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皰疹

口唇皰疹

口唇皰疹屬於單純皰疹的一種,單純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皮膚和黏膜疾病。HSV的天然宿主是人,侵入人體可引起全身性損害及多種皮膚黏膜疾病。口腔、皮膚、眼、會陰、中樞神經等都是該病毒易於侵犯的部位,當病變以口唇部位為主時成為口唇皰疹。兒童及成人均可罹患。本病具有自限性,但也可復發。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 常見病因:單純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和黏膜疾病。
  • 常見症狀:口腔黏膜水皰發展後潰瘍直至糜爛。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染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單純皰疹病毒是皰疹病毒中的一種,與口腔黏膜感染有關的皰疹病毒還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根據HSV生物學特徵,包膜、抗原性的差異,以及致病部位的不同,分為I型和II型兩個亞型。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黏膜(口腔黏膜)和器官(腦)的感染。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黏膜感染。人是單純皰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於病人、恢復者或者是健康攜帶者的水皰皰液、唾液及糞便中,傳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亦可通過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間接傳染。該病毒居於人體正常黏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被激活而發病。

臨床表現

1.原發性皰疹性口炎
最常見的由1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多見於6歲以下兒童,尤其以6個月至2歲最易發生。成人也並不少見。發病前常有接觸皰疹病損患者的歷史。
(1)前驅期:潛伏期4~7天,以後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腫痛等急性症狀,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
(2)水皰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發生成簇小水皰,水皰壁薄、透明,不久破潰,形成淺表潰瘍。
(3)糜爛期:糜爛面逐漸縮小、癒合,整個病程約需7~10天。但未經適當治療者,恢復較緩慢。
少數情況,原發感染可能在體內廣泛播散,以至引起腦炎、腦膜炎以及其它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2.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原發性皰疹感染癒合以後,有30%~50%的病例可能發生復發性損害。一般復發的感染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處,故又稱復發性唇皰疹。損害復發時,多為多個成簇的皰,總是在原先發作過的位置或鄰近位置發作。
(1)復發的前驅階段,病人可感到輕微的疲乏和不適。
(2)很快在將要發生復發損害的一片區域,出現刺激痛、灼痛、癢、張力增加等症狀。大約在10多小時以內,出現水皰,周圍有輕度的紅斑。
(3)一般皰可持續到24小時,隨後破裂,接著是糜爛、結痂。從開始到癒合約10天
(4)繼發感染常延緩癒合的過程,並使病損處出現小膿皰,癒合後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著。少數復發的皰疹損害影響到牙齦和硬齶,這些口腔內的復發性皰疹感染仍有自限性。
(5)復發的皰疹損害,全身反應較輕。

檢查

1. 體徵
表現為口角、唇緣及鼻孔附近等皮膚黏膜交界處的小水皰,簇集分布,繼之可有糜爛、滲出。
2.輔助檢查
(1)形態學檢查:塗片查找包涵體,電鏡檢查受損細胞中是否含有不成熟的病毒顆粒,或直接查找皰液中的病毒顆粒。
(2)免疫學檢查:
1) 抗原檢測:利用抗HSV各類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用免疫螢光或其它免疫組化技術,從受損細胞中查找特異性抗原。
2)抗體檢測:用HSV抗原與患者的血清進行抗體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ELISA檢測抗體滴度是否升高。但此項檢測對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3)病毒分離:將病損處刮取物或水皰液接種於易感組織培養細胞或新生小鼠,在所造成的病損細胞或組織中可分離到HSV病毒,並進行型別鑑定,但成功率不高。
4)基因診斷:採用核算雜交、酶切圖譜以及聚合酶鏈式反應等,均可利用特意的DNA信號來確定HSV感染診斷。假陽性率高。

診斷

大多數病例,根據臨床表現都可作出診斷。必要時可作皰液塗片、培養、接種、免疫螢光檢查、血清免疫抗體測定等,均有助於診斷。

鑑別診斷

1.口炎型口瘡(皰疹樣口瘡)
損害為散在分布的單個小潰瘍,病程反覆,不經過發皰期,潰瘍數量較多,主要分布於口腔內角化程度較差的黏膜處,不造成齦炎,兒童少見,無皮膚損害。
急性皰疹性齦口炎 皰疹樣口瘡
好發年齡 嬰幼兒 成人
發作情況 急性發作,全身反應較重 反覆發作,全身反應較輕
病損特點 成簇小水皰,皰破後成為大片表淺潰瘍
損害遍及口腔黏膜各處包括牙齦、上齶、舌、頰和唇黏膜
可伴皮膚損害 散在小潰瘍,無發皰期
損害僅限於口腔的無角化黏膜
無皮膚損害
2.三叉神經帶狀皰疹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顏麵皮膚和口腔黏膜的病損。水皰較大,皰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經的分支排列成帶狀,但不超過中線。疼痛劇烈,甚至損害癒合後在一段時期內仍有疼痛。本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生,愈後不再復發。
3.手-足-口病
因感染柯薩奇病毒A16所引起的皮膚黏膜病,但口腔損害比皮膚重。前驅症狀有發熱、睏倦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然後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數量不等。斑疹周圍有紅暈,無明顯壓痛,其中央為小水皰,皮膚的水皰數日後乾燥結痂,口腔損害遍布於唇、頰、舌、齶等處,為很多小水皰,迅速成為潰瘍,經5~10日後癒合。
4.皰疹性咽峽炎
由柯薩奇病毒A4所引起的口腔皰疹損害。臨床表現較似急性皰疹性齦口炎,但前驅期和全身反應都較輕,病損的分布只限於口腔後面,如軟齶、齶垂(懸雍垂)、扁桃體處,為叢集成簇的小水皰,不久破潰成潰瘍,損害很少發生於口腔前部,牙齦不受損害,病程大約7天。
5.多形性紅斑
廣泛損及皮膚和黏膜的急性疾病。誘發因素包括感染、藥物的使用,但有的亦無誘因。口腔黏膜突然發生廣泛的糜爛,特別涉及唇部,引起糜爛、結痂、出血,而彌散型齦炎非常少見,皮膚損害有靶形紅斑或虹膜狀紅斑。

治療

1.全身支持療法
應充分休息,給予高能量、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
2.抗病毒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套用抗病毒藥物:
(1)阿昔洛韋(ACV),又名無環鳥苷,克毒星,原發性病人每4小時一次(每日5次,成人),服5~7天,復發性口腔HSV1感染為3~5日。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或有併發症的病人(如HSV腦炎)可用靜脈滴注每8小時一次,服5~7日。口服ACV的副作用輕微,僅僅有胃腸道反應,但有報導干擾素可能增加其神經毒性。同類藥物還有泛昔洛韋、萬乃洛韋、更昔洛韋等。
(2)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或三氮唑核苷。不宜大量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嚴重的常為反映,孕婦禁用。
干擾素、聚肌胞、疫苗免疫球蛋白,免疫調節劑及其他:胸腺肽、轉移因子、左旋咪唑。
3.局部治療
(1)口腔黏膜用藥: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複方硼酸溶液,0.1%依沙丫啶溶液漱口;抗生素糊劑,如5%金黴素甘油糊劑或5%四環素甘油糊劑局部塗搽;0.5%達克羅寧糊劑局部塗搽可止痛;錫類散、養陰生肌散、西瓜霜粉劑均可局部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菌酶片、華素片等含化;ACV滴眼劑局部使用。
(2)口周皮膚及唇部用藥:5%的碘苷的二基亞碸液局部塗搽;5%的ACV軟膏,1%噴昔洛韋乳膏、酞丁胺軟膏或人白細胞干擾素軟膏局部塗搽。唇皰疹繼發感染時,可用溫的生理鹽水、0.1%~0.2%氯己定液或0.01%硫酸鋅液濕敷。
4.推薦用藥方案
(1)急性皰疹性齦口炎:支持療法及對症治療。口服ACV或三氮唑核苷。口服口炎顆粒劑。潰瘍糊劑、西瓜霜噴劑等局部用。
(2)唇皰疹:口服維生素C及複合維生素B,口服左旋咪唑,無環鳥苷液或霜劑局部塗搽。

預防

對於原發性單純皰疹感染應避免與單純皰疹患者接觸,對於復發性單純皰疹感染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復發的方法,主要應消除引起復發的刺激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