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區

南湖區

南湖區,是浙江省嘉興市轄區,為嘉興市主城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東鄰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蘇州,南瀕杭州灣,是嘉興市經濟、政治、文化、商貿中心,轄5個鎮8個街道,總面積438.9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7萬,暫住人口22萬。

南湖區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享有“江東一大都會”的美譽。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黑陶、竹刻等傳統特色產品長銷不衰,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華老字號”五芳齋粽子更是聞名全國。南湖區是江南著名的歷史古城、文化名城、水都綠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代名人輩出,文化底韻深厚,是中國革命紅船的啟航地、馬家浜文化的發源地、儒商文化的發祥地。

南湖區是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湖區
  • 外文名稱:Nanhu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轄5個鎮、7個街道
  • 政府駐地:凌公塘路1260
  • 電話區號:0573
  • 郵政區碼:314001
  • 地理位置:浙江省嘉興市中部偏北
  • 面積:438.98平方千米
  • 人口:64.29萬(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嘉興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嘉興南湖
  • 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浙F
  • 區劃代碼:33040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徵,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文化藝術,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2005年5月17日民政部批覆,嘉興市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5月20日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更名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發[2005]27號),5月28日南湖區正式掛牌。

行政區劃

南湖區轄8個街道、5個鎮:新嘉街道、解放街道、建設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東柵街道、城南街道、長水街道;七星鎮、大橋鎮、鳳橋鎮、余新鎮、新豐鎮。其中城南街道、長水街道由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代管。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南湖區內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南湖,面積僅有800餘畝,南湖由運河各渠匯流而成,上承長水塘和海鹽塘,下泄於平湖塘和長纖塘,南湖四周地勢低平,河港縱橫。
嘉興南湖區

氣候特徵

南湖區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濕熱多雨的天氣比冬乾天氣短得多。

人口

2017年末,南湖區末戶籍人口50.88萬人,比上年增加1.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00萬人;人口出生率11.37‰;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長率4.56‰。根據5‰人口抽樣調查結果推算,年末常住人口65.37萬人,城鎮化率為87.7%。

經濟

綜述

2017年,南湖區生產總值(GDP)512.89億元(管理口徑,下同),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2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213.47億元,增長13.0%;第三產業增加值285.91億元,增長5.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9424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959美元),增長6.9%。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6:41.7:55.7。
全區財政總收入63.02億元,比上年增長2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5億元,增長17.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46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業、衛生計生、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八項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長5.8%。
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食品菸酒價格上漲0.5%;市區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1%。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3.4%。
固定資產投資33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國有投資94.96億元,比上年下降3.5%;非國有投資243.41億元,增長21.7%,其中民間投資217.55億元,增長15.0%,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64.3%,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76億元,同比下降33.4%;第二產業投資123.00億元,同比增長15.2%;第三產業投資213.60億元,同比增長13.1%。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重大產業項目投資、高新技術產業(製造業)投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分別增長46.3%、89.6%、24.4%和95.1%。

第一產業

2017年,南湖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90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全區糧食總產量13.08萬噸,比上年增加1.86萬噸,增長16.6%;油料作物播種面積0.56萬畝,下降17.6%;蔬菜20.66萬畝,增長7.4%;果用瓜2.57萬畝,下降10.8%。糧經面積比調整為55.18:44.82。
年末生豬存欄3.39萬頭,比上年下降40.1%,家禽存欄63.76萬隻,增長16.7%;年內生豬出欄9.18萬頭,下降38.8%,家禽出欄135.99萬隻,下降8.1%。肉類總產量1.04萬噸,比上年下降29.5%。
全年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17個,面積1.1萬畝;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42個,面積12.01萬畝。累計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4個,面積6.27萬畝。推廣“萬元千斤”模式3.6萬畝。全年新創建省級美麗牧場4家,累計8家,秸稈綜合利用率95.1%,全區無公害種植基地面積7.2萬畝,無公害產品144個,綠色產品17個,主要農產品“三品”認證率50.2%,農業標準化程度達到62.9%。

第二產業

2017年,南湖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06.67億元,首次突破一千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其中,輕工業產值184.86億元,增長12.4%;重工業產值821.80億元,增長24.5%。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995.21億元,增長21.5%,工業產品銷售率98.86%。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8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8.18億元,增長14.3%,增速比上年加快6.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裝備製造、信息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8.8%、23.7%和36.5%,分別高於全區平均水平4.5、9.4和22.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55.3%、43.3%和24.0%。傳統產業和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2.2%和11.1%,增速分別低於全區平均水平12.1和3.2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電力局)主營業務收入793.28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利稅總額58.56億元,增長17.9%,其中實現利潤總額37.49億元,增長18.2%。規模以上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4.92%,資產負債率為53.17%,產成品存貨增速低於主營業務收入2.8個百分點。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4.52億元,比上年增長7.4%。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的建築業企業實現工程結算收入125.94億元,比上年增長2.8%;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73.97億元,增長15.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3.21億元,比上年增長99.0%,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02.8%。房屋新開工面積216.88萬平方米,增長251.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381.4%。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00.87萬平方米,下降15.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7.3%。全區商品房銷售額108.63億元,增長18.3%,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3.4%。

第三產業

2017年,南湖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3.54億元,增長8.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4.76億元,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38億元,增長11.3%,增速快於城鎮市場0.9個百分點。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35.66億元,增長13.8%;商品零售251.48億元,增長10.0%。全年網路零售額174.17億元,比上年增長33.4%。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8%,日用品類增長4.7%,服裝、鞋帽、針織類增長38.3%,金銀珠寶類增長30.6%,汽車類增長3.1%,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6.1%。
全年進出口總額21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出口172.53億元,增長18.3%;進口46.68億元,增長17.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25.86億元,比上年增加19.63億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7家,契約利用外資6.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6%;實際利用外資2.87億美元,增長22.2%。引進內資項目239個,到位區外內資註冊資本87.14億元,增長33.7%,其中市外內資81.07億元,增長38.9%。

社會事業

科技

截至2017年,南湖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累計達到96家;新增省科技型企業98家,累計達到321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6家,達到14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發中心11家,達到51家。新增市級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3家,晉升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全年專利申請總數4705項,其中發明專利1124項,比上年增長36.2%。列入國家和省市科技項目318項,科技進步獎40項。企業研究和發展(R&D)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21%。

教育

截至2017年,南湖區共有幼稚園51所,年內新建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數20501人,專任教師1212人;共有國小15所,在校學生35713人,專任教師1913人,小學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2.05平方米,生均圖書35.36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24.15台;共有國中19所,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12693人,專任教師1183人,中學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8.87平方米,生均圖書34.68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26.9台。全區等級幼稚園覆蓋率,公益性幼稚園覆蓋率,國小、國中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文化

截至2017年,南湖區新增文化活動中心面積3735平方米,改造農村文化禮堂5個。區、鎮(街道)和村(社區)三級圖書分館,共藏書55.57萬冊,年到館人數103.2萬人次,外借圖書量57.19萬冊次。全年舉辦各類民眾文化活動1176場次,參與人數26.5萬人。舉辦“送歡樂下基層”文藝演出141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312場。圍繞“剿滅劣V類水”主題,組織文藝巡演152場,專場演出99場,文化採風20次。鳳橋竹刻、南湖畫舫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衛生

截至2017年,南湖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8家、床位1218張。有衛生技術人員2147人,其中執業醫師825人、執業助理醫師169人、註冊護士87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數1.92人、護士1.69人。全年醫療機構門急診377.18萬人次,住院人數1.32萬人。全年甲乙類報告發病率248.95/10萬。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38‰,兒童免疫接種率98%以上,計畫生育率98.64%。

體育

截至2017年,南湖區共有各類體育場地1112個,場地面積80.92萬平方米。年內新建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個、籠式足球場1個、拆裝式游泳池1個、籃球場2個、更新和新裝室外健身器材700件。全區註冊運動員達到1609人。全年舉辦各類體育競賽15場,參與人數7550人次。32個校區的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服務人群80萬人次。全年體育彩票總銷量4473萬元,比上年增長21.4%。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南湖區首次新增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513人,淨增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058人,淨增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396人,淨增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2413人,淨增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2654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8.0%,社會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達99.0%。

交通運輸

通江達海的港口,縱橫交錯的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構築起通暢捷達的交通網路。交通以驅車1小時抵達為標準,南湖區周圍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以及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等4大國際機場,同時瀕臨上海港北侖港和乍浦港3大港口以及滬杭高速公路、乍(浦)嘉(興)蘇(州)高速公路和連線上海至寧波的杭州灣跨海大橋高速公路等3條高速公路。滬杭鐵路複線、320國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南湖區全境,其中滬杭鐵路複線日通行客貨列車80多對,日運送旅客10多萬人次,傳送貨物5萬噸以上;京杭大運河常年通行500噸級船舶,並以密如蛛網的內河航水系與乍浦港、鐵路中轉港相聯。
嘉興南湖嘉興南湖

文化藝術

方言
南湖區全境通行吳語,嘉興話(嘉興閒話),與周邊的上海和蘇州等吳語區城市基本可以實現語言互通。
嘉興南湖嘉興南湖

風景名勝

南湖,位於浙江嘉興市區東南,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古稱陸渭池,又稱彪湖。南湖又分為東、西兩湖,形似鴛鴦交頸,古時湖中常有鴛鴦棲息,因此又名鴛鴦湖。隋朝開挖南北大運河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業也興盛起來。宋代以後南湖與紹興東湖,杭州西湖合稱為浙江三大名湖,成為浙北的旅遊熱點。南湖地處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氣候潤濕,自然條件決定了南湖一年之中陰雨天居多,因而常常是晨煙暮雨,雲氣繚繞,尤其是清明時節,細雨霏霏,南湖更顯得蒼茫迷濛,湖波浩渺,所以南湖與煙雨結下了不解之緣。
南湖區
南湖現有面積800畝,湖中有兩島,一是湖心島,面積不足18畝,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湖之中,島上有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築群,亭台閣榭,假山迴廊,疏密相間,錯落有致;島的南端辟有荷花池,可謂湖中有池,島中有堤。另一小島是稱為小煙雨樓的倉聖祠,位於南湖的東北隅。千百年來,南湖以自己特有的風姿吸引著四方的遊人,歷代文人學士為南湖留下了無數的詩篇和畫卷。今日南湖聞名於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南湖發生了一件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完成了最後的議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南湖成為重要的革命紀念地。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兩次公布南湖煙雨樓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畫家吳鎮、蒲華,愛國人士沈鈞儒

城市榮譽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名優特產

五芳齋粽子
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鹹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1987--1989年曾連續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鳳橋竹刻
槜李
新豐生薑
余新蝸牛
大橋葡萄
鳳橋水蜜桃
嘉興黑陶
鳳橋竹刻
嘉興醬鴨(文虎醬鴨)
五芳齋粽子
南湖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