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柔頭蝮

原柔頭蝮

原矛頭蝮,爬行動物,生活在在平原、丘陵及山地生活,是我國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原柔頭蝮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一般分布,藥用價值,體形特徵,生活習性,種族分布,咬傷症狀,局部症狀,全身症狀,保護措施,

一般分布

國內分布:浙江, 安徽, 福建, 台灣, 江西,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重慶, 貴州, 雲南, 陝西, 甘肅。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國外分布:印度(阿薩姆), 孟加拉國, 緬甸。海拔:82~2200。

藥用價值

瀕危因素: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藥用: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原矛頭蝮身體有止痛的功效。

體形特徵

體長一般在70--90厘米,尾長16--18厘米,體重50--70克左右.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頸細,頭背布有很多細鱗片 吻較窄,兩鼻間鱗較小,隔有數片更小的鱗片。左右兩眼上鱗之間一橫排上有小鱗14--16片。鼻鱗與頰窩鱗前緣之間有1--數片小鱗。體長1米左右 體背顏色棕褐,在背部中線兩側有並列的暗褐色斑紋,左右相連成鏈狀,腹部灰褐色,有多數斑點,有夜行性。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生活習性

棲息于山區灌木林,竹林溪邊,住宅區附近陰濕的環境中,常盤踞在柴堆內。多在晚上活動,尾有纏繞性,有時盤纏在樹上或竹子上。有夜行性。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種族分布

生活在在平原、丘陵及山地地區。
原矛頭蝮身體瘦長,捕食攻擊都比較靈活,以魚,蛙,蜥蜴,鳥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為冬眠期,常利用樹洞,竹洞作為越冬場所。原矛頭蝮為卵生,每次產仔5--13枚,自然溫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

咬傷症狀

局部症狀

可見兩個深而清晰的牙痕,傷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圍腫脹明顯。局部壓痛,活動則加劇,腫痛於2-4天為甚。傷口出血不多但常見有黃色粘液滲出,局部可見瘀斑及水、血泡。亦可有局部組織壞死灶。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全身症狀

全身症狀多於傷後1-6小時出現,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是蝮蛇傷早期中毒的特徵之一。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頸項強直,張口困難,胸悶,全身肌肉酸痛,患肢活動移動,皮下出現紫癜,尤以婦女兒童較為多見。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紊亂及血壓下降,尿少或無尿,常出現醬油樣顏色的尿。若治療不及時,多死於呼吸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
原柔頭蝮原柔頭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