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河流域美術

古代兩河流域美術

兩河流域是指縱貫今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地區。古希臘人稱它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條河之間的地區”)。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裡就出現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從中亞經伊朗遷徙到兩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城市。這以後,這一地區先後出現了許多個奴隸制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兩河流域美術
  • 開始時間:前3500—前2000
  • 消失時間:公元前538年
  • 地區: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
  • 分類:藝術
四個時期,阿卡德美術,巴比倫美術,亞述美術,建築,浮雕,神秘的消失,新巴比倫美術,

四個時期

直到公元前538年被併入波斯帝國為止,在歷史上大致可以把兩河流域分為
四個時期:
1 蘇美爾—阿卡德時期(前3500—前2000)
2 巴比倫時期(前1900—前1600)
3 亞述時期(前1000—前612)
4 新巴比倫時期(前612—前539)

阿卡德美術

這一時期宗教在社會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也對藝術產生了深刻影響。主要包括建築、雕刻、繪畫、工藝美術。
建築:這一時期的建築有獨特的成就。
兩河流域南部原是一片河沙沖積地,沒有可供建築使用的石料。蘇美爾人用粘土製成磚坯,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為了使建築具有防水性能,他們在牆面鑲嵌陶片裝飾,類似現在的馬賽克。
蘇美爾人最重要的建築為塔廟。是建在幾個由土壘起來的大台基上,這種類似於梯形金字塔的建築被稱為“吉庫拉塔”。烏魯克神廟是塔廟的最典型的代表。
烏魯克城廢墟上的這座塔是殘留的最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塔廟(層進式神廟)之一。據考證,塔廟建於公元前21世紀,它是烏爾那姆(Nammu)國王為了表示對生育女神的尊敬而建的。
雕刻:這一時期的雕刻相當發達。
蘇美爾人的圓雕像很可能是用於宗教目的。雕像身體呈圓拄形,雙手捧於胸前,姿勢虔誠,面部表情平靜劃一,眼睛瞪得很大,流露出純真、樸實、專注的表情。
阿卡德人的雕刻具有更強的寫實性。在尼尼微出土的《薩爾貢王青銅頭像》刻畫寫實。神志莊嚴威嚴,個性堅毅,顯示出精湛的工藝水平。《納拉姆辛浮雕石板》以其寫實的手法刻畫了納拉姆辛王率軍政府山地的歷史場面。對角線的構圖使浮雕具有動感和空間感,簡單的風景刻畫表現了特定的環境。
繪畫:現存的蘇美爾繪畫代表作為烏爾城出土的軍旗,即在刷有瀝青的木版上用貝殼、閃綠石、粉紅色石灰石鑲嵌成的戰爭和慶祝勝利的場面。畫面共分三層,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逐步展開,人物、動物、器物的安排有條不紊。人物形象以側面、正身、側足為主,傾向於平面的描繪。色彩對比鮮明,四周和各層之間用幾何形裝飾,很象一幅掛毯,具有濃厚的裝飾性。
工藝美術:蘇美爾人是古代最傑出的工藝美術師,他們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工藝品,如黃金器物、武器、金頭盔、匕首、樂器等。
蘇美爾人的牛頭豎琴是最古老的精美樂器。琴架頂部以牛頭作為裝飾,用天青石和金箔製成,牛的神志表現得十分生動,顧起的牛鼻似在翕動。琴身由黃楊木製成,正面在瀝青上用貝殼鑲嵌著人和動物,表現了古代神話中的英雄吉爾伽美與雙頭公牛以及一些神化的動物在進行人類活動的情景,具有濃厚的奇異色彩。

巴比倫美術

巴比倫人在文化上繼承了蘇美爾人—阿卡德人的傳統。(可惜,迄今為止所發現和保存的巴比倫美術作品卻為數不多。)這一時期最著名的是漢漠拉比法典石碑。
漢漠拉比建立了龐大的巴比倫王國,並頒布了著名的漢漠拉比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為浮雕,下部為文字。浮雕刻畫了漢漠拉比王肅立在太陽神的寶座前,聽他口授法典。太陽神的威嚴和漢漠拉比的謙恭形成有力的對比,整個場面充滿了宗教的虔誠和嚴肅。

亞述美術

公元前1600年前後,巴比倫被加喜特人滅亡。以後的600年中,兩河地區文化處於退化時期。
野蠻加喜特人很少創造出傑出的藝術成就,而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亞述高原興起了另一支閃米特人,他在公元前10世紀前後興起,史稱亞述人。
亞述人的性格極為膘悍,崇尚武功。他們連年進行對外征服戰爭,征服了整個兩河地區和埃及,成為盛極一時的亞述帝國。但這個矛盾重重的大的國並不長久,在內外矛盾的夾攻之下於公元前612年滅亡。
亞述人在文化上同樣受蘇美爾人影響,但卻不具有蘇美爾人那種宗教的虔誠。他們的藝術主要為世俗生活服務,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建築

亞述人不重來世,不修築陵墓,他們的建築藝術僅見於豪華的宮殿。每一代國王登基都要大興土木,建造新宮,這一時期建造了兩河歷史上最宏偉富麗的宮殿建築。由於戰火連綿,亞述王宮所剩無幾,胡爾西巴德的薩爾貢二世宮殿是其主要代表。薩爾貢王宮營造7 年方竣工。它建在一個高18米,邊長300米的方形土台上,宮殿由20多個內院、200多個房間組成。宮殿入口處有一對高1.8米的帶翼人首身像,像有五條腿,可從正面、側面兩個方向觀看,氣勢極為雄壯有力,由此可想像當年亞述王宮的氣勢。

浮雕

亞述王宮是用大量的大理石浮雕板來裝飾的,每一座王宮都用高達2米多的浮雕來記載歷代亞述王的距今市討伐、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後排列,表現了美術史上最長的歷史浮雕場面,既有紀念意義,又有裝飾牆面的作用。亞述浮雕用極為寫實得手法表現了戰爭、狩獵等驚心動魄的緊張場面,充滿著激烈的動勢和緊張的氣氛。這種人物眾多的寫實場面的表現反映出亞述藝術家成熟的構圖能力和初步的透視感。強壯的人體表現和動物呼嘯奔走的形態顯示出亞述人特有的強悍的生命力,尤其是人與獅的廝殺,以及獅子中箭後的咆哮、抽搐神情的刻畫,特別扣人心弦。

神秘的消失

亞述人藝術的成熟在兩河地區是空前的。他是突然出現的,沒有形成期的發展,缺乏本民族藝術的根基。在公元前612年亞述滅亡之後,亞述藝術也銷聲匿跡了。不少學者感到疑惑的是:亞述藝術是由藝術家獨創的,還是由許多被征服民族通力合作完成的?它是怎樣達到如此高超的寫實水平?這是一個有待解開的謎。

新巴比倫美術

新巴比倫的建立雖然不過百年,卻建造了兩河地區最豪華的都城。
這一時期的美術成就集中體現在巴比倫城的建築上。巴比倫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城市。
19世紀末的的國考古學家在它的遺址上挖掘了10年才完成這一遺址的發覺工作。
巴比倫原有雙層城牆,上面設有塔樓。各道城門分別用巴比倫的神抵命名,其中最重要的主門是伊斯塔爾們門。伊斯塔爾門分前後兩道門,每道門有四個望樓。在大門牆上裝飾著藍色的陶磚,上面分布著橫向排列的黃色、褐色、黑色陶磚組成的動物,如牛、獅子以及長著蛇頭鹿身獸爪的神化動物。黃褐色的浮雕和藍色的背景構成鮮明的對比,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王宮內牆同樣用彩色陶磚裝飾,並先前著植物圖形和獅子圖案。
新巴比倫美術是龐大、豪華、富有裝飾性的,但它正失去亞述美術蘊含著的那種強悍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