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義兵鬥爭

李朝末年朝鮮人民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鬥爭。朝鮮義兵始於16世紀“壬辰倭亂”,甲午農民戰爭失敗後,部分農民軍轉入游擊鬥爭,成為近代義兵運動的先聲。1895年10月,日本策劃乙未事變殺害閔妃,接著又操縱親日派內閣強行實施剪髮令,激起朝鮮人民的義憤,愛國的兩班儒生(封建知識分子)倡議討敵,傳檄四方,各地義兵勃起。義兵的基本民眾是農民,其中以江原道李昭應和忠清道柳麟錫等領導的隊伍影響較大,以柳麟錫為總指揮的義兵部隊,到處襲擊官府,處死親日官吏,名揚南方各道,給侵略者和賣國賊以沉重打擊。朝鮮國王利用義兵運動,於1896年 2月出奔俄國公使館,發動政變,親日派內閣垮台,日本侵朝暫時收斂。

正文,意義,

正文

1905年,日本通過日俄戰爭,確立了對朝鮮的獨霸地位,並通過《乙巳保護條約》變朝鮮為“保護國”,激起朝鮮人民的強烈反抗,各地義兵再次興起,以更大的規模、在更廣闊的地區展開抗爭。忠清道閔宗植、全羅道崔益鉉和慶尚道申幐石領導的隊伍聲勢最大。義兵鬥爭席捲整個三南地區。一些礦工和士兵也加入義兵隊伍,各地形成民眾性的暴動。 1907年6月,日本藉口朝鮮國王李熙(高宗)派密使出席海牙和平會議控訴日本的事件,迫使高宗退位。7月,強使朝鮮締結《丁未七款條約》,朝鮮的行政權和司法權全部由日本統監掌握,一切內政絕對遵從統監的訓令,強行解散朝鮮軍隊,加快吞併朝鮮的步伐。京城侍衛隊和地方鎮衛隊的愛國軍人舉行暴動,與地方義兵匯合,增強了義兵的戰鬥力,北起鴨綠江,南至濟州島,義兵鬥爭遍布全國。主要義兵將領有洪範圖、車道善、李麟榮等。1908年義兵鬥爭達到高潮。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後,全力殘酷鎮壓義兵,使義兵遭受很大損失。但義兵部隊仍然堅持鬥爭,一部分義兵移至北部邊境、中國東北和俄國沿海州一帶,轉為獨立軍運動。

意義

義兵鬥爭在朝鮮民族解放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顯示了朝鮮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力量和戰鬥精神。但義兵隊伍分散,缺乏武器和訓練,敵我雙方力量過於懸殊,因此沒有取得爭取獨立的勝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