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韋昭所作議論文)

《博弈論》是三國時期史學家韋昭所作的一篇議論文。蕭統將其收錄於《文選·卷五十二》論一類。

《系本》曰:烏曹作博。許慎《說文》曰:博,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楊雄《方言》曰:圍棋,自關而東,齊魯之間謂之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博弈論
  • 作者:韋昭
  • 創作年代:三國吳
  • 作品出處:文選
  • 文學體裁:論
作品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蓋聞君子恥當年而功不立,疾沒世而名不稱,故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齒之流邁而懼名稱之不立也,故勉精厲操,晨興夜寐,不遑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若寧越之勤,董生之篤,漸漬德義之淵,棲遲道藝之域。且以西伯之聖,姬公之才,猶有日昃待旦之勞,故能隆興周道,垂名億載,況在臣庶,而可以已乎?
歷觀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積殊異之跡,勞身苦體,契闊勤思,平居不墜其業,窮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於耕牧,而黃霸受道於囹圄(音:靈雨),終有榮顯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於夙夜,而吳漢不離公門,豈有游惰哉?
今世人之多不務經術,好玩博弈,廢事棄業,忘寢與食,窮日盡明,繼以脂燭。當其臨局交爭,雌雄未決,專精銳意,心勞體倦,人事曠而不修,賓旅闕而不接,雖有太牢之饌,《韶》、《夏》之樂,不暇存也。至或賭及衣物,徙棋易行,廉恥之意馳,而忿戾之色發,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罫之間,勝敵無封爵之賞,猶地無兼土之實。技非六藝,用非經國。立身者不階其術,徵選者不由其道。求之於戰陳,則非孫、吳之倫也;考之於道藝,則非孔氏之門也;以變詐為務,則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殺為名,則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廢業,終無補益。是何異設木而擊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養;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博弈之足耽?夫然,故孝友之行立,貞純之名彰也。
方今大吳受命,海內未平,聖朝乾乾,務在得人,勇略之士則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則處龍鳳之署。百行兼苞,文武並鶩,博選良才,旌簡髦俊,設程試之科,垂金爵之賞,誠千哉之嘉會,百世之良遇也。
當世之士,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使名書史籍,勛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務,當今之先急也。夫一木之枰孰與方國之封?枯棋三百孰與萬人之將?袞龍之服,金石之樂,足以兼棋局而貿博奕矣。
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於詩書,是有顏、閔之志也;用之於智計,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於資貨,是有猗頓之富也;用之於射御,是有將帥之備也。如此,則功名立而鄙賤遠矣。

注釋

1.當年:壯年。
2.沒世:死去。《論語》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起來就像老趕不上一樣,還生怕把學到的東西 又丟掉了。語出《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年齒之流邁:指年齡老去。
5.不遑:沒時間。
6.寧越(也作甯越):周人,因勤學而獲周威王師之。《呂氏春秋》曰:甯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耕也?其友曰:莫如學。學三十歲,則可達矣。甯越曰: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王師之
7.董生:董仲舒,西漢經學大師。《漢書》曰:董仲舒修《春秋》,三年不窺園圃,其精如此。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8.漬:受薰陶。
9.德義之淵:道德的領域。
10.棲遲:游息;指致力於。
11.西伯:周文王。
12.姬公:周公。
13.日昃:日過午稱昃;太陽西斜。《尚書》周公曰:文王自朝至於日中昊,不遑暇食,用鹹和萬民。
14.待旦:等待天明。《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15.契闊:勤苦。
16.卜式:漢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願捐一半家財以助邊防軍需,又助濟貧民,受賜為御史大夫,後因不善文章,貶為太子太傅。
17.黃霸:西漢淮陽人,下死獄,在獄中仍積極向學,嘗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8.囹圄:監牢。
19.山甫:周人,佐周宣王中興。
20.吳漢:東漢人,治事勤奮,不離公門,為光武為信任。
21.脂燭:火炬。
22.雌雄未決:勝負未分。
23.闕:缺少。
24.太牢:牛羊豬肉三牲。
25.韶、夏之樂:指美好的音樂。
26.暇存:省視;享用。
27.行:指棋盤上的行道。
28.枰:棋盤。《方言》曰:投博謂之枰。《新論》曰:俗有圍棋,或言是兵法之類也,及為之上者,張置疏遠,多得道而為勝,中者務相絕遮要,以爭便利,下者守邊,趍作罫,自生於小地,猶薛公之言黥布反也。上計取吳楚,廣道者也,中計塞城皋,遮要爭利者也,下計據長沙以臨越,此守邊隅趨作罫者也。更始帝將相不能防衛,而令罫中死棋皆生。
29.方罫:棋盤。
30.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31.不階:不用。
32.不由其道:指不由博奕以立身。
33.孫、吳:孫子吳起
34.劫殺:攻擊對方棋子。
35.旰食:指晚食或不能按時飲食。旰,晚上,日落的時候。
36.耽:樂。
37.夫然:以如此之故。
38.乾乾:自強不息。
39.熊虎:指武將。
40.龍鳳:指文官。
41.苞:兼容。
42.鶩:鳥類中的游禽類,此指賓士,一展長才。
43.旌簡:選取。
44.髦俊:才智過人之士。髦,長毛。
45.設程試之科:設立各種類別的考試。
46.金爵:酒器。
47.愛功惜力:指不荒廢時間力氣於博弈。
48.勛在盟府:語出《左傳》:「勛在王室,藏於盟府。」盟府,保存盟約的地方。
49.枯棋:棋子由乾木製;借指枯燥之意。
50.三百:黑白橫子各150顆。邯鄲淳《藝經》曰: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釭子,各一百五十枚。
51.袞龍之服:皇帝,指皇帝所賜的官服袞衣,三公始能穿著。
52.金石之樂:朝廷雅樂。
53.兼:合併。
54.貿:改變。
55.顏、閔:顏淵、閔子騫,孔子弟子。
56.良、平:張良、陳平,西漢著名謀略之士。
57.猗頓:春秋時代魯國人。因畜養牛羊及煮鹽販賣而致富。或作「倚頓」。

作者簡介

韋曜(204年―273年):(裴松之曰:曜本名昭,史為晉諱改之也。)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是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
公元258年,孫綝廢黜孫亮,立孫休為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立太學博士制度,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264年,孫休去世,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時年七十歲。著有《吳書》(合著)、《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