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學院舊址

協和醫學院舊址

協和醫學院舊址是北京市東城區一處民國時期折中主義的磚木結構醫院建築群,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單三條九號,原址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親王府第。建築建於公元1916年。美國煤油大王洛克菲勒購得此地,拆除原建築,改建協和醫學院,以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結合西式裝修,建成精美的建築群。分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原協和醫學院校址,坐北朝南,有高大雄偉的主樓和翼樓。街南建有禮堂,是學校集會和宗教活動場所。主樓以北為學校的附屬醫院。其建築風格既反映出折中主義,又反映了復古主義,因而有“中國式宮殿里的西方醫學學府”之稱。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協和醫學院舊址
  • 屬性:磚木結構醫院建築群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
  • 占地:八萬平方米
建築特點,歷史背景,

建築特點

該建築總體布局為沿十字軸的對稱布置,在西、南兩面各形成三合院。校舍及附屬醫院占地約八萬平方米。其設計建築皆由美國人負責。校舍工程分兩期進行:包括協和醫學堂舊址、婁公樓、哲公樓、文海樓三座主體建築和後期所建的“A”至“P”號樓,建於1904—1925年間。婁公樓;哲公樓、文海樓三座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灰磚牆體,屬西方古典折中主義風格。 後期的“A”至“P”號樓分二期所建。
第一期(1919年至1921年),由沙特克與赫西(Shattuck & Hussey)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成編號為「A」至「N」的十四棟樓,磚混結構,外表為中國傳統形式,內部為西式裝修。有禮堂、教學樓、病房、宿舍、倉庫等共14棟樓,除“A”樓禮堂外,其餘各棟均由連廊相連,每樓多為三到五層,均為磚木結構,仿清代官式宮殿建築。
第二期工程由建築師安納爾(C. W. Anner)設計,1925年建成「O」、「P」兩棟樓並對其他建築進行了改建 。外形為西式風格,地下一層,地上各為四層、二層,平頂,磚混結構。協和醫學院舊址總體布局為沿十字軸的對稱布置,在西、南兩面各形成三合院。

歷史背景

該建築原址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親王府第。1916年,美國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基金會購買此地,拆除原建築,並改建為協和醫學院。以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結合西式裝修,建成精美的建築群。分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原協和醫學院校址,坐北朝南,有高大雄偉的主樓和翼樓。街南建有禮堂,是學校集會和宗教活動場所。主樓以北為學校的附屬醫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