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陵

古城大陵

大陵是山西的古代地名,故址位於今山西交城縣、文水縣一帶。春秋時期晉國稱之為平陵邑。戰國時期,趙國稱之為大陸,亦曰大陵。王莽時,稱之為大寧。到南北朝時期,又復稱為大陵,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城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城大陵
  • 春秋時稱:平陵
  • 趙國稱之:大陸
  • 王莽時稱大寧
史料記載,歷史淵源,

史料記載

古大陵城距今將近三千年的歷史了,幾千年來,它的繁榮及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翻開《史記》、《左傳》、《漢書》《隋書》、《唐書》、《水經注》、《元一統志》、《明讀史方興記要》、《交城縣誌》、《文水縣誌》均有記載,可見其歷史意義之重大。直到今天,仍是交城人和文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大陵城疆域圖(《交城縣誌》記載)大陵城疆域圖(《交城縣誌》記載)

歷史淵源

建制
春秋時期,晉置大陵邑,即今古大陵城伊始。歷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到南北朝北魏晚期(公元534年)廢,建縣約為一千餘年。後魏遷治於大陵城西南十里(約為今交城西城、文水東西舊城一帶。疑,上述地不止十里,當為文水大城南村),改名曰受陽。隋開皇十年又更名為文水。到宋代元豐年間,因水患,受陽城陷。又徙置南淳東村(一說章多里村南),即文水縣治。
西周初,周成三十年(公元前1106年)成王桐葉封弟叔虞為唐侯,叔虞子燮父即位後,因唐地臨晉水,便該國號為晉。晉國置縣為春秋中期,到後期,晉國已置有四十九縣。據《左傳》所記, 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
(傳二八·三)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孟大夫,樂霄為銅鞮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謂賈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舉之;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舉也。
——左傳·昭公(傳二八.三)
七縣之一的“平陵”即今大陵是也。這大概是史書上關於“大陵置邑”最早的記載。
春秋時期的平陵縣春秋時期的平陵縣
戰國年間,晉大夫趙哀的後代趙籍和魏、韓瓜分晉陽(今晉源一帶),為趙國。《史記》言:
事趙肅侯六年(公元前334年),游大陵,大戊舞諫曰:耕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肅侯下車謝。
又載:
趙武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游大陵,夢處女鼓瑟而歌。
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大陵即為古晉國趙國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在全國各地設定四十八處鐵官,大陵即為其一。見《漢書》地理志:
大陵,有鐵官,莽曰大寧。史載大陵故城周十餘里。
大陵縣城建築之規模便可想而知了。
城池位置
交城置縣始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故城在今古交一帶。武則天天受元年(公元690年),移置卻波村(今縣治)。北魏前,交城地境史載為古晉陽之西南境,然不盡可信。據考,古大陵縣位於卻波村西南十五里,文水縣東北二十五里處。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
汾水南過大陵縣東,文水(南徑文山下,山因以名,亦謂之文谷水。今文峪河)出大陵文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今平遙)東址,東入於汾。
查《文水縣誌》,亦無“鐵官”之說,《寰宇記》云:縣(交城)西北四十里有大通監,管東西二冶烹鐵務,東冶在綿上縣,西冶在交城縣北山義泉社,取狐突山鐵礦烹煉。宋白曰:大通監本古交城地。又縣西北八十里有大通鐵冶,宋設都提舉司及鐵冶所巡司,今俱廢。故漢代大陵縣境應是狐爺山以南,西即今交城平川、西冶川、東西葫蘆川、中西川、關帝山及文水本地一帶,狐爺山東北之地、古交一帶為古晉陽之地。史書卻以交城故縣(即今古交)歸屬為據,將交城全部算作了晉陽縣西境,實不足為信。此雖未見於史書,但亦有遺蹟可考。今交城縣石壁玄中寺現存的唐開元二十九年六月《大唐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頌並序》曰:
石壁谷,隋隸西壽陽縣,唐改壽陽為文水(壽陽者,受陽也,晉置),先朝析置交城,而寺立焉。
其文雖將隋置交城縣與武則天置靈川縣混為一談,但據而知,交城縣境西南部分原來應屬於古大陵城。《山西通志》論曰: 石壁寺在縣西二十里,與卻波村或本皆文水縣地,故云為文水之古縣城,亦為交城之古縣城。
隋唐以後,大陵一直隸屬文水,明末清初,交城割土安都易之,才歸屬交城所有。此事見於《交城縣誌》。
古城大陵遺址之爭
關於古大陵城遺址的問題,交城人多說為交城故地,原因是交城縣至今仍保留以“大陵”為名的村落,即今位於山西省交城縣西營鎮境內的大陵莊村,且大陵莊村附近的村落多為以“營”、“城”、“寨”為名的村落,如“大營”、“西營”、“東營”、“城頭”、“寨子”等;大陵莊村內耕地也多以 “城”為名,如“城曲”“鐵市地”等。
文水人又認為古大陵城遺址在文水境內,原因是文水至今仍保留以 “大陵”命名的街道的習慣,如“大陵街”、“大陵坊”等。
另外據網際網路上搜尋“春秋古城大陵” 所得,“山西省圖書館·走進山西·歷史地理· 歷史地名·交城縣”載:
(大陵)漢時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置交城縣,以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歷代縣名均不改。隋屬并州,唐屬太原府。故治即今太原市古交區。天授二年(691)移治卻波村,即今縣城。五代因之。元屬冀寧路,明、清屬太原府。民國屬冀寧道。抗日戰爭時期本縣北部為我根據地。1941年置交東、交西二縣。1945年8月30日二縣合併,屬晉綏八分區。建國後初屬汾陽專區,1951年劃歸榆次專區,1958年交城、文水、汾陽三縣合併為汾陽縣,1959年恢復交城縣原建制。
也就是說,所謂的古大陵城,漢時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才正式稱為“交城縣”,原因是該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1958年交城、文水、汾陽三縣曾合併為汾陽縣,現今的交城縣是1959年後才重新劃分的格局 。
古城大陵位置圖古城大陵位置圖
“山西省城鄉資源信息資料庫·城鄉建設·縣城建設·城池”載:
春秋時期,本縣境屬平陵縣,城邑建於縣境西南5公里大陵莊一帶。據測算古城面積225萬平方米。城東南建有子城、航城,城西南建有洗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城廢,清初尚余城樓1座,今僅留其名。
“山西省城鄉資源信息資料庫·城鄉建設·縣城建設·橋樑”載:
……東城橋建於北魏前大陵城護城河上,今大營村東,久毀。
可見,春秋時期古大陵城應該建在今山西省交城縣大陵莊村一帶無疑。
發生在大陵城的歷史事件
史記》載,公元前334年,前310年,趙肅侯趙武靈王游大陵。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太原商曜以大陵叛,徐晃攻破大陵城,
二十一年七月,曹操南匈奴為前後左中右五部,中部都尉所統六千戶,居大陵縣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壽陽遷大陵城,並改名受陽。
大陵歷史人物
衛綰,(?-公元前131年),代郡大陵人,西漢大臣,官至丞相。漢文帝時,以弄車之技當上郎官,遷中郎將,出為河間王太傅。漢景帝時期,從平七國之亂,升任中尉,加封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漢武帝繼位,官至丞相。衛綰一生為官,位居顯要,既無拾遺補闕之功,更談不上興利除弊之績,只是默默無言,守道而已。元光四年,卒,諡號哀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