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焰窯

升焰窯

升焰窯是指火焰被限制在特定的窯室,通過火道和排煙孔,利用熱氣上升的原理將陶器燒成的窯,是瓷窯的一種。作為窯應該有的所有要素都已具備,只是規模較小,由於排煙孔位於頂部,熱力流失過快是一個缺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升焰窯
  • 外文名:up-draught kiln
  • 缺點:熱力流失過快
  • 類別:瓷窯
簡介,分類,豎穴式,橫穴式,歷史意義,發展——半倒焰窯,

簡介

升焰窯是瓷窯的一種。這種窯溫度可達1200℃,硬陶就是在這種窯里燒成的。因為沒有煙囪,基本上還是燒氧化氣氛;偶而也能燒還原氣氛,原始青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燒成。升焰式窯爐有圓形的,橢圓形和方形的。升焰窯雖然沒有煙囪,但由於窯內火焰較高,比重小而上浮,因而能把外界冷而重的空氣吸進來,使火焰自然向上,這就是所謂“升焰”。

分類

豎穴式

豎穴式升焰窯是在燒成室的下部挖出燃燒室,通過火道與燒成室上下連線。燃燒室與燒成室之間有鏤空隔板式的構造,經常利用河岸或崖壁的斷面。隔板由於承重能力有限,一般規模不大,直徑在1米左右。新石器時代至戰國都有發現。

橫穴式

橫穴式升焰窯里火焰是橫向進入燃燒室的,沒有豎穴式升焰窯的豎向關係,燃燒室和燒成室處於水平狀態。這一點上比豎穴式升焰窯對地形、築造條件的要求要少,較為簡便。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到商周時期範圍擴大,並延續到戰國時期。

歷史意義

升焰窯在中原以外的地區也有發現,但中原地區較多,是此地區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時期的一個傳統特徵。

發展——半倒焰窯

所謂倒焰是指熱氣上升後又被向下的拉力吸引倒流的火焰運行方式。國外對窯爐的分類多隻統稱“倒焰”,我國學者則又將倒焰具體分為全倒焰和半倒焰,全倒焰具有多個火口,煙囪深入窯的底部,升上去的所有熱氣被均勻地引向窯底部的各處,形成全面的倒焰。而半倒焰窯僅在窯的尾部設有煙囪,升上去的熱氣在窯的尾端下降,火焰流動呈半倒焰。半倒焰窯將位於升焰窯頂部的排煙孔移至尾部,作為有意識的吸菸孔。頂棚上沒有排煙孔,熱氣上去後再下來,這樣的熱氣流動模式被稱為半倒焰,一般認為半倒焰窯比升焰窯熱效率高。
半倒焰窯將位於升焰窯頂部的排煙孔移至尾部,作為有意識的吸菸孔。頂棚上沒有排煙孔,熱氣上去後再下來,這樣的熱氣流動模式被稱為半倒焰,一般認為半倒焰窯比升焰窯熱效率高。
通常人們認為升焰窯或半倒焰窯比露天燒造、直焰窯更為進步,但實際上露天燒造和直焰窯由於火焰直接與陶器接觸升溫快,燒成時間短。因為沒有火道、隔板、墩台等一些升焰窯、半倒焰窯內的設施分散熱量,可迅速燒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