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小乘佛教

南傳小乘佛教

佛教若由地理上分類,可分為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指流傳於東南亞一帶的佛教,包括斯里蘭卡(錫蘭)、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地的佛教。因南傳佛教屬於上座部,崇尚個人的解脫,故稱為小乘佛教。南傳佛教的重鎮為斯里爾卡,故了解斯里蘭卡佛教,即等於了解其餘地區的佛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傳小乘佛教
  • 類別:宗教
  • 原因:根據地理劃分
  • 地區:東南亞一帶
簡介,思想特色,

簡介

佛教傳入斯里蘭卡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當中印度佛教王─阿育王統治的時代。不但斯里爾卡佛教的初傳肇始於此,就是一般南洋小乘佛教的歷史,也由此開始,故其意義甚為重要。因此,緬甸、泰國、高棉等地的佛教徒,無不以斯里蘭卡為佛教的正統、中心而學習,甚至當為朝聖之地。
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最大不同處,在於:南傳佛教的三藏經典,以律藏為先,而用巴利文書寫。北傳佛教的三藏經典,以經藏為先,而用梵文書寫。因為南傳佛教徒視實踐重於理論,故強調戒律至上。又南傳大藏經,一般稱為聲聞藏。北傳的藏經稱為菩薩藏。雖然南傳(稱為小乘)、北傳(稱為大乘)各有三藏,但實際上,大乘的三藏不像小乘三藏有嚴格的畫分,在經中含有戒律的部分。
依據南傳佛教的說法,佛滅後一百年,有跋闍子比丘主張對戒律上的異議十事:一、鹽淨,二、指淨,三、聚落間淨,四、住處淨,五、隨意淨,六、久住淨,七、生和合淨,八、水淨,九、不益縷尼師壇淨,十、金銀淨。致使教團分裂為二部(俗稱根本分裂),其後直到佛滅後二百至四百年,復分裂為十八部派。依南傳「島史」的傳說,其分裂情形如左下表。南傳小乘佛教就是屬於上座部系的佛教。

思想特色

小乘佛教的思想特色在於發揮傳統之長老佛教,故其萬有論、有情論、修道論、佛陀論等均有其獨特的看法。現根據南傳七論簡介如下:
一、萬有論:由實有論的立場,主張三世實有,反駁過未無體現在無為有的說法。南傳將萬法分為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無為等五法,而細分為六十七法,這成為後世五位七十五法的基礎。「品類足論」的六十七法是:(一)色法十五:地、水、火、風及五根、五境、無表色。(二)心法六:眼識身乃至意識身。(三)心所法二十七:受、想、行、思、觸、作意、欲、勝解、念、定、慧、信、勤、尋、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結、縛、隨眠、隨煩惱、諸所有智、諸所有見、諸所有現觀。(四)心不相應行十六: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性、名身、句身、文身。(五)無為法三:虛空、非擇滅、擇滅。此分類充分表現了上座部系的教學特徵。
二、有情論:首先把有情與外界分開,將前者命名為有情世間,後者命名為器世間。至於有情的本質,則認為不過是五蘊的假和合,根本沒有實際的本體。有情有胎、卵、濕、占四生的區別,其生死的方法有所謂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等四有說。至於有情輪迴的情形,以十二因緣,作三世二重的解釋。即:無明、行是過去二因,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由過去因而來的現在果,愛、取、有是招來生果的現在因,而由此二因招感來生的生、老死果。有情雖是無我的存在,但由於業力而輪迴。這時其輪迴的主體究竟是什麼?對此各部派間的意見不一。例如化地部主張窮生死蘊,經量部主張細意識或一味蘊,大眾部主張根本識,這些都是為了調和五蘊與輪迴關係的。
三、修道論:修道的目的在於獲得解脫,想解脫則必須斷惑。斷惑的根本,在於根除心所法中的不善及煩惱。因此,必須修定,培養正確的智見。斷惑證理的過程有所謂三賢: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七方便位和四向四果的見、修、無學等三道聖位。此間主修四諦觀。首先於四善根位觀欲界與上二界的四諦,即:對八諦的一一觀四相(合計三十二相)而入見道,然後,再以忍、智觀欲界與上二界四諦。此中,第十六剎那屬於修道,而稱為四諦之漸現觀。換句話說,於見道時依智觀四諦,斷迷理惑,而於修道時斷迷事惑。修見修二道的聖者即入無學道。無學道即是阿羅漢果,乃為南傳佛弟子最高的階位。
四、佛陀論:南傳上座部系的佛陀觀以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為主,決不像大眾部敘述理想化的佛陀。不過,佛陀是超人的存在,故不止於今生,早已於過去歷劫積集菩薩行,具足三十二相,十八種不共法,教化一切眾生。聲聞弟子可多,佛陀則僅有一佛。又其身體是前生的業報故,壽命有限,一切行為亦非無漏出世的。其日常生活與世人無異,所不同者,不過是佛具足一切智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