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梁龍屬

南方梁龍屬

南方梁龍屬(學名:Australodoc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羅紀坦尚尼亞,約1億5000萬年前。南方梁龍的學名意為“南方的橫樑”,意指它們是岡瓦納大陸發現的梁龍科恐龍;種名是以當地的Boheti bin Amrani為名,他協助了德國的挖掘工作團隊,並參與了標本的製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方梁龍屬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發現地點,科目,

發現地點

南方梁龍的化石發現於坦尚尼亞的敦達古魯組(Tendaguru Formation),當地在侏羅紀時期存在者許多恐龍,包含數種大型蜥腳類恐龍,例如長頸巨龍(布氏腕龍)、詹尼斯龍湯達鳩龍拖尼龍。南方梁龍的正模標本包含兩個頸椎,與其他梁龍科的頸椎相比較短,有些不同的特徵。這些化石最初在1909年由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率領的挖掘團隊所挖出,當時有四節脊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部分化石遭到轟炸摧毀,如同其他德國在非洲挖出的化石。在2007年,這些倖存的化石被建立為新屬,成為坦尚尼亞第一個發現的梁龍科化石。

科目

南方梁龍最初被歸類於梁龍科,因為它們的部分脊椎具有雙叉型神經棘,這是種梁龍科的常見特徵。近年研究發現南方梁龍屬於巨龍形類,可能是腕龍的近親。敦達古魯組已發現多種類的大鼻龍類恐龍,而莫里遜組則發現多眾多的梁龍科恐龍,這可能導因於生態環境差異,敦達古魯組是針葉林環境,而莫里遜組則是低矮植被的開放平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