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百合

南川百合

南川百合(學名:Lilium rosthornii Diels)是百合科百合屬植物,鱗莖未見。莖高40-100厘米,無毛。葉散生,中、下部的為條狀披針形,兩面無毛,全緣。總狀花序可具多達9朵花,少有花單生;花被片反卷,黃色或黃紅色,有紫紅色斑點,長6-6.5厘米,寬9-11毫米,全緣,蜜腺兩邊具多數流蘇狀突起。蒴果長矩圓形,長5.5-6.5厘米,寬1.4-1.8厘米,棕綠色。

分布於中國四川、湖北和貴州。生長於海拔350-900米的山溝、溪邊或林下。

鱗莖可入藥,亦可食。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田間管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南川百合鱗莖未見。莖高40-100厘米,無毛。葉散生,中、下部的為條狀披針形,長8-15厘米,寬8-1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短柄,兩面無毛,全緣;上部的為卵形,長3-4.5厘米,寬10-1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中脈明顯,兩面無毛,全緣。
總狀花序可具多達9朵花,少有花單生;苞片寬卵形,長3-3.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花梗長(3-)7-8厘米;花被片反卷,黃色或黃紅色,有紫紅色斑點,長6-6.5厘米,寬9-11毫米,全緣,蜜腺兩邊具多數流蘇狀突起;雄蕊四面張開;花絲長約6-6.5厘米,無毛,花葯長1.2-1.4厘米;子房圓柱形,長1.5-2厘米,寬約2毫米;花柱長4-4.5厘米,柱頭稍膨大。蒴果長矩圓形,長5.5-6.5厘米,寬1.4-1.8厘米,棕綠色。

近種區別

該種與湖北百合L. henryi Baker)很近,均具兩型葉,其不同點在於該種中、下部葉較長,為條狀披針。蒴果長矩圓形,長5.5-6.5厘米。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湖北和貴州。生長於海拔350-900米的山溝、溪邊或林下。

繁殖方法

鱗片繁殖是南川百合無性繁殖中最常用的,而且繁殖係數也是最高的。秋季當田間南川百合葉片開始枯黃時,選擇健壯、無病植株,採挖鱗莖作繁殖材料,剝除鱗莖表面質量差或乾枯鱗片,裡層的鱗片在剝後進行藥劑處理,即將鱗片放入500倍多菌靈水溶液中浸30分鐘,殺死鱗片上的病菌,取出後陰乾,進行扦插繁殖。
首先要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沒有種過蔥蒜以及茄科類作物的沙質土壤,做好寬120厘米,高25厘米左右的苗床。扦插時期一般在8-9月。插鱗片時,基部向下,各片距離3-6厘米,上覆厚約6厘米細沙。然後蓋草以利於保持土壤濕度。床土不可過濕,以防鱗片腐爛,並做好日常田間管理工作。一般於插植後15-20天,從鱗片下端的切口處發生很小的鱗莖,自其下生根。翌年春小鱗莖發芽出苗,形成具基生葉的植株。生長期追施肥料,促進生長。翌年秋季可採收直徑約1厘米的小鱗莖,再按株行距12厘米×15厘米播種培育1年,第3年秋季採收,達到種球標準的可加工入藥,小的可繼續培育1年。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處不宜栽培南川百合。一般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前作不宜種蔥蒜類植物,而宜選種瓜類、豆類或稻麥類。南川百合連茬,根系不發達,色澤變黃,病蟲害加重,繁殖係數下降,產量大幅度下降。
整地:地選好後,為防治病蟲害,可結合耕翻對土壤進行藥劑處理。每公頃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千克兌水7500千克噴灑土壤,進行滅菌。整地時,因地制宜,施足基肥。南川百合比較耐肥,需要較多的肥料。一般每公頃用堆肥或廄肥22500-37500千克,發酵餅肥750-1125千克,鈣鎂磷肥300-450千克,硫酸鉀112.5-150千克。若不間作,可減少用量。在肥料施用過程中,應注意堆肥、廄肥、餅肥等必須充分腐熟,基肥不可與種球直接接觸,以免引起腐爛。同時也應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科學施用。整地要細,一般整成平畦。畦寬120厘米,兩畦間開寬30厘米,深15厘米的排水溝,畦面呈瓦背形。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在9-10月栽植後,應注意防除雜草。第2年春季氣溫回升後,南川百合很快出苗,選晴天或陰天及時鬆土除草。鬆土宜淺不宜深,將表土鋤松讓陽光照人,可提高地溫,促進南川百合早出苗,但不能鋤深,否則會傷害南川百合的芽。
清溝排水:南川百合耐旱怕澇,土壤粘濕易導致南川百合鱗莖得病腐爛。在冬季,雨水較多,容易造成大田積水,所以要結合施肥培土進行清溝,到2-3月份出苗前,通過中耕除草,少量補肥,再加深田間溝系,做到排水暢通,大雨後田間不積水。冬前春後如遇乾旱,要及時進行灌溉,防止土壤過分乾旱,造成種球乾枯、萎縮,影響地下生長。但灌水不可過多,以濕潤土壤為宜。5月上、中旬,幼鱗莖鮮嫩多汁,在溫度高、濕度大、土壤透氣性差的情況下,易引起病害。在雨天或雨後切忌踩踏田塊,以免踏實土壤,造成鱗莖腐爛。除草應掌握在土壤乾燥時進行。平時應經常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南川百合是較耐旱的作物,但還是需要較充足的水分,只要土壤排水良好,應適當保持土壤濕潤。過多的水分或忽乾忽濕容易引起鱗莖腐爛,病蟲害大量發生。高溫乾旱時要及時灌水。若發現南川百合植株葉片發黃變紫,說明地下鱗莖已開始腐爛,應及時挖掉病株,可降低損失。
遮蔭降溫:遮蔭是防高溫的一種措施,苗期加蓋稻草,對南川百合後期生長有利,可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土溫。
施肥培土:秋季栽植的南川百合,在土壤封凍前追肥1次。每公頃用豬牛糞15000千克左右鋪撤畦面。如條件可能,可用腐熟餅肥750-1125千克,效果更好,春季出苗前,如土壤肥力差或基肥不充足,可補施氮、磷、鉀複合肥,每公頃用量為225-300千克,但不可過多施用碳酸氫銨和含酸重的過磷酸鈣及氯化鉀,以免燒傷將要出土的幼芽。如果補施草木灰,則效果更好。一般情況下可先補肥後鬆土,在表土曬白後,再進行清溝,把溝底的積泥重新覆蓋在畦面上。於4月上旬清明節前後,南川百合苗逐步長高約在10厘米時,要及時施肥提苗,促進秧苗生長。當珠芽成熟,標誌南川百合已進入後期生長,在及時收穫珠芽後,如南川百合葉色逐漸變淺,說明養分已失調,必須增加養分防止南川百合早衰。此時要適量補施速效化肥。南川百合開花期,每公頃用300千克碳酸氫銨對水澆施,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在葉面噴施濃度0.2%的磷酸二氫鉀,以滿足南川百合後期對磷、鉀的需要。此外還需注意在打頂後要適當控制追肥,特別是氮肥,以防止莖葉過旺生長,影響鱗莖發育肥大。
打頂摘心:5月下旬為南川百合打頂的適宜時期,一般在苗高40厘米就需要打頂,使地上植株高度控制在45厘米左右,這樣既保證植株有一定的生長量和葉面積,又可及時調控,減少養分不必要的消耗,使營養物質向珠芽和地下鱗莖轉送,加速鱗莖的發育生長。打頂宜選晴天中午進行,以利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入。
摘除花蕾:及時摘除花蕾,可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使營養轉入地下鱗莖中,促使鱗莖發育。摘除花蕾,宜在花序形成,組織尚未老化,可用手摺斷時進行。如過遲,不但養分消耗較多,而且較難折斷,費力較大。摘除花蕾需要連續進行多次才能除淨。
抹除珠芽:適期早收珠芽有增產趨勢,一般情況下,6月中旬是收穫珠芽的適宜時期,再遲收穫不但影響南川百合產量,珠芽成熟後也會自動脫落。如不準備用珠芽繁殖種珠,可提前採摘珠芽,以減少養分消耗,提高南川百合產量。收穫珠芽宜選晴天進行,要防止折斷植株和打掉上部綠色葉片。

主要價值

鱗莖可入藥,亦可食。味甘、微苦,性微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南川百合南川百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