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學通史

印度哲學通史

印度哲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提出和探討了很多問題:世界的起源和發展、物質和精神的本源、靈魂和肉體的關係、物質運動的形式、時空的實在性、人類認識的能力和途徑、思維的辯證發展、語言邏輯與實在的關係、理論與實踐的關係、解決社會苦難的方法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印度哲學通史
  • 作者:黃心川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頁數:820頁
  • 開本:16
  • 品牌:大象出版社
  • 外文名: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77230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形態繁複多樣,宗教則是印度文化裡面最優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中國佛教經典中的印度哲學資料,過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學最活躍的歐美哲學家主要是從梵文資料尋找研究素材,日本學者注意到這些資料,並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印度哲學通史》是對《印度哲學史》《印度近現代哲學》《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三本書的整編重版。

作者簡介

黃心川,1928年生,江蘇常熟人,漢族。1946年—1948年,就讀於杭州之江大學,1958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榮譽學部委員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玄奘研究中心主任,印度龍樹大學榮譽教授等。兼任國際印度哲學研究協會執行會員、國際梵文研究協會顧問印度羅摩克里希那一辨喜國際研究運動顧問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南亞學會副理事長等。

對東方哲學、宗教特別是印度哲學、宗教有系統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史》、《印度近現代哲學》、《印度佛教哲學》、《印度近代哲學家辯喜研究》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傘書宗教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分科主編,編委)、《南亞辭典》、《宗教辭典》(副主編)《世界十大宗教》、《東方哲學家評傳》(四卷本)、《現代東方哲學》《亞太地區的宗教》等;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一部分已經被譯成英文,日文、韓文、孟加拉文等。

圖書目錄

上 編
印度古代哲學
第一章 導言
一、印度概說
二、印度哲學史概觀
(一)古代哲學
(二)中世紀哲學
三、印度哲學的基本特徵
四、研究印度哲學史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和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二)當前印度哲學史研究中的主要傾向
五、印度哲學與中國
第二章 吠陀中的哲學思想萌芽
一、《梨俱吠陀》時代
二、名稱和內容
三、多神論與一神論
四、哲學思想萌芽
五、社會倫理思想
第三章 奧義書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
二、名稱
三、唯心主義哲學的中心思想
(一)梵我同一
(二)輪迴解脫
四、素樸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五、對立的時空觀
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陣營、兩條路線的鬥爭
———鄔達羅迦與耶若婆佉
第四章 沙門思潮
一、沙門思潮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
三、“六師”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富蘭那·迦葉的道德否定論
(二)阿耆多的唯物論
(三)婆浮陀的七原素說
(四)拘舍羅的命定論
(五)散惹耶的不可知論
(六)尼乾子的多元實在論
四、對“六師”的評價
五、“六師”在中國的影響
第五章 順世派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基本特徵
(二)自然觀
(三)認識論
(四)社會倫理思想
三、順世論的歷史發展線索
四、在中國的影響
第六章 生活派(邪命外道)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生活派的歷史發展線索
(一)前期的生活派
(二)後期的生活派
三、哲學和社會倫理思想
(一)命定論
(二)原子論
(三)宇宙觀
(四)認識論
四、餘論
第七章 耆那教的哲學
一、名義和史料
二、哲學思想
(一)非一端論
(二)世界觀
(三)認識論
三、宗教和社會思想
四、耆那教的歷史發展線索及其影響
第八章 佛教哲學
一、分期和史料
二、原始佛教
(一)佛陀的生平
(二)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學思想
三、部派佛教
(一)成立的時代
(二)佛教的結集
(三)統一佛教的派別分裂和原因
(四)部派佛教所爭論的主要問題
四、大乘佛教
(一)興起的時代
(二)大乘思想的特性
(三)大乘佛教興起時期的經典和思想
(四)大乘的主要派別———中觀派與瑜伽行派
五、密教
(一)興起的時代
(二)派別和經典
(三)哲學思想
六、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九章 數論派的哲學
一、婆羅門教系統諸派哲學形成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
與派別鬥爭情況
二、數論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數論的起源和發展
三、古典數論的二元論學說
(一)世界觀
(二)認識論
(三)社會倫理學說
(四)古典數論的社會作用
四、簡短的結論
第十章 瑜伽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瑜伽的起源和發展
(一)早期瑜伽
(二)古典瑜伽
(三)後期瑜伽
三、瑜伽與佛教的關係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四、對瑜伽的幾點評價
第十一章 勝論派的哲學
一、名稱、經典和主要思想家
二、勝論的起源與發展
(一)早期勝論
(二)古典勝論
(三)後期勝論
三、古典勝論的世界觀
(一)原子論
(二)範疇論(句義論)
(三)因中無果論
(四)簡單的結論
四、認識論
五、社會倫理思想
六、勝論在中國的影響
第十二章 正理派的哲學和邏輯思想
一、正理派的起源與演變
二、十六諦義論
三、認識論
(一)認識的定義和分類
(二)知覺
(三)推理
(四)類比
(五)證言
(六)真理的標準
四、自然觀
五、社會倫理思想
六、正理論的近代影響
第十三章 彌曼差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
二、彌曼差的起源和發展
三、認識論
四、世界觀
(一)範疇論
(二)“無前”與無神論
(三)言語不滅論
五、彌曼差的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的鬥爭
六、社會倫理思想
第十四章 吠檀多派的哲學
一、名義、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吠檀多哲學的主要派別及其分野
(一)《梵經》的哲學思想
(二)喬荼波陀的不二論
(三)商羯羅的不二論
(四)羅摩奴闍的制限不二論
(五)摩陀婆的二元論
(六)尼跋迦的二元不二論
(七)筏羅婆的純粹不二論
三、吠檀多的現代影響
下 編
印度近現代哲學

第十五章 羅姆·摩罕·羅易與梵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啟蒙運動的社會經濟背錄
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時期的思想鬥爭情況
三、羅姆·摩罕·羅易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德本特拉那特·泰戈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五、阿·俱·達德及伊·錢·維迪耶薩伽羅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六、凱沙布·錢陀羅·孫的“新天道”
第十六章 亨利·狄洛吉奧與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論活動
一、青年孟加拉派
二、狄洛吉奧的著作和思想
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響
第十七章 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與聖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聖社的影響
第十八章 羅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學及社會思想
一、羅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學思想
(一)生平
(二)“人類宗教”
(三)“行動的吠檀多”
二、辨喜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四)辨喜的影響
三、印度近代啟蒙思想的特點
第十九章 納奧羅吉和羅納德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達達巴伊·納奧羅吉的社會政治理論
(一)生平和著作
(二)論帝國主義
(三)“經濟涸漏”
(四)論印度自治
(五)論社會改革
三、羅納德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理性的有神論”
(三)雙重真理觀
(四)社會改革的目標和方法
(五)論經濟改革
(六)論“自由主義和穩健”
第二十章 提拉克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政治思想
四、社會改革思想
第二十一章 奧羅賓多·高士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哲學思想
(一)整體吠檀多不二論
(二)梵、物質和精神
(三)世界“進化論”
(四)“兩個否定”
(五)“雙重真理”的認識論
三、社會政治理論
(一)論人、家庭、社會和國家
(二)社會史觀
(三)“絕對的自治”
(四)論理想社會
第二十二章 甘地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
二、生平、著作
三、宗教、哲學思想
(一)真理觀
(二)非暴力原則
(三)宗教和道德思想
四、社會政治理論
(一)“不合作主義”
(二)“變心說”和“託管說”
(三)“共同繁榮”的社會全義
五、經濟思想
六、甘地哲學和社會思想淵源
七、甘地與中國
第二十三章 泰戈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學思想
(一)哲學的特徵
(二)論神、世界和個體靈魂
(三)論世界的運動和規律
(四)論人
(五)認識論
三、美學思想
(一)美感的來源
(二)論真、善、美
(三)藝術的任務
(四)藝術的形式和內容的關係
四、哲學思想的淵源
五、社會政治理論
(一)論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
(二)論未來社會
(三)論民族主義
(四)論人民民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五)論東西方文化的關係
六、泰戈爾與中國
第二十四章 印度伊斯蘭哲學思想的興起
一、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傳播
二、伊斯蘭哲學的興起和主要哲學家
三、阿克巴爾的“神聖的信仰”和達拉·希庫的“思辨的融合主義”
四、希爾信德的制限一元論
五、沙·瓦利烏拉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和生平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六、賽義德·阿赫美德·沙希德與宛哈比運動
第二十五章 印度伊斯蘭哲學思想的發展
一、近代伊斯蘭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賽義德·阿赫默德·汗與阿里加運動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學、宗教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三、伊克巴爾的哲學和社會思想
(一)時代背景和伊克巴爾生平
(二)宗教、哲學思想
(三)社會政治思想
附 編
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
一、時代背景
二、生平和著作
三、宗教、哲學思想
四、社會、政治理論
五、論中國
六、辨喜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作用
附錄一 羅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學和社會思想
附錄二 辨喜言論選譯
附錄三 辨喜著作分類目錄及主要研究文獻
後記

文摘

第四章 沙門思潮
大約在古奧義書中期,印度出現了與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當時自由思想家的各種觀點、派別的通稱,其中有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邪命外道)、順世派和不可知論派。本章僅就沙門思潮的基本觀點和派別,特別是對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同時代的六師,作一概括的評述。
一、沙門思潮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沙門思潮興起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公元前6 ~ 前5 世紀左右,相當於我國百家爭鳴的時代,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形成和希臘智者派積極開展活動的時代。
沙門思潮興起的時期正是古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大批城鎮國家興起的時期。由於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當時大部分地區已進入了奴隸社會,但有的地區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或它的殘餘,在若干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人們已較普遍地使用鐵器。農業生產占有主導的地位,手工業已從農業中分化出來,商業也有巨大的發展。據《本生經》載,當時商人已有相當規模的陸運和航運的商隊,使用大塊銅幣,重量大的竟達146克,其貿易範圍東北到緬甸,西北達波斯、阿拉伯等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批批城鎮也開始建立起來,這些城鎮在公元前6 世紀頃約有60個。如舍衛城、瞻波、王舍城、賞彌、迦屍、坦叉屍羅等,並以其中某些城鎮為中心建立了城市國家。另外,在這個時代,印度的自然科學特別是醫學已有一定的發展。外科醫生已懂得使用局部開刀術、鼻工術、矯形等。
在印度奴隸制加速發展過程中,由於階級鬥爭日趨激烈,民族矛盾逐漸激化,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機構———比較強大的國家也就產生了。據希臘派遣印度的使臣麥加斯忒尼記述,在公元前4 世紀前後印度境內曾經存在過180個不同的種族和部落,其中大多數是不久前合併成的一些極小的城鎮國家。據佛教和耆那教經典記載,在公元前6世紀時,由喀布爾流域到哥達瓦里河岸存在著16個國家。其中政治文化比較發達的有摩揭陀、拘薩羅、阿槃提和跋耆四國。這些國家有的是由君主統治的,有的則是共和形式的貴族寡頭統治的,但它們的性質都是奴隸主占有制國家。另外,在一些地區還殘存著若干民主的部族或部落組織,其中較為重要的有釋迦、摩羅和梨車毗等。
印度奴隸制國家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印度各個階級分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婆羅門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以祭祀為職業的祭司貴族集團了。他們中的很多人已不是靠所謂“布施”而是靠剝削奴隸來維持生活。剎帝利是當時新興的專制國家統治者,也是奴隸制的主要代表,被稱為羅闍(王者,rajan)。他們擁有肥沃的土地,在建立和管理國家中要求加強自己的權力以及擴大自己剝削的範圍,但是由於傳統種姓制度的障礙(婆羅門最高),從而在經濟上、政治上與婆羅門發生了矛盾,因而他們在與婆羅門爭奪權力鬥爭中有時也不得不從下級的種姓中尋求自己的支持者。但剎帝利和婆羅門都屬於奴隸主統治階級,他們的利益也有著基本一致的方面,特別是在他們與廣大被剝削下層的鬥爭中,剎帝利就不僅不願徹底打擊婆羅門的勢力,而且感到有與他們組成政治—精神聯盟的必要,因之印度古代的很多典籍常常宣說:“得助於婆羅門的剎帝利永盛不衰。”吠舍種姓在當時已開始分化,其中一小部分上升為富有的工商業奴隸主,商人的首領常常被稱為長者(s'res·thin),受到羅闍的尊敬,而大部分則是農奴、佃戶、手工業者等,其中也有一部分為奴隸。印度的佃戶(karshaka)擁有一定的生產和生活資料。首陀羅是當時受剝削和受壓迫的階級,他們被剝奪一切宗教和社會生活的平等權利,奴隸主可以任意宰割和奴役他們。婆羅門法典
規定:“殺死首陀羅的人只需簡單地淨一次身,同殺死牲畜一樣。”奴隸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方式(大量逃亡,破壞水利建設,謀殺奴隸主等)和奴隸主進行了鬥爭。
沙門思潮就是在上述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是上述社會變化的反映。恩格斯曾說:“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有宗教變遷相伴隨,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種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言。”

序言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形態繁複多樣,宗教則是印度文化裡面最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還有婆羅門教、耆教那、錫克教等宗教派別。印度人民是一個睿思的民族,他們喜歡冥想,善於發揮思想的創造力,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在中國佛教經典里,除了記載印度佛教思想資料之外,還包括大量的印度其他宗教與哲學思想的資料。中國佛教經典中的印度哲學資料,過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學最活躍的歐美哲學家主要是從梵文等資料尋找研究素材,日本學者注意到這些資料,並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我的導師湯用彤先生在研究佛教的同時,已經注意到漢譯佛經里保存的這部分寶貴的哲學資料,他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為研究印度哲學做了奠基性工作。
我自20 世紀50 年代起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先是從事希臘哲學研究,後因工作需要開始講授印度哲學史,我注意挖掘中國漢文佛經里的印度哲學資料,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研究,撰成《印度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9 年)、《印度近現代哲學》(商務印書館,1990 年)、《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年)三書。前兩本書是印度哲學通史性著作,第三本書是印度哲學大家的研究專著。此三書已經出版多年,早已售盡,很多讀者與我聯繫,希望能夠再版。大象出版社支持學術研究,主動提出將三書整編重新出版,新版取名《印度哲學通史》,內容基本仍舊,個別地方做了修改。其中的“印度哲學史年表”,由於沒有包括近代哲學部分而刪去,“梵漢譯名對照”調整到全書最後。在即將出版之際,藉此機會,謹向大象出版社表示誠摯謝意。
黃心川
2014 年3 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