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成土

半水成土

半水成土,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潤和土層暫時滯水的土壤,包括草甸土潮土砂礓黑土灌淤土黑土白漿土等土類。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東北松嫩平原、華北黃淮海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銀川平原等,是這類土壤的集中分布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水成土
  • 類別:土壤
  • 發生:在近代沉積物上
  • 埋藏深度:1~3米
  • 包括草甸土潮土、砂礓黑土等
  • 形成條件:氣候比較濕潤的森林草原條件下
釋義,特性與分布,成土過程,

釋義

半水成土是指在氣候比較濕潤的森林草原條件下發育而成的土壤。包括黑土、白漿土、草甸土、潮土、灌淤土等。黑土主要分布於松嫩平原東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山前台地一帶,自然肥力很高,適宜於小麥、玉米、大豆、甜菜的生長。白漿土主要集中於黑龍江、松花江與烏蘇里江下遊河谷階地。

特性與分布

半水成土一般都發育在近代沉積物上。地下水位距地表較近,埋藏深度只有1~3米,雨季上升,旱季下降,參與土壤形成過程,致使土壤出現銹紋、銹斑和鐵錳結核,例如草甸土潮土砂礓黑土。不過有的土壤地下水雖然很深,但土壤上層常因季節性滯水而出現顯著的銹紋、銹斑和鐵錳結核,亦歸為半水成土,例如黑土白漿土
半水成土分布區是中國旱作的主要產區。在排水不良和耕作不當的情況下,土壤易於鹽鹼化,旱、澇現象也常有發生。因此,採取綜合措施治理旱、澇、鹽鹼,並結合培肥,是發揮半水成土生產潛力的重要途徑。

成土過程

成土過程中受地下水浸潤的土壤稱為半水成土,山東省內面積最大的潮土,以及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均屬此類;與之區分的水成土指成土中受地表積水和地下水浸潤影響的土壤,山東省內中山地區有小面積山地沼澤土屬之。
主要成土過程包括瀦育化、潛育化、腐殖質積累與泥炭化。在各類水成、半水成土壤中各過程的組合和表現程度不同。土壤共同特徵是:土壤濕度大;在土體一定部位呈灰蘭色、白灰色;常見銹斑及鐵子新生體;有機質含量較高。但由於地區性或成土條件不同,各類半水成土、水成土特性差異明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