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瑜伽經與佛教

印度瑜伽經與佛教

《印度瑜伽經與佛教》是2012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慕齡。本書是一部最早將印度遠古流傳下來的各種瑜伽修行成分進行理論歸納,構建成一個較完整思想體系的文獻。

基本介紹

  • 書名:印度瑜伽經與佛教
  • ISBN:9787802544642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1-01
編輯推薦,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編輯推薦

王慕齡博士長期以來對宗教文化方面的問題有濃厚的興趣。這部書是她在其學位論文基礎上修訂增改後推出的學術著作,是其數年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印度瑜伽經與佛教》對《瑜伽經》的思想與佛教思想作了比較研究,重點論述了《瑜伽經》中的心的變化、三昧、八支行法、神通、解脫等理論與佛教中相關思想的異同或關聯。書中還論及了早期瑜伽的形態、一些重要印度古代聖典中的瑜伽以及《瑜伽經》的形成等重要問題。這方面的內容此前中國學界很少有人做專門研究,書中的一些探討具有突出的理論意義。

基本信息

作 者:王慕齡 著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9787802544642
出版時間:2012-01-01
版 次:1
頁 數:26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瑜伽源於古代印度,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後來傳到世界各地,成為風行全球的宗教修持或身心鍛鍊的方法。
《瑜伽經》它也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哲學系統中瑜伽派的最早根本經典,在印度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瑜伽經與佛教》對《瑜伽經》中瑜伽的定義、心的作用、瑜伽三昧、禪定境界、八支行法、神通力、解脫觀等與佛教修行內涵作了詳細梳理和比較,也涉及印度數論派思想研究,對般若智慧覺性的提升,很有啟發。

圖書目錄

序/姚衛群
前言
一、研究的對象與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況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瑜伽經》的形成及其文本與注釋
第一節 瑜伽在古印度的早期形態
一、瑜伽的產生
二、奧義書中與瑜伽相關的思想
三、《薄伽梵歌》中與瑜伽相關的思想
第二節 《瑜伽經》的形成與主要註疏
一、《瑜伽經》的形成
二、《瑜伽經》的作者
三、《瑜伽經》的主要註疏
第二章 《瑜伽經》的主要思想
第一節 瑜伽的定義與心作用的分類
第二節 三昧的分類
一、有想三昧
二、無想三昧
三、有種三昧
四、無種三昧
五、法雲三昧
六、敬神三昧
七、修行三昧過程中產生的障礙與消除之道
第三節 八支行法
一、禁制
二、勸制
三、坐法
四、調息
五、制感
六、執持
七、靜慮
八、三昧
第四節 神通力
一、意識的轉變
二、表現神通的各種方式
第五節 解脫觀
一、涉及解脫的主要概念
二、與數論解脫觀的關聯
第三章 《瑜伽經》五種心的變化與佛教相應內容的比較
第一節 正知(pramana量)的比較
第二節 不正知的比較
第三節 分別知的比較
第四節 睡眠的比較
第五節 記憶的比較
第六節 《瑜伽經》中其他的心的作用
一、《瑜伽經》中其他的心的作用
二、佛經中的心的作用與《瑜伽經》中其他心的作用的比較
第四章 《瑜伽經》中的三昧與佛教三昧的比較
第一節 佛教三昧的定義與種類
第二節 《瑜伽經》有想、有種三昧與佛教色界四禪天定比較
一、《瑜伽經》有想三昧與佛教四禪比較
二、《瑜伽經》有種三昧與佛教相關內容的比較
第三節 《瑜伽經》無想三昧與佛教無想三昧比較
第四節 《瑜伽經》無種三昧與佛教無相三昧比較
第五節 《瑜伽經》法雲三昧與佛教法雲三昧比較
第六節 《瑜伽經》敬自在天與佛教念佛三昧比較
第七節 三昧中之障礙與佛教禪病的比較
第五章 《瑜伽經》修行中的"外支"與佛教相關內容比較
第一節 禁制與佛教的五戒
第二節 勸制與佛教的行善
第三節 坐法
第四節 調息與佛教安般(Anapana)
第五節 制感與佛教的收攝、不放逸、不散亂
第六章 《瑜伽經》中的神通與佛教神通的比較
第一節 《瑜伽經》中的總制與神通
第二節佛教神通
第三節 比較
一、依神通的獲得方式來比較
二、《瑜伽經》與佛教神通種類的比較
三、對待神通的態度
第七章 《瑜伽經》中的解脫與佛教涅槃的比較
第一節 佛教的涅槃解脫思想
一、涅槃的定義
二、佛教的涅槃概念
第二節 同異比較
一、智慧解脫與無明的同異比較
二、最高境界的同異
三、解脫手法的同異
結語
參考文獻
瑜伽經 缽顛闍梨著 姚衛群編譯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