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卡那富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那卡那富族
  • 分布地區::高雄市那瑪夏區瑪雅里、達卡努瓦里。
  • 總人口::500人
  • 語言::卡那卡那富語
簡介,族群分類,文化習俗,服飾,祭奠,食物,生產工藝,語言,正名運動,

簡介

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是台灣原住民鄒族的一支,“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意為住在Kanakanavu一地的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高雄市那瑪夏區,和沙阿魯阿族合稱“南鄒”,傳統語言為卡那卡那富語,但通用語是布農語,人口約500人。

族群分類

在日治時代,卡那卡那富族被認定為鄒族,戰後亦沿用此分類至今。但學界在日治時代即對於該族群和鄒族,有各種分類法。伊能嘉矩、鳥居龍藏等學者根據語言與風俗習慣的異同,將鄒族視為單一族群,但對族群內部的區分並不一致;小川尚義則由比較語言學的觀點,將鄒族、卡那卡那富族、沙阿魯阿族視為三個獨立的族群。卡那卡那富族人否認他們是鄒族,目前(2014年)正發起正名運動。

文化習俗

卡那卡那富族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服飾、祭典和食材等。

服飾

卡那卡那富族的服飾,用色包括紅黑白藍。

祭奠

卡那卡那富族人所信超自然的存在,有死靈與只,概稱為UTSU:粟作祭儀以神為對象,象徵行為以祈祝為中心,部族諸神均在農耕努儀中受祭;除農耕祭儀外之大祭僅有獵祭與敵首祭,此等巫術要素濃厚,全無祭神儀節,祭品中鄒族完全不用魚,可是卡族得用魚,兩者完全不同。
河祭主要在祈求上天讓族人可以繼續享受楠梓仙溪的水生資源。

食物

楠梓仙溪里的水藻也是卡那卡那富族人特有食材,而其他族不會去吃溪里水藻。
卡那卡那富族烹飪時有特殊的調味方式,族人習慣用一種葉子調味,湯會更好喝,而且,有一種很像肉粽的食物,是交換禮物的一種,別族也沒有。

生產工藝

卡那卡那富族人早期以山地耕作為主要生產方式,兼以狩獵、捕魚及飼養家畜,農作物以小米、旱稻和芋頭為主,平日嗜粟酒、藷酒及煌草。
在傳統工藝方面,制陶及紡織均為女性工作,可惜巳漸為失傳,至於藤竹編籃等工作,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而卡那卡那富族特有的皮革和製革,也已十分罕見。

語言

卡那卡那富語(Kanakanavu)為台灣卡那卡那富族人所使用的語言,屬於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第3群,並與鄒語以及沙阿魯阿語(Saaroa)並列。2012年卡那卡那富語、沙阿魯阿語等五種原住民語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台灣語言學者列為瀕危語言中的“極度危險”及正在消失中的語言。
卡那卡那富語正式使用的拉丁字母有21個、及2個二合字母(hl,ng),其餘拉丁字母(用括弧;d,g,j,q,w,x)用在外來語上。而零聲母(喉音塞音(清音)以一撇(')符號表示或省略。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後“發音方法”、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書寫字母。

正名運動

21世紀初開始,卡那卡那富族的族人希望爭取正名,他們把卡那卡那富的正名運動和文化傳承內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台灣當局曾把他們歸為曹族,1998年又改為鄒族,但在年輕族人的記憶中,祖父母和父親都是用卡那卡那富族語對話,事實上,他們和阿里山曹族沒有接觸。
台灣卡那卡那富文教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周浩翔表示,族裡年輕人希望正名的想法愈來愈強烈;而第一步,就是先找耆老幫忙,請他們談記憶中卡那卡那富的語言、文化和傳統工藝等,希望把這些卡那卡那富的特色整理出來,呈現出和阿里山鄒族的不同。
近年有賽德克族等正名成功,卡那卡那富族受到鼓舞。於是,2011年初正式向台當局“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遞案,正式推動正名。
對卡那卡那富族正名的認定,台灣“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台灣政治大學民族所林修澈教授進行調查,結果確認了語言和文化上,卡那卡那富確實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卡那卡那富族推動正名已3年多,迄今還沒有著落。卡那卡那富族原本即人口稀少,2014年初才突破500人。由於耆老們陸續凋零,依此趨勢下去,正名之外,恐怕在民族實質內涵的文化和語言傳承上,卡那卡那富將面臨另一個更大的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