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

《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是唐代文學家張說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敘寫詩人受貶逐的狀況;頷聯表達了貶謫文人的愁苦;頸聯敘寫與友人的離別並表達不捨之情;尾聯以楓葉為意象,表示了隨同落葉飄回北方的願望。全詩八句四十字,風格樸素,感情真摯,同時了表達了詩人貶逐之苦及思鄉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張說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中1別蔣五岑2向青州3
老親依北海4,賤子56南荒7
有淚皆成血,無聲不斷腸8
此中逢故友,彼地送還鄉。
願作楓林葉,隨君度洛陽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南中:泛指中國國南部地區,南方。
  2. 蔣五岑(cén):詩人好友,生平不詳。
  3. 青州:古州名。舊治在今山東益都縣。
  4. 北海:北方僻遠地域的泛稱,這裡指詩人北方的家鄉。
  5. 賤子:自謙之稱。
  6. 棄:棄置,不被任用。這裡指流放。
  7. 南荒:南方邊遠之地。
  8. 有淚皆成血,無聲不斷腸:《禮記·檀弓上》:“高子皋之執紊之喪也,泣血三年。”鄭玄註:“言泣無聲,如血出。”曹操蒿里行》: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兩句形容對勞親的思念與悲傷。
  9. 洛陽:地名,屬今河南省。

白話譯文

雙親在家鄉望眼欲穿,我卻被棄置流放,不受重用,有家歸不得。
相隔萬里,對老親甚是思念,自己泣淚成血,傷心斷腸,悲痛萬分。
他鄉遇故知,這是何等快意,而且還是在流放中相逢呢,可惜故友又要北歸故鄉了。
時值三秋時節,楓葉如燒如醉,一路上陪伴著你回鄉了。我真盼望自已能化作楓葉,隨著你經過洛陽啊。

創作背景

據《全唐詩》載,武后時,詩人“忤旨,配流欽州”。在這裡他遇現故友蔣五岑,但不久蔣又回北方老家青州去了。詩人寫下這首詩以表達惜別與懷鄉思親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的前四句是敘述詩人被流放的不幸遵遇:骨肉分離,不能團圓,日日唯以淚洗面而巳。所謂“老親依北海”是說他被迫把孤苦無依的老人拋在了遙遠的北方。按詩人籍貫洛陽,那么雙親理應在洛陽居住,從一般意義上而言,似不能以“北海”視之,但詩人身處廣西瘴雨蠻煙之地,且流放之人又不能返家探親,那么自然可以視洛陽為遙不可及的“北海”了。老人既如此,孩子卻隨著他來到這荒涼已極的邊陲,作為被流放者,是被朝廷遺棄之人無需多論,而陪同他的孩子自然也成了被遺棄者。“荒”字透露出流放地生活環境的惡劣,“棄”字道出詩人內心莫大的悲哀。因而他每每痛哭流涕,淚盡繼以血,在斷腸聲里度過那難熬的日日夜夜。“有淚皆成血,無聲不斷腸”二句直抒胸臆,不假雕哳,而使讀者如見其面,如聞其聲。詩人用“皆”修飾“成血”,以“不”修飾“斷腸”,說得決絕,決非無病呻吟,實是有極大的痛苦和悲哀糾纏著他。
以上四句是描寫詩人在流放地的悽慘生活。五、六句方轉到與朋友離別的正題上來。“此中逢故友”一句,本以為詩人處此不幸境地,忽有故舊來訪,理應驚喜交集,露出一絲笑容,豈知詩人以“彼地送還鄉”承接上句,頓時又為全詩籠罩了一層悲鬱的情調。即使詩人偶有朋友來訪,也終須一別,遠不能改變他的生活環境,在朋友去後,只會留下新的悲哀。但多情的詩人希望能和朋友長久在一起,希望能回到他的故鄉洛陽,也希望重新回到朝廷做官。所以全詩以“願作楓林時‘,隨君度洛陽”作結。楓葉有脂而香,色紅,贈給他的朋友自是希望他能睹物思人,時刻想念他這位遠在邊陲的朋友。同時也希望朝廷能明鑑他的心腸,召回他這個忠實的臣子。按漢時的宮廷多植楓樹,洛陽正是漢代宮廷所在地,詩人希望他本人也能像楓葉一樣重新回到朝廷。可見這最後一聯是大有深意。
這首小詩並沒有直接描繪詩人與故人間的友情,而是以大部分篇幅渲染他在荒涼之地的悲慘遭遇。而惟其如此,就越感到這兩位友人間情意的真摯。這位蔣氏友人不避嫌疑來與故友重逢,詩人也以楓葉相贈,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全詩語言質樸,悽惻感人。

名家點評

明代黃周星《唐詩快》:對此茫茫,百端交集,四十字可抵文通一賦。

作者簡介

張說(667—730),字道濟,一字說之,唐洛陽(今屬河南)人。武則天時應詔對策,得第一,授太子校書。中宗時任黃門侍郎等職。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圓公。他擅長支辭,亦能詩,有《張燕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