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

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南北回歸線就是南緯和北緯緯度為23°26′的那條緯線(北回歸線:23°26′N,南回歸線23°26′S)。南回歸線是太陽在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最遠位置,大約在南緯23°26′,與緯度線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並始終在南緯23°26′附近和北緯23°26′附近的兩個緯度圈之間周而復始地循環移動。因此,把這兩個緯度圈分別稱為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回歸線
  • 外文名:North and south tropic of cancer
  • 標誌:台灣省嘉義縣石碑
  • 作用:劃分溫帶
  • 屬性:地理術語
  • 緯度:北:23°26′N,,南23°26′S,
特徵,分界線,

特徵

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公轉軌道平面)永遠保持66°34′ 南北回歸線的交角。也就是說,地球總是斜著身子在繞著太陽旋轉。這樣,地球有時是北半球傾向太陽,有時又是南半球傾向太陽,因而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會隨時間而發生南北的移動。到夏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北緯23°26′的緯線上。過了夏至,太陽光逐漸南移,北半球受太陽照射的時間逐漸減少。北緯23°26′的緯線是太陽光在北半球上直射點的最北界限,因此把這條緯線稱為北回歸線。冬至時太陽光直射在南緯23°26′的緯線上,冬至過後,太陽光又開始逐漸北移,到夏至時,再次直射北回歸線。南緯23°26′的緯線則是太陽光在南半球上直射點的最南界限,把這條緯線稱為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

分界線

北回歸線標誌塔南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南北溫帶間的分界線。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為熱帶,這裡太陽可以直射,獲得的熱量最多;北回歸線和北極圈(北緯66°34′)之間的地區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南緯66°34′)之間的地區為南溫帶。溫帶地區太陽終年只能斜射,獲得的熱量適中。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內,屬於溫帶氣候
南北回歸線
1985年以前,地球表面的回歸線的唯一標誌是我國台灣省嘉義縣的“北回歸線標”石碑,它表明北回歸線從那裡經過。1985年7月15日,我國在廣東省從化縣又建立了一座高達27.55米的北回歸線標誌塔。塔身呈火箭形,東、西、南、北各有拱門。塔底正中鋪有大理石,以紅色瑪瑙嵌入中圓點,以示太陽直射位置。頂部是直徑為120厘米的銅球,球中間通有圓孔,供太陽直射校驗之用。
具體情況可見義務教育課本國中七年級上冊教科書。(廣東省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