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民主論爭

協商民主論爭

《協商民主論爭》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協商民主論爭
  • ISBN:7802119073, 9787802119079
  • 頁數:247頁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協商民主是20世紀後期在西方國家興起的一種新的民主理論和實踐形式,是對傳統代議民主的某種超越,代表了西方民主的最新發展。羅爾斯、吉登斯、哈貝馬斯等西方思想界的領軍人物都是協商民主的積極倡導者。“協商民主譯叢”精選西方學者在協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論著,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當代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的思想淵源、代表人物、主要觀點、重要爭論和現實基礎,旨在為國內讀者了解和研究當代西方民主政治提供基礎性的文獻資料。
譯者:張曉敏 編者:(美國)詹姆斯·菲什金 (James Fishkin) (英國)彼得·拉斯萊特 (Peter Lasleft)
詹姆斯·菲什金(James Fishkin),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學教授。他在協商民主研究領域頗有聲望,開創了協商民意測驗的新模式。主要著作有:《民主與協商》、《正義的對話》、《民眾的聲音》等。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協商日
第二章 超越程式的協商民主
第三章 內在的民主協商
第四章 團體極化法則
第五章 激進分子對協商民主的挑戰
第六章 最理想的協商?
第七章 協商民主、話語困境和共和理論
第八章 基層認識論與民主參與
第九章 協商民主和社會選擇
第十章 制度間的協商
第十一章 環境倫理與現存政治制度的衰落
譯後記
序言
“協商民主譯叢”首批共4本譯著在2006年推出後,在國內理論界引起了相當熱烈的反響。譯叢在初版後很快得以重印,協商民主這一概念已經成為政治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一些研究西方協商民主的專題論著不斷面世,相關的學術研討也廣泛展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論界還就協商民主對於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意義進行了熱烈的爭論,出現了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對於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而言,選舉民主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協商民主只能起補充的作用;另一種認為,協商民主對於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至關重要,中國不應走選舉民主的道路,而當走協商民主的道路。正像一句老話所說:真理愈辯愈明。無論對於我國的政治學研究,還是對於現實的政治發展,這樣的討論與爭論,都是十分有益的。
“協商民主譯叢”,是一套嚴肅的學術著作叢書。與一般的學術譯叢的一個明顯不同是,這套叢書的基本讀者不僅包括學者,也包括廣大幹部。從出版社方面獲悉,一些黨政機關直接向出版社方面訂購“譯叢”。這表明,協商民主理論不僅為學者所關注,也為政府官員所關注。之所以能夠引起學者和官員的熱烈關注,我所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協商民主的重要性。協商民主一直以來都受到政治思想家的高度重視,協商民主也一直是民主實踐的重要內容。對話、磋商、討論、聽證、交流、溝通、商議、辯論、爭論等協商民主的各種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