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2014年第12期)

南都周刊(2014年第12期)

中國新銳城市雜誌,提供有溫度的城市新聞。南方立場,都市風向,中國唯一一份以城市為關注對象的新聞雜誌。新銳的觀點、故事文本的新聞呈現形式契合城市中堅的閱讀習慣與精神氣質,是城市高端人群的品質讀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都周刊(2014年第12期)
  • 類別:雜誌
  • 主管單位:廣州市南都周刊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創刊時間:2014-04-07
  • 定價:10.0
周刊,每周一上線!敬請關注!
中國新銳城市雜誌,提供有溫度的城市新聞。南方立場,都市風向,中國唯一一份以城市為關注對象的新聞雜誌。新銳的觀點、故事文本的新聞呈現形式契合城市中堅的閱讀習慣與精神氣質,是城市高端人群的品質讀物。
【《潛伏》在台灣】
在海峽對岸一度被誇示宣揚的“剿匪功勳”,在大陸卻是長期湮沒無聞,當事人的恩怨纏結,也因背負著“失敗”之名而鮮有善終。直到去年底“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落成,使得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國共兩黨對峙的局面下,共產黨人在台潛伏活動的歷史,浮出冰山一角。
北京西山紀念碑的銘文印證:“1949年前後,我軍按照中央關於解放台灣的決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餘名幹部入台,被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1100餘人。”這是國共雙方綿延三十年的角力過程中,鮮有的中共在“隱蔽的戰線”上遭遇的沉痛挫敗,也陰差陽錯地開啟了島內的一段“慘史”。
此次由總政治部聯絡處籌措的工程,也是大陸官方首次敞露這一湮滅了六十多年的往事。這段歷史,此前長期在民間滋養著豐澹的想像,被看作是諜戰片《潛伏》的台灣後續版,好奇者甚至一意要從紀念廣場“吳石”塑像里認出《潛伏》男主角余則成的輪廓。只是,其結局情狀之慘痛比戲劇化的《潛伏》有過之無不及。
潛伏台灣為何失敗告終?個別成員的“變節”,是否是1950年代中共在島內工作陷於癱瘓的主因?我們記者走訪了當事者以及研究部門,試圖釐清這段說不清、理還亂的歷史。
【遺骸歸來】
3月28日,437具韓戰志願軍無名烈士遺骸正式由韓國移交到中國,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暫厝。與仁川機場、桃仙機場盛大的交接儀式不同的是,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有一批自發前來、執著地尋找父輩遺骸的志願軍烈士後代,他們對著無名的骸骨祭拜,更希望有一天能迎回自己的父親。
【海盜式的潛艇生活】
經歷三年整修,英國的同盟號潛水艇終於在英國朴茨茅斯的皇家海軍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參觀。這艘在1945年正式下水的潛水艇,是少數能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的幸運兒。
它向參觀者展示了50年前的技術和那種隨性、艱苦,幾乎是帶著海盜式的潛艇生活。
【納粹“死亡醫生”的另一面】
在致力於追緝納粹戰犯的“西蒙·維森塔爾中心”所發布的“在逃納粹戰犯榜單”中,海姆以“死亡醫生”的名號排在榜首。最近,一本名為《終身納粹》的書首次披露了阿里伯特·海姆多年的秘密生活。
【捕捉光芒的塵埃】
花園裡遺棄著一張60年代的嬰兒床,蜘蛛爬過舊鬧鐘,蒼蠅慢慢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挪威攝影師瑪麗·斯沃德在第一個女兒Ines到來前的最後六周,記錄下了這個生命給她帶來的轉折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