆壁也會講話”。該校還廣栽花草樹木,儘量擴充綠地,生均綠地面積達20.2m2;校園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這一切使整個校園處處令人賞心悅目。2004年12月,學校投資10萬元進行古河中學中心廣場改造,改造後廣場有雕塑、噴泉,美麗壯觀,象徵著古河中學的未來和騰飛。
⑵、最佳化精神環境,增加教育效力。學校領導率先垂範,以領導班子的良好作風帶出一支良好的教師隊伍,以教師的良好教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從而形成了"志遠、品優、學勤、體健"的校風,“愛生、善學、嚴謹、求實”的教風和“尊師、自律、創新、進取”的學風。
⑶、最佳化周圍環境,促進良性循環。該校和古河中心派出所(聘請晉秀江同志為該校法制副校長)、古河交警四中隊結成“警校共建”單位,爭取他們的合作和指導,不斷整治校外環境,增強學生免疫力,引導學生會正確擇友交往。2002年3月該校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2003年度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

未來願景

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共創古中美好明天
取得成績只屬於過去,未來還要靠我們去創造,還有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新形勢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提高辦學水平,加快學校發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質量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此,學校要求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爭取2005年申辦市示範高中成功。今後該校的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整體質量和辦學效益,爭取思想政治工作有新進展,教育教學工作有新突破,綜治創建工作有新局面,校容校貌建設有新舉措,與時俱進,從而開創古河中學新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