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痛風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原發性痛風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由於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引起。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風濕免疫科
  • 多發群體:中年男性
  • 常見發病部位:關節
  • 常見病因: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泄減少
  • 常見症狀: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
  • 傳染性:無
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後,

臨床表現

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占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臨床表現如下。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也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噁心等全身症狀。
間歇期: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以後進入無症狀的間歇期,初次發病後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慢性痛風石病變期:皮下痛風石是耳郭、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
腎臟病變:包括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急性尿酸性腎病。

檢查

1.血尿酸檢測:男性血尿酸值超過7mg/dl,女性超過6mg/dl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測定:正常飲食情況下,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超過800mg為尿酸生成增多。
3.尿酸鹽檢查:急性發作期,可見於關節滑液中白細胞內、外;在發作間歇期,可見於曾受累關節的滑液中。
4.影像學檢查:急性發作期見受累關節周圍非對稱性軟組織腫脹;慢性痛風石病變期可見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造成關節軟骨下骨質破壞。
5.超聲檢查:受累關節的超聲檢查可發現關節積液、滑膜增生、關節軟骨及骨質破壞、關節內或周圍軟組織的痛風石及鈣質沉積等。

治療

原發性痛風缺乏病因治療,不能根治。首先應改善生活方式,低嘌呤飲食,在急性期臥床制動,並可予非甾體類抗炎藥、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等治療;間歇期和慢性期使用抑制尿酸生成藥如別嘌醇、非布司他和或促進尿酸排泄藥如苯溴馬隆。

預後

預防和治療有效,因此預後相對良好。如果及早診斷並進行規範治療,大多數痛風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慢性期病變經過治療有一定的可逆性,皮下痛風石可縮小或消失,關節症狀和功能可改善,相關的腎臟病變也可減輕、好轉。患者起病年齡小、有陽性家族史、血尿酸顯著升高和痛風頻發,提示預後較差。伴發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腎病者,發生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