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解剖學

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體結構的秘密已吸引著原始人類。他們對人體的一些生理現象常不能理解,而另一些病理現象又使他們恐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解剖學
  • 外文名:Ancient anatomy
  • 最早人體解剖:《扁鵲倉公列傳》
  • 史上的業績:漢朝和宋朝有過大規模的解剖活動
古代的解剖學,最早的人體解剖,解剖史上的業績,王清任和醫林改錯,

古代的解剖學

解剖這門學科,人們總以為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其實它在中國的醫學史上,還真是古老得很!
解剖思想的萌芽
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體結構的秘密已吸引著原始人類。他們對人體的一些生理現象常不能理解,而另一些病理現象又使他們感到恐懼。那時;生產力十分低下,人類普遍地樹起上帝和神的神秘觀念。但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用石刀、石斧剖開動物的體腔,或部落間征戰的發生而造成殘肢斷體、開腸剖肚的呈現,使當時的人初步了解動物和人體內部的構造。這些,對於解剖思想的萌芽,無疑是有影響的。
產生於戰國時期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記載著這樣一段傳說,“鯨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其意思是:天帝派“鯨”治水不成,將“鯨”治以死罪。不料鯨死後屍體居然三年不爛,天帝感到奇怪,於是給了另一個天神一把寶刀--吳刀,讓他去剖鯨。不想手起刀落,卻自鯨的體內飛出一條黃龍,騰空而起,降而成"禹"。傳說中的治水英雄禹,就是這樣剖腹而生的。如果古代人們從未有過用刀打開肚子這一實踐,怎能產生這樣生動的剖腹傳說呢?
神話傳說僅僅是臆測,考古發掘的實物為我們提供了較為確切的證據。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與人體醫學有關,如兒字,象徵小兒頭囪末合;孕字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蠱字為肚子裡有寄生蟲的意思。這些象形文字的創造是對人體的正確認識為前提的。

最早的人體解剖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介紹過一位上古時代的名醫:“上古之時,醫有俞附,治病不以湯液醴漉,鎔石,撟引,案杬,毒熨,一拔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附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信置。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抓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漢代時,我國的解剖知識已相當豐富。因為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已為解剖學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
著名醫書《黃帝內經》開始正式記載人體解剖。“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摳·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了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的《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內經》中的《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纖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唇、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近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一致的。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著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的大膽探索和實踐精神。

解剖史上的業績

在我國解剖學史上,漢朝和宋朝都有過大規模的解剖活動。
公元16年(天鳳3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戳,“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戳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公元1041一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范、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稿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歐等人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范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了,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骯。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范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乾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拴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都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乾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范少年時得過眼病,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解剖活動。
宋祟寧中(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並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較《歐希范五臟圖》更為詳細和正確的內容。它為解剖學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也亡佚了。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家的影響很大,明代針灸學家高武的《針灸聚英》,以及楊繼洲寫的《針灸大成》里都引用了《存真圖》的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的《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 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學資料,散存於《難經》、《甲乙經》、《千金方》、《東齋紀事》、《夢溪筆談》、《岩下放言》、《內外二景圖》和《洗冤錄》等歷代著作中。
我國藏族同胞在解剖學方面,那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這與藏族的風俗習慣密切相關。

王清任和醫林改錯

要說在我國醫學解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當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一1831年)。王清任是河北玉田縣人,他精於醫術,在北京一帶頗負盛名。在行醫的過程中,他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了古代的一些臟腑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著不少矛盾,於是憾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於是他致力於人體臟腑的研究達42年。
據王清任自述,他在30歲那年,正在河北灤洲稻地鎮行醫,當時小兒溫疫流行,每天有病孩被奪去生命。在窮人以席代棺的義家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觀看犬食之餘的小兒屍體,十天之中,約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兒屍,可惜的是他始終沒有見到橫隔膜。以後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場察看屍體。在沒有屍體供解剖研究用時,他就飼養家畜做比較解剖實驗。他是我國解剖史上第一個做動物解剖實驗的醫學家。然而,他還是沒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態、位置,很不甘心。有一次,他出診看病,偶然遇見一個親眼見過橫膈膜的人,王清任大喜過望,虛心求教,終於弄清了橫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據臨床心得編寫並繪有臟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刊行於世。一年後,王清任逝世於北京友人家中。
《醫林改錯》中共有25幅圖譜。王清任把古人畫錯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對照。他糾正了古人認為肝有7葉,肺下有24行氣孔和氣管直入心臟的錯誤說法。他發現了氣管有2個分支和小支氣管, 同時他還發現了許多過去醫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動脈(王稱其為衛總管或氣管)、上腔靜脈(榮管即血管)、頸總動脈(左右氣管)、腎動脈、腸動脈、幽門括約肌(遮食)、總膽管(津管);胰臟、十二指腸的入口(津門)等。此外,他還發現了視神經,並指出視神經與腦的關係,從而敘述了對腦功能的看法。在懷胎、天花方面他都有精闢獨到的認識。
王清任在觀察內臟的過程中發現屍體內瘀血頗多,由此他聯想到治療換血的重要性。他結合臨床經驗,自創新方31個,化裁古人婦產科方劑2個。這些方劑大部分現在還在運用,對於治療冠心病,中風后遺症,均有相當的療效,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值得進一步研究總結和提高。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醫林改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錯誤。這些都無損於王清任他那敢於創新和大膽實踐的精神。
中國解剖學的起源很早,但是由於封建禮教,文化的落後,嚴重地阻礙了它的發展。那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的孝道,觸犯了就要遭到殺身之禍。歷史上有這樣的例子:南朝時,一個叫唐賜的人臨死前吐了20多條蟲子,他的妻和子按照他臨死前的囑咐,解剖了他的屍體,結果統治者以不孝不道的罪名,將母子斬首於街頭。刑律規定不能剖屍驗病,把這視作對死者的傷害。對於王清任的大膽實踐,一些封建禮教的維護者辱罵其為"教人於胳堆中殺人場上學醫道"。凡此種種無不影響我國解剖學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