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鎮(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下轄鎮)

南塘鎮(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下轄鎮)

南塘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東北部,平江中游。為北緯24°4′~25°3′,東經87°16′~88°~14′之間,東鄰三溪鄉,東南毗於都羅坳鎮,南接吉埠鎮,西依田村鎮,東北界田村鎮,北與興國龍口鎮相連。 距贛州市42公里,是贛縣區、興國縣、于都縣等三縣區的中心小城鎮。境域形狀似人字形,南北長約18.7公里,東西寬約16.5公里,總面積146.2平方公里。

全鎮人口39785人(2010年),轄南塘街居委會和勞田、清溪、小溪、黃屋、嶺腦、白溪、南塘、渣龍、大都、楓江、石院、道潭、都口、鵝坊、石圳、維源、橋溪、官田、澄藉、犁源、田南、船埠22個行政村,242個村小組,1個居委會。全鎮面積有耕地面積22943畝,山地166935畝,水面9299畝。耕地3.2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塘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贛州市贛縣區
  • 政府駐地:南塘圩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1103
  • 面積:146.2平方公里
  • 人口:39785(2010年) 
  • 方言客家語-於桂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贛B
  • 行政區劃代碼:360721105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國民經濟,基礎建設,

歷史沿革

南塘歷史悠久。據考證有關史料,南塘,原名藍塘。西晉時,就有贛巨人活動。春秋屬吳,戰國時屬越,楚滅越後屬楚。秦代屬九江郡。漢高祖六年(前201)置縣,南塘屬之。北宋太平興國7年(982),南塘分設長興、愛敬鄉。元代,置一都六圖。明代,置一都七圖。清朝同治年間,置長興鄉,轄十都十三圖。清宣統元年(1909),廢都、圖制,置長興鄉,轄39村。民國時期,分設清政、南塘鄉,屬贛縣區十區。蘇維埃時期,1930年3月至1935年2月,分設清溪、三溪、大都區。民國25年(1936),贛縣區設區制,清政、南塘屬五區。28年(1939),改行鄉鎮制,清政鄉轄8保80甲,南塘鄉轄8保76甲。30年(1941),縣調整為3個區,清政、南塘屬瀲江區。1949年8月,贛縣區解放後,復設區、鄉,廢除保甲制,南塘為十區。1952年,區改區公所,南塘為十三區公所,轄13鄉48村。1956年6月,撤區並鄉,南塘由縣第八工作組指導鄉工作。1957年2月,復設區,南塘為八區。1958年9月,撤銷區、鄉制,實行人民公社化,南塘改稱紅色人民公社。1960年,復稱南塘公社。1961年10月,復區制,南塘為九區。1965年6月,撤區設社,南塘分設南塘、清溪、田南3個公社。1968年11月,擴社並隊,三溪、清溪、田南公社復並南塘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鄉制。1994年1月,改鄉為鎮。以駐地南塘圩“南塘”二字命名。1950年為南塘、大都鄉,1958年合併為紅色公社,後改南塘公社。1961年分為南塘、田南、清溪、三溪4個公社,1965年清溪、田南併入南塘公社。1968年三溪併入,1972年三溪分出。1984年改南塘鄉,1994年改南塘鎮。鎮政府駐南塘圩。
南塘鎮南塘鎮
南塘鎮

行政區劃

[2008年代碼]360721105:~001南塘街居委會 ~200清溪村 ~201勞田村 ~202黃屋村 ~203小溪村 ~204嶺腦村 ~205南塘村 ~206白溪村 ~207都口村 ~208大都村 ~209道潭村 ~210石院村 ~211楓江村 ~212維源村 ~213石圳村 ~214鵝坊村 ~215田南村 ~216黎源村 ~217船埠村 ~218澄藉村 ~219官田村 ~220橋溪村

國民經濟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南塘人民以“勤工作,邁大步,創特色,樹形象,爭一流”的精神,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8億元,財政收入3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50元,年中存款總額突破億元。
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有果業、反季節蔬菜、烤菸生產、葡萄生產。
1、果業:種植品種以臍橙、蜜梨為主,現有蜜梨面3000多畝,年產500萬公斤以上,全鎮種植面積達1萬畝,主要建設黃屋至石院、船埠至鵝坊二條果業帶。
2、反季節蔬菜:種植品種以反季節蔬菜和菜秧為主,主要以沙溪口大棚蔬菜基地和菜秧基地的建設為主,現有面積30畝。
3、烤菸生產:主要抓好都口等八大基地的建設,計畫至2005年全鎮烤菸面積達5000畝。
4、葡萄生產:種植品種是曝稔葡萄,主要以道壩和鵝坊基地為主,全鎮面積達160畝。
農業生產
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迅速。以“財政增長、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依託資源優勢,培植龍頭,建立科技示範服務基地。建起了五千畝金水二號梨基地,正規化實施萬畝臍橙基地;狠抓訂單農業和契約農業,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構建了“公司+農戶”、“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已形成十萬羽出籠的毛鴨基地,十萬隻板鴨加工基地、千畝蔬菜基地,200畝藤稔葡萄基地,百畝大棚蔬菜基地,特種養殖基地。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強勁有力,個私經濟方興未艾。本著讓惠讓得原則,實行“低門檻、高回報”投資環境,不斷加大個體私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進科技會含量多的項目,以增強全鎮的整體經濟實力。南塘板鴨早已飛出國門,享譽東南亞,暢銷港澳。已培植了一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加工大戶。外出打工回鎮辦企業勢頭強勁,已初步形成了皮鞋製造、成衣、食品和木材加工為主的地方特色,截至2001年,全鎮私營企業36家,個體工商戶320戶。

基礎建設

交通通訊
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九鐵路穿境內13.8公里,設有客運站和貨運站;二級公路江興公路連線贛州和興國縣;通信設施先進,安裝了移動、聯通通訊接收塔覆蓋22個村,1萬程控電話直撥國內外,日產1萬噸的自來水廠投入運營。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通過社會籌集為主等多渠道籌資,加大基礎設施力度,按照“三橫三縱”(南興大道、文明大街、沿江大道、南三公路、南興一路、南興東二路)的總體框架,建設了集批發、零售和貿工農為一體的小商品市場和農貿市場。截止1999年,小城鎮面積增至2平方公里,擁有6000多居民,街道都硬化。江西日報在《千里繁榮一線牽》報導京九線上的小城鎮建設成就時,北引言報導南塘鎮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成果。2000年,時任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黃智權親臨南塘視察,並對南塘的工作予以肯定。為最佳化社會環境,加快發展,鎮黨委、政府一直把通民風、淨環境作為工作重點,加強環境的綜合治理。多年被市、縣評為綜治先進單位,98年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