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鎮(雲南省巍山縣南詔鎮)

南詔鎮(雲南省巍山縣南詔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詔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壩子東南部,東與彌渡縣接壤,南與本縣巍寶山鄉相鄰,西與本縣五印鄉相鄰,北與本縣廟街鎮相鄰。為巍山縣縣城所在地,是巍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詔鎮是歷史上唐代南詔國的發祥地,氣候宜人。

全鎮國土面積14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770畝,人均耕地0.56畝,林地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5%。

2007年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完成現價總產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4%。

鎮機關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三個辦公室,農綜站、水管站、文化站、林業站四個站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詔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電話區號:0872
  • 郵政區碼:672499
  • 面積:149.96平方公里
  • 人口:4.6萬(2006年)
  • 氣候條件:高原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雲L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特色產業,扎染,蜜餞,小吃,

歷史沿革

巍山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雲南省四個“文獻名邦”之一,是南詔(蒙舍詔)的發祥地,有不少南詔遺蹟和歷史傳說。始建於元代,公元1390年擴建。
巍山古城巍山古城
西漢時期在此設邪龍縣,又名蒙化。是雲南省最早設定郡縣的地區之一。因縣城東有巍寶山得名巍山
公元737年,南詔第四代王皮邏閣以巍山為基地,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併了洱海地區的五詔和其他小部落,建立南詔國,傳王位十三代,歷時253年。
明清兩代,巍山實行土司制度,彝族左氏任土司,承襲18世。
明代稱蒙化府,是雲南“三大土府”之一,另外兩個土府是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府,元江傣族那氏土府。
1954年設鎮,名巍城鎮。
1988年復名文華鎮。
2003年5月,更名為南詔鎮。

行政區劃

截止2007年,南詔鎮轄日升街、北街、東外、群力4個社區和開南、雞碧、南山、河西、文筆、新村、和平、自由、系馬莊9個村委會,46個居民小組,99個村民小組。
南詔鎮政府辦公樓南詔鎮政府辦公樓

地理環境

位置

南詔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壩子東南部,地處東經100°14'——100°25',北緯25°9'——25°17'之間。
全鎮國土面積14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770畝,人均耕地0.56畝,林地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5%。

地貌

境內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地勢東高西低,中間為盆地,東西兩面為半山半壩,國際性河流—紅河穿境而過。南詔鎮東西長,南北窄,地勢較為平坦。
土壤以紫色土水稻土較多。

氣候

南詔鎮境內山體高大,氣候垂直差異明顯,立體氣候顯著,從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呈現各種山體氣候類型。
南詔鎮
南詔鎮氣候屬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乾夏濕、雨熱同季、乾濕分明、,年濕差較小,日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6.1°C,年平均降雨量804毫米,年平均日照2318小時,無霜期245天。最大風速20米/秒,風向多為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米/秒。春季回復早,但不穩定,2月份常有“倒春寒”,8月份也常有低溫。

自然資源

南詔鎮複雜的氣候類型,形成了生物多樣性。
南詔鎮南詔鎮
中部壩子、東西兩面半山半壩的地理特徵,外加高原季風氣候,形成了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的有利環境,造就了較發達的種植業畜牧業。壩區屬黃櫟嘴水庫灌區,是以水田為主的高穩產農田區,主產水稻、蔬菜、啤大麥、油菜;山區由於立體氣候明顯,是旱地、林地的主要分布區,主產玉米、烤菸,是核桃、梨等經濟林果和各種野生菌的主產區。畜牧業以生豬、肉牛、奶牛、黑山羊、肉蛋雞養殖為主。
主要景觀樹種有高山栲古松古柏、古山茶、古銀杏、古楠木、古紅椿等,還有人工培植的明代糖桑、雲頭柏等珍稀古樹。
南詔鎮林地面積13萬畝,2006年末組織完成天保造林1150畝,退耕還林9515.9畝,種植核桃9000畝,華山松1200畝。南詔鎮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林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發展均衡。2006年末南詔鎮擁有耕地25770畝,人均耕地0.56畝,壩區農田是以水田為主的水稻主產區、全縣蔬菜主產區;山區半山區則是玉米烤菸、各種經濟林果和野生菌的主產區。

交通運輸

橫穿境內的巍南公路、關巍公路,是對外交通的主幹道,鎮區北距州府下關53公里,南距南澗縣40公里,東距彌渡縣30公里。
南詔鎮(雲南省巍山縣南詔鎮)
境內鄉村公實現村村通公路,各自然村均已實現通水、電、電視、電話。
南詔鎮完成了新村至小麥莊彈石路面改造工程,新修了新村乾田、小川、梨園、河西頭一台進村道路5570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06年末總人口13359戶45735人,其中農業人口8171戶31745人。

民族

居住著彝、漢、回、白、苗等19個民族。

經濟概況

2006年末,南詔鎮全年糧食總播面積35600畝,經濟作物9400畝,蔬菜3655畝,2006年糧食總產1410.8萬公斤,同比增長2.95%;種植烤菸4900畝,累計收購菸葉70.5萬公斤,實現菸農收入779.69萬元;2006年畜禽存欄98982頭(只),出欄284748頭(只),肉類總產量4135.3噸,禽蛋產量271噸,牛奶產量351噸;南詔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09億元,同比增長10.05%,農民人均純收入1872元比2005年增加107元,增長6.06%。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2.85億元,比2005年增長29.9%;完成現價總產值2.7億元,比2005年增長16.7%;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27億元,比2005年增長24.4%;南詔鎮共有私營企業56戶,個體工商戶1861戶,從業人員為1988人。
農田農田
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商到鎮內經商辦廠。啤酒瓶廠的建成投產,引進縣外企業組建紅大銻業有限責任公司。傳統民族扎染、中藥製藥、農副產品加工建材及玻璃製品等特色骨幹企業日益發展壯大,新興的產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2007年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完成現價總產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4%。私營企業56家,個體工商戶1861戶,從業人員達1988人。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鎮文化站圖書室共有圖書2800冊,2007年全年共接待讀者近600人次,外借書刊300餘冊。
南詔文化節節徽南詔文化節節徽
轄區內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4項。共攝製編寫新聞稿件160餘件,被縣廣播電視局採用150件、《巍山訊息》采編部採用30件,州級採用10件,省級採用1件。完成《南詔青年》第六、七期的徵稿、審稿和出版發行。南詔鎮共有民間文藝隊17個,演職人員近400人。
2002年被國家農業部體育總局評為“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鄉鎮”。
2005年被省體育局、農業局、民委、教育廳、民政廳、文化廳等10廳局委命名為“體育特色鄉鎮”。
2007年3月被州文化局命名為“大理州文化先進鄉鎮”。
南詔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南詔國發祥地、彝族祭祖聖地、“發現中國”金獎魅力小城等多項殊榮的雲南大理巍山,於2010年3月20日至3月24日舉辦首屆大理巍山·南詔文化節。

教育事業

南詔鎮中學占地總面積32362平方米,生均14.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198平方米,生均6.55平方米;國小占地總面積59506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0266平方米,生均5.05平方米;幼稚園占地總面積12880平方米,生均10.05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011平方米,生均5.47平方米。南詔鎮國小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國中毛入學率111.94%,輟學率為0.59%;高中入學率為52%。國小畢業水平測試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位居全縣首位。
有省級文明單位4校,省級文明學校3所,省級綠色學校2校,州級文明單位1校,州級育人環境優秀學校4校,州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3校,州級課改實驗示範學校3校,縣級文明單位4校,縣級育人環境良級學校5校。
截止2007年南詔鎮有2所初級中學,9所國小,12個教學點,2所公立幼稚園,8所私立幼稚園。在校中學生2166 人,小學生4016人,在園幼兒1282人。有在職教師349人,其中專任教師328人。在職教師中有副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233人,初級職稱91人。

醫療衛生

南詔鎮已經形成以縣為中心、鎮為紐帶、村為網底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2006年9月南詔鎮防保站掛牌成立,下設有村衛生室9個,鄉村醫生31人。南詔鎮有集體所有制醫療衛生單位1個,衛生人員31人,實有病床35張。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共籌資30.185萬元,籌資農戶達8131戶,參合率達95.15%。
2006年內共兌付符合救助條件的農村特貧困家庭29戶29人,救助資金2.5萬元,最高救助每戶3000元,最低救助500元;救助城市特貧困家庭40戶40人,救助資金8.07萬元,最高救助每戶3000元,最低救助500元。於2006年開始組織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2006年,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30.185萬元,籌資農戶達8131戶,參合率達95.15%。

社會保障

基本生活保障
南詔鎮領取低保7664人次,2006年全年發放城市低保金額1,634,946元;開展了農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南詔鎮共有63戶180人,從2006年7月1日起每人每月領取25—30元低保金,2006年半年共發放農村低保30,450元。2006年已審批五保對象87人,供養金已兌付62,640元。
殘疾人事業
2006年春節組織殘疾人慰問,慰問金額為2400元。2006年按規定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愛心永恆捐款7500元,為45戶特困殘疾人家庭落實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為625人貧困殘疾人交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籌資給予補助;並推薦35名殘疾人員參加技能培訓和招工就業。
孤兒助養金
南詔鎮2006年共發放孤兒助養金6720元。
擁軍優撫工作
2006年內共兌付義務兵家屬優待金67戶23450元,立功受獎12人次,慰問金額1900元。
就業保障
2006年內共組織農村剩餘勞動力培訓4期,培訓農村剩餘勞動力410 人,共向外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5788人,增加農民收入200多萬元。為鎮內北街、日升街、東外、群力4個社區的下崗、失業居民組織再就業培訓多次,並辦理《失業人員審核登記表》和《再就業優惠證》,2006年全年總計辦理《失業人員審核登記表》124份和《再就業優惠證》178份。

基礎設施

基礎建設
2007年完成了巍山古城一期、二期、三期的青石板路面改造,同時完成了北隅小區新區建設及配套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居民小區建設,配套北隅小區綠化,單位庭院綠化,建成了“民族風情一條街 ”,營造“潔、美、亮、綠”的縣城形象,提高了古城的文化品位。
2000年至2006年實施了南詔古街基礎設施改造和歷史街區建築風格整治工作。管線同步入地暗敷,配套建設綠化、亮化工程和環衛設施。同時還恢復了進士坊和地官坊,項目涉及11條街道,總長4.7km,累計實現投資4000多萬元。改造後的南詔古街,是雲南省最古老、最長(全長2公里)、最具特色的一條步行街,成為巍山縣旅遊業的新亮點。
根據《巍山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規定,加大了“城區禁止畜力車入城”和“城區禁止放養狗(犬)”工作力度;加強“南詔古街步行街”的管理工作,並在步行街口設定了禁鳴標誌,加強了城市道路管理,減少了噪音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區域內無大的工礦企業,以小型企業和傳統的民族手工業及 食品加工工業為主,基本無大的集中式氣態污染物質排放。南詔鎮古城區及巍寶山風景名勝區是集觀光、度假、娛樂、商貿為一體的旅遊城鎮。
農田水利
南詔鎮投資60萬元,在系馬莊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建1.5公里機耕路。完成了2005年度煙水工程,新修小水窖526個,完成2006年的348個小水窖,新修2.61公里三面光輸水溝渠
村委會活動場所
完成了群力村河西村南山村北街村自由村的村委會辦公用房新建改建工作和雞碧、系馬莊村委會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項目。

民俗風情

南詔鎮有彝族回族苗族傈僳族漢族等世居民族,各民族語言不同,習俗各異,民族風情絢麗多姿,民族團結,和睦相親。古城又是各民族交流情感、文化和生活用品的場所,各民族的風情在古城都有體現;回族的聖誕節開齋節古爾邦節,彝族的二月八年節
彝族打歌彝族打歌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是彝族火把節,已經定為“民族節”。
彝族善打歌,凡喜慶佳節都要打歌,通宵達旦。高台社火是巍山春節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民間傳統技藝,表演者均為幼童,社火底台可站立3-4人,中台可站2人,頂端站1人。根據劇情,表演者身著戲劇服裝,持槍、提劍、挑花籃,還可用假肢作飛腿、倒立等造型。表演內容取材於歷史故事和傳說,如“呂布戲貂蟬”、“八仙過海”、“老君點化細奴邏”等。高台由8名壯漢抬著,緩步沿街遊行,前面龍獅引路,後面跟隨高蹺隊伍,在雲南省獨一無二。

歷史文化

南詔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縣城所在地、清代御封的“文獻名邦”,茶馬古道重鎮,境內風景名勝、文物古蹟眾多,歷史文化悠久,有巍山古城、道教名山巍寶山、全國彝族祭祖聖地南詔土主廟、候鳥遷徙地鳥道雄關、文筆塔封川塔圓覺寺玄龍寺等勝景,和唐以來眾多的遷客騷人、僧道學者,如楊慎、徐霞客、沈妙章、陳明遠、無住、擔當留下的珍貴詩文、楹聯、碑刻,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成為研究雲南民族史、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南詔史的熱點。
巍寶山巍寶山

特色產業

扎染

南詔鎮巍山的扎染具有民族傳統工藝特色,曾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扎染藝術之鄉——巍山”。巍山扎染自1985年首次在北京國際貿易博覽會上亮相以來,一直備受市場歡迎,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扎染和服每年就有大量銷往日本。
扎染扎染
扎染古稱“絞纈”,在秦漢時期開始流行,唐宋時期扎染藝術趨於成熟。扎染從中原傳到巍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現代社會南詔鎮依然沿用最傳統的工藝進行生產加工,絕大部分環節都必須由精巧的手工完成,這讓扎染成為了名揚海外的藝術品。1998年,民間工匠們發現生長在田間地頭的紫莖澤蘭可以用來染黃色布料,而且染出來的顏色鮮艷明亮,不易褪色,還有一種特殊的氣味能夠驅除蚊蟲。紫莖澤蘭本是有害植物,在巍山卻變廢為寶,大大豐富了扎染的色彩,在市場上也更受歡迎。
南詔鎮高度重視發掘、開發扎染這一珍貴的民族工藝,使扎染從民間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開始向工業化生產過渡,扎染企業迅速發展到2007年底的6家擁有出口資格的企業。扎染一躍成為南詔鎮的支柱產業,開始從自然經濟步入商品經濟的軌道,帶動產生了許多專業扎花村、拆花村,形成了“公司+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截至2007年底有扎染企業6個,從業人員550人,年產值1797萬元,實現利稅312萬元。

蜜餞

巍山蜜餞作為傳統工藝,有著獨特的製作方法和久遠的生產歷史,源於巍寶山道人精製的強身保健食品,然後傳到民間,原料有沙參、槐果、姜花、橄欖等十餘種野生藥用植物,又有較高的保健藥用價值。

小吃

巍山小吃火巴、肉餌絲、青豆小糕、鍋巴涼粉、什錦鹹菜、卜醬豆等都是傳統美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