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十八彎遺址

古宅十八彎遺址

古宅十八彎現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後壁山西北坡,是宋代北同安通往泉州的古道,宋景定元年(1260年)鋪修,現存石路六百多米,是研究古代交通史的實物資料。2011年4月公布為翔安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宅十八彎
  • 所屬年代:宋代
  • 保護級別:區級
  • 地點: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後壁山西北坡 
古宅十八彎位於新圩鎮古宅村後壁山西北坡,宋代重新修整拓寬。古道原長約800米,寬0.8~2米,以不規則塊石、卵石鋪砌成坡狀,逢陡坡處皆加砌石台階。古道沿山坡蜿蜒盤曲而上,直達山巔雲中雁,因途中共有18個彎,故名“十八彎”。原大帽山農場寨仔尾自然村大埔路旁立有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碑1塊,碑高0.35米,寬0.38米,陰刻行書8行,碑文為:“鄭公祥化忌經 並自舍又僧妙謙十千足 計ㄌ(錢)乙伯(壹百)貫足 鋪修此路 計八百餘丈 以濟往來 景定元年記”,載述鄭祥化和僧人妙謙為方便旅人往來,合力捐款修路800多丈。1993年,石碑由同安博物館收藏,現尚存。
十八彎古道上達南山,下接遼野,可達豪嶺的漳泉古道(形成於漢時)。這條古道對當時同安城的繁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據文史專家稱,這條古道是古代通往泉州的必經要道,也是重要的商學捷徑。因為古代交通十分落後,很多學子趕考都經過這條古道去泉州,因此,古道商旅不絕,經濟也十分活躍。
據稱,當年解放軍解放泉州後,國民黨為防止解放軍乘勝追擊解放同安,就在同安與南安交界的小盈嶺等地布重兵嚴加看守,沒想到解放軍從“十八彎”這條古道殺來,猶如神兵天降,打了個國民黨軍隊措手不及,順利解放了同安。
1984年7月,十八彎古道被同安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0月19日設立翔安區後,於2011年4月公布為翔安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石路六百多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