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曲

即興曲是19世紀的一種抒情特性曲。即興是指創作動因的偶發性而言,類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偶成”。《幻想即興曲》是這一體裁的典範作品。所謂即興創作,就是不預先把譜子寫出來,而是在樂器上一面創作一面演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興曲
  • 外文名:impromptu
  • 性質抒情特性曲
  • 類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偶成”
  • 性質:19世紀的一種抒情特性曲
概念,介紹,背景,4大調,代表作,

概念

即興曲是19世紀的一種抒情樂曲。英文名稱原意為即興創作或一時的興致,後發展為器樂短曲曲名。往往採用如歌的形式,例如F..舒伯特的作品90、142以及F. F.蕭邦的作品29、36、51和《幻想即興曲》是這一體裁的典範作品。B.布里頓曾用此詞作為他鋼琴協奏曲中經修訂過的第三樂章的名稱。
即興曲即興曲
19世紀的一種抒情特性曲。即興是指創作動因的偶發性而言,類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偶成”。F. 舒伯特的作品90、142以及F. F. 蕭邦的作品 29、36、51和《幻想即興曲》是這一體裁的典範作品。所謂即興創作,就是不預先把譜子寫出來,而是在樂器上一面創作一面演奏。在十九世紀以後,即興創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興曲也好,都是把譜子先寫出來再演奏的了,但在格調上還是帶有一些即興創作的特點。

介紹

它原是鋼琴獨奏曲的體裁名稱,後也用於其他樂器的獨奏樂曲。它是即興創作的器樂小品,常由激動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組成,所以大多數是復三部曲式的。即興曲這個名稱是舒伯特創造的。它沒有明顯的體裁特徵,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經事先預備而臨時作成的樂曲,即往往是一時靈感的流露。

背景

即興曲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之初.是一種音樂格調具有即興創作性質的樂曲,但並不是真正即興創作出來的作品。在形式上,即興曲並不象幻想曲那樣自由,常常採用變奏曲、三段式、復三段式等規範化的形式。舒柏特寫過八首鋼琴即興曲,大都採用復三段式的形式;但音樂揮灑自如,並不受形式的束縛,好象是水到渠成,自然地流注出來的。如他的《降A大調即興曲》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具有濃郁的抒情氣息,象一首真摯純樸的歌曲。其中又分三個小段:第一小段中從容不迫的歌唱性旋律,在第二小段中變為強勁有力的和弦進行,好象昂奮熱情的語言,第三小段回復了第一小段親切如歌的主題。第二大段從頭至尾貫穿著三連音節奏的分散和弦,有如溪水潺潺,川流不息。其中也分三個小段,也象第一大段一樣,兩頭比較平靜,中間向高潮發展。最後,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再現。
舒伯特即興曲舒伯特即興曲

4大調

1.降A大調,OP.29,作於1837年,呈獻給德·羅伯伯爵小姐,3段體。全曲以戲謔的形態貫通,左右手連續的3連音符的擺動音型非常迷人。尼克斯對其中段的評述:“像是泉水池裡的水泡閃爍著光亮,陽光就照在水面上。”
2.升F大調,OP.36,作於1839年,表現形態為敘事曲的敘述要素及夜曲冥想要素的綜合。此曲由晚鐘似的低音部上方,傳來憂鬱而富夜曲風格的旋律,接著的連續和弦轉為朦朧的歌唱,右手插入句終了後,夜曲風格旋律在三連音符音型伴奏下重現,此時轉為F大調。不久又回到主題,主旋律經過修飾並加以變化處理,尤其32分音符處理非常迷人。回到夢幻和弦,然後似煙霧漸漸消散,最後八度音突起,衝破原來的夢。
3.降G大調,OP.51,作於1842年,呈獻給艾斯蒂哈伯爵夫人,3段體。尼克斯評說:“開頭相對方向蛇行一般的二聲部律動及旋律,使人想起降A大調第一號即興曲,不過兩者個性截然不同。此曲完全是病態似的不安,有哀傷的特徵,鬆懈無力的半音階進行及三度、六度音之連續性搖動,使中段有很大的安寧感,且呈示了降D大調和弦的力與熱,有雄辯效果。不過,這裡還是有哀傷的半音階經過音,而那些憂鬱的、斷斷續續的伴奏一點也不快活。此曲雖非常優美,但整個在不健康、有待拯救的情緒中。”
4.升C小調,OP.66(幻想即興曲),可能作於1834年,呈獻給狄斯特夫人,由馮達納作為遺作發現出版。這首作品是蕭邦二十四歲時(1834年)的作品,卻直到他去世之後,才在樂譜夾內被後人發現,於1855年出版。通過這一典故,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在創作方面的嚴謹態度。

代表作

蕭邦有一首《幻想即興曲》,它的曲名,意味著這個曲子既有幻想曲的特點,又有即興曲的性質。這首鋼琴曲也分三段,在第一段中,上下奔騰的快速旋律,表現出奔放激動的情緒;中段氣息寬廣的歌唱性主題,嫵媚動人,充滿柔情;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但速度更快,熱情更加高漲。當音樂從高潮上平靜下來時,中段的抒情歌唱性旋律的第一個樂句,又在低音部出現,但這已經是“尾聲”了。
《幻想》即興曲(作品66號,升c小調,遺作)最為膾炙人口。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難度極大,內容深奧且富於幻想。這是蕭邦二十四歲時(1834年)的作品,卻直到他去世之後, 才在樂譜夾內被後人發現,於 1855年出版。標題《幻想》則為出版時所取。據說作者認為這首樂曲的主旋律與法國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即興曲的主題有些相似,因此作者為了免遭非議而拒絕在生前出版。其實這首樂曲的內容遠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豐富得多,結構也嚴謹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