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天景山國小

南京市天景山國小

南京市天景山國小創建於2006年,占地65畝,建築面積29000多平方米,設計規模48個班。2006年起用以來,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由原來的20個班960名學生,發展到80幾個班,1000多名學生,教職工300多人。

學校按現代化要求整體設定,室內體育館、200米環形塑膠跑道、籃球場、排球場、以及各項活動器械均能滿足學生活動的需要。內部設施嚴格按省標配置,配有自然實驗室、科學室、生態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圖書室、校園監控系統、校園網路系統等,班班配有多媒體,基本滿足了現代教育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市天景山國小
  • 占地:65畝
  • 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
  • 教職工:300多人
  • 所屬地區:江蘇省南京市
師資力量,學校校風,學校校訓,歷史沿革,打造特色,學校地址,

師資力量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積極打造兩支隊伍。鍛造過硬的幹部隊伍,打造一流的教師隊伍。目前,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本科以上119人,高級教師7人,區骨幹教師26人,區學科帶頭人6人。以校訓“天道景德”為依據,逐步形成了“純真”的校風,“因材施教”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篤行、創新”的學風,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南京市實驗國小,南京市園林校園,南京市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學校,江寧區先進學校等。目前,學校正以學校特色建設為突破口,整合學校一切辦學優勢,向現代化、品牌化方向邁進。

學校校風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素質教育,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加強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品位,打造學校特色。以校訓“天道景德”為依據,逐步形成了“純真”的校風,“因材施教”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篤行、創新”的學風,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先後被評為南京市實驗國小,南京市綠色學校,南京市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學校,江寧區先進學校等。
南京市天景山國小

學校校訓

校訓:天道景德。這是由“天景山”與“道德”合二為一。 “天道”指尊重客觀規律;“景德”是崇仰、秉承中華傳統美德。我們把“天道景德”作為校訓就是訓導啟迪全校師生在為人處事中應該遵循規律,追求自然之道、為人之道、教育之道,崇仰和秉承中華傳統美德,修身修德,和諧共處。

歷史沿革

1924年,地方開明鄉紳虞佩衡在虞村宗祠首創“善民學堂”。次年於方前村陶姓祠堂開辦“國民學堂”。1933年江寧自治實驗縣成立。方前村 “國民學堂”併入橋頭鎮“國民實驗國小”。1937年,日寇入侵,學校停辦。1946年在橫嶺村建立“第七保橫嶺國民學校”。
1949年解放以後,“橫嶺國小”為一般完全國小,接受橋頭輔導學輔導,先後由張靜儀、高廣忠、張紹俊等任校長。
1962年,方山公社從東山公社劃出,橫嶺國小改為“方山公社中心國小”,下屬6所完小,十幾所初小,中心國小校長吳志楊。
南京市天景山國小
1964年下半年,謝仲清任校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貧下中農管理學校,中心國小下放給橫嶺大隊辦。1974年,附設幼稚園。1976年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學校恢復黨支部。湯德文任黨支部書記兼中心國小校長。
1978年,王興坤任中心國小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學校拆除舊校舍,新建前後兩32間校舍。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教學秩序正常,教學質量提高。
1984年上半年郭金芳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98年下半年,孫印華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98年9月,學校易地新建,搬遷至方山集鎮印湖路88號,學校占地面積34畝、建築面積5771平方米。
2000年上半年方山地區併入東山鎮,同年8月副校長張世錄主持工作,劉官琪任學校黨支部書記。2001年,張世錄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嚴廣富任副校長。2002年,方山地區併入江寧區科學園,學校更名為“江寧區方山中心國小”。
2006年方山地區行政隸屬關係劃歸江寧區秣陵街道。2006年8月,江寧科學園天景山公寓旁占地面積72畝、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新校舍啟用,方山中心國小整建制移入,學校更名為“南京市天景山國小”,學校升格為區管學校,周大行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嚴廣富任副校長。

打造特色

打造特色學校是我區建立江寧教育高地,提高全區學校教育品牌的戰略舉措。我校目前的特色活動項目都是基於本校本地區的資源和傳統開展的。目前我校主要圍繞三大特色項目進行特色學校的打造,分別是少年軍校、少兒方山大鼓和科技四模活動。少年軍校藉助於方山駐軍,我們在培養軍人氣質的目標追求下,將少年軍校活動普及化、系統化。方山大鼓承傳當地民間大鼓藝術,不僅有學生鼓隊,還有教師鼓隊;前年,學校將數十人參與,以表演藝術為主的方山大鼓演義成鼓操“盛世鼓韻”,作為全體學生每天下午必做的體育運動項目;又編寫了校本教材,方山大鼓走進了學生的課堂。我們進一步梳理整合,以“童心鼓韻”綜合性學習課程基地建設申報了江蘇省特色校園文化項目並獲通過。“四模”也因本校懂技術,有興趣,能吃苦,樂奉獻的老師得以不斷發展。“四模”活動做到室外室內相結合,精品普及相結合,實踐模擬相結合,很多賽事成績斐然,並且創建成全國航模模擬訓練中心基地。目前,學校正以學校特色建設為突破口,整合學校一切辦學優勢,向現代化、品牌化方向邁進。

學校地址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東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