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河村(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沙河位於太谷縣城郊,全村有農戶668戶,人口2200多人,耕地2880畝,勞力1400個。近年來,村民們以科技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各式的農產品加工業也蓬勃發展,2007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677元。南沙河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在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的同時,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壯大了一村一品的規模,使農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南沙河位於太谷縣城郊,全村現有農戶668戶,人口2200人,耕地2880畝,勞力1400個。近年來,村民們以科技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各式的農產品加工業也蓬勃發展,2007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677元,南沙河村民已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新農村建設中,南沙河按照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一年起步,兩年完善、三年達到示範效應”的目標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鄉風文明創建,促進了村內全面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了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沙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2200多人
  • 耕地:2880畝
  • 戶數:668戶
村情概況,新農村建設情況,

村情概況

南沙河位於太谷縣城郊,全村有農戶668戶,人口2200多人,耕地2880畝,勞力1400個。近年來,村民們以科技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各式的農產品加工業也蓬勃發展,2007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677元。南沙河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在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的同時,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壯大了一村一品的規模,使農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新農村建設情況

南沙河位於太谷縣城郊,全村現有農戶668戶,人口2200人,耕地2880畝,勞力1400個。近年來,村民們以科技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各式的農產品加工業也蓬勃發展,2007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677元,南沙河村民已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新農村建設中,南沙河按照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一年起步,兩年完善、三年達到示範效應”的目標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鄉風文明創建,促進了村內全面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了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
一、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壯大一村一品規模。
南沙河的產業結構由大棚蔬菜、果樹、玉米、小麥等種植業和畜牧業構成。近年來,南沙河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不斷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一是重點發展無公害瓜菜,2006年規劃占地240畝的120座拱棚現已建成35座,為確保南沙河村新建拱棚戶當年的甜瓜、西瓜生產獲得成功,保證拱棚的生產效益,在鄉農科站的協調下,與拱棚甜瓜種植技術人員簽訂了《拱棚甜瓜西瓜種植技術承包服務協定》,由技術員負責從西瓜、甜瓜下種到甜瓜、西瓜基本採收完畢的技術指導。實施全程指導,隨時服務,並保證瓜的成熟上市。目前棚均年產瓜菜8000公斤,銷售收入達到了2.3萬元,拱棚瓜菜的種植已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渠道。二是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南沙河多年以來一直是太谷縣灌腸、蕎粉、豆腐、麵皮等的主產地,覆蓋全太谷,滿足了全縣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為此,在新農村建設中,南沙河村繼續發揮這一優勢,立足於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全村現有此類小型作坊150餘戶,年產各種產品總計5萬公斤,銷售收入達到了15萬元左右。同時,為進一步將這些小作坊組織起來,形成一定的規模,在沙河食品調味廠和福康乳業公司、沙河罐頭廠通過國家食品衛生安全認證的基礎上成立了合作社,將150餘戶家庭小作坊組織起來,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竟爭力,使南沙河的這一產業在全縣更是遠近聞名。
目前南沙河村的農村勞動力已達到充分就業,村內現有福康乳業、沙河食品調味廠、沙河罐頭廠等企業,使村內70%的富裕勞動力得以實現大部分轉移,第一產業勞動力比重僅占全部的30%左右。
由於這些產業的發展,南沙河村民的生活進一步寬裕起來,農民年人均收入達到了7766元,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彩色電視機的普及遠遠大於了100%、固定電話包括手機在內也已達到了100%的普及率,計算機也逐步成為普通農家的必需品,目前普及率達到了5%。同時南沙河村的社會保障機制也十分健全,五保戶供養達到了100%,做到了應保盡保,有45%的農民自行出資參加了養老保險。
二、以文明創建為載體,促村風文明。
為保證村民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南沙河通過多種形式豐富農民民眾的生活和改善民眾的就醫條件。一是投資45萬元建造了一座宏偉壯麗的農民科技文化中心,為農民傳播科技知識、文化娛樂提供了場所。二是進一步改善村級衛生所的條件,保證了農民民眾日常普通疾病能得到及時治療,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率達到了90%以上。二是2006年在科技文化中心廣場及道路旁安裝了健身器材。同時興建了桌球室、舞蹈室,為民眾提供文藝體育活動場所,供農民茶餘飯後農閒季節開展文藝體育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三是於2007年建成了一個便民連鎖店,方便了村民的購物。四是於2006年在縣教育局的扶持下,南沙河投資20萬元對學校危房進行改造,對校園內進行了綠化美化,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目前的南沙河可以說是民風純樸,有著良好的道德風尚,廣大村民自覺遵紀守法,鄰里和睦,抵制迷信,崇尚科學,破除陋習,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絕了婚喪等事宜大操大辦現象。村內近年來從無刑事案件發生,社會治安良好。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1、道路建設工程:
到2006年,南沙河硬化村內主幹道8公里,磚砌了每條小巷,使村內基本上達到了戶戶通,村外實現了村村通;2006年在上級的扶持下,更新安裝路燈120盞,在此基礎上,根據園林村建設標準綠化了10餘條村內道路共4公里,達到了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的標準。
2、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為保證對新修道路有良好地維護,經兩議會通過,制定了《南沙河村衛生公約》,向廣大民眾提出了“做文明沙河人,建美麗沙河村”的倡議,由黨小組長和村村民小組長包街、黨員和村民代表包戶,做到戶戶動手,帶動廣大民眾自覺維護村內的環境衛生。同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協會,協會由每條街道上有責任心、有威信的村民代表或黨員代表組成,並具體負責各街道的衛生整治工作。定期檢查,每月評選衛生文明戶,頒發衛生流動紅旗,並作為評選五好家庭戶的標準之一,對髒、亂、差戶,給予批評處罰。
3、大力實施園林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最佳化人居環境。
南沙河在園林村建設中,不斷提高檔次,徹底改變農村面貌,為農民民眾創造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2007年村內又投資4萬餘元,進行補植補種,並新栽樹1000餘株;增設街頭綠地,在現有道路上開闢綠化帶,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地景觀體系。做到四旁綠化,保證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4、南沙河集中供水工程:
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村生產和生活的基礎性工程,而且南沙河是供應縣城豆腐、豆腐乾、灌腸、蕎粉的生產基地,水的質量事關食品安全問題。在2001年投資80萬元治理河道的基礎上,又於2006年實施了投資254.28萬元南沙河引水解困工程,從王家坡引水到南沙河,解決南沙河、貫家堡、北沙河、南付井四村700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不僅讓村民們吃上純淨的山泉水,同時也讓200多戶食品加工作坊用上優質安全的自來水,讓市民吃上南沙河加工的放心食品。
同時,投資200萬元修建了鹹陽河南沙河分洪閘退水渠,確保了汛期下游特別是太谷縣城的的安全。在上級的扶持下,村內自籌資金5萬元實施了節水園區工程。投資10萬元實施了移民小區吃水工程。
6、沼氣建設工作:
為使沼氣建設這項節能工程得到大力推廣,南沙河村高度重視,把沼氣項目工作作為全鄉新農村建設的中心工作,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積極發動民眾、依靠民眾,責任到人,做到職責、任務、目標明確,使沼氣項目建設工程在村內穩步推進。向廣大民眾發放宣傳資料、刻錄光碟、帶領民眾實地參觀學習等方式,讓民眾看到沼氣建設的實效,從效果上激發民眾實施沼氣工程的熱情,進一步堅定了民眾實施沼氣工程建設的決心,全村目前已建成沼氣並投入使用90戶。
7、移民小區建設:
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移民小區,2007年已上馬開工21家,待全部建成後將形成一個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別具特色的一流園區,讓大家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對於南沙河在新農村建設以來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南沙河的民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大家對支部村委帶領民眾進行新農村建設的一系列舉措積極擁護支持,紛紛行動起來投身於新農村建設之中。而且村民們也充分享受到了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諸多好處,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住房、醫療等方面十分滿意。同時通過開展“五好家庭”和“十星農民”評選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滿意率高達100%。
在富起來的同時,也都從自覺自愿地行動起來整治環境衛生,積極配合村內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共同行動起來建造自己的美好家園。對於這一切,村民們都歸功於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的南沙河支部、村委一班人。如今的南沙河村內乾淨整潔,村民精神面貌積極向上,走在了新農村建設的前列,相信明天的南沙河前景燦爛更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