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夼村

南野夼村位處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3′,北緯37°07′。北有北野夼村,南有姜家村,東有東蘆頭村、西蘆頭村,西有西季家莊、野夼堡村。原隸屬山西頭鄉,2000年12月,隨山西頭鄉撤銷,歸屬徐家店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野夼村
  • 位置:海陽市北部
  • 耕地面積:61.5公頃
  • 類型:地名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另一說為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馬姓來此定居。其北部的北野夼村于姓建村較早,家資殷實,將女許與馬姓,隨嫁大量糧田,逐漸形成村落。因建村於溝夼荒野,為與北野夼相對應,遂命村名南野夼。
全村耕地面積61.5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蘋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有190戶,510人。有周、李、於、馬、劉、宋、傅、徐、陳等9姓,均為漢族,以周姓居多。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53年農業生產互助組成立。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6年在村南建成占地26.7公頃的水庫,部分農田實現自流灌溉。
1981年用上照明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5年修成長25米的出村河橋,使本村與縣級公路連通。
1999年進行首次村民委員會直選。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僅有60公斤。1976年水庫建成後,水利條件得到改善,糧食產量迅速提高。1978年,糧食畝產210公斤,總產1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30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483公斤,總產23.2萬公斤。 1984年起,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1989年後又發展了板栗等,收入占種植業的30%。2000年,果品總收入80萬元。 20世紀末以來,又因地制宜地發展了養牛、養羊、養豬,產業結構進一步趨向合理。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325.9萬元,其中農業201.7萬元,畜牧養殖業95.1萬元,林業8.2萬元,其它20.9萬元。
第二、三產業改革開放前,由於地處山區,交通閉塞,信息不靈,工商業一直沒有起色。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石材加工及商店、豆腐坊等。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60人,收入113.2萬元,其中工業69.4萬元,建築業43.8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6人,總收入80.9萬元,其中運輸業40.3萬元,商飲業33.7萬元,服務業6.9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20世紀50年代,本村成立國小,90年代初撤銷。自建國到2002年,全村共考取11名大中專學生,有9人在各類學校任教,有2人成為新華社高級記者。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衣食短缺。解放後,特別是1978年以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人均糧食800公斤,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20台,機車50輛,電話50部,手機10部,彩電90台,冰櫃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大多是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危舊草房。20世紀80年代後,對街道進行數次規劃整修,住房條件也獲改善。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初期的6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20世紀30年代,馬洪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40年代初,於厚桐等人入黨。1941年3月,成立野夼村黨支部,於厚桐任黨支部書記。1943年3月,本村單獨成立黨支部,先後任黨支部書記的有馬洪富、王翠英、周吉雲、李春芳、周殿起、周悅德、周才雲、周福茂、李丕軍、周悅文、周長興、周悅謙、周悅軍、周秀林。2002年12月起,周長興復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員21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3月,成立野夼村公所,馬洪富任村長。1943年3月,本村獨立設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翠英、劉同生、周典起、李春芳、周吉雲、周悅軍、周悅奎、周建永、周長興、周亭軍、周悅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