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畝地村

十畝地村

據《即墨縣地名志》載:十畝地村位於大同街東偏北3公里處。據傳:明洪武時(1368~1398),邱姓最早來此定居。後周姓自留村遷來,因此地曾有黃家十畝花園,以《詩經》“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之意,取村名為十畝地。該村東與藍家溝村相連,南臨泉頭村。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農先二社)。1958,隸屬即墨縣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隸屬即墨縣即墨鎮;1998年5月,隸屬即墨市潮海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隸屬青島市即墨經濟開發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畝地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42公頃
  • 人口:1211人
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

政區人口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383戶,總人口1211人,現有周、邱、胡、郝、徐、石等57姓,均為漢族。
村域全村轄區總面積42公頃,其中,工業用地12公頃,居民用地8公頃,國家徵用6公頃,園區用地14公頃,房地產開發用地2公頃。騰馬廣場、電信大廈和華洋大酒店環繞周圍。村內現有乳品加工、五金製品、玩具製作等15家企業,擁有3處開發性“村級工業區”。
交通:該村北靠鶴山路,東臨青煙一級路,南接藍鰲路,城東四路縱貫南北,與鶴山路、藍鰲路相貫通。1994年,該村先後投資200萬元硬化村內街道。

經濟發展

195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0.3萬元;1978年為2萬元;2001年達912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3000萬元。2000年,該村被評為“即墨市經濟發展二級強村”。2003年經濟總收入為19080萬元。
1950年,該村有耕地50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畝產60公斤,農業收入0.3萬元,畜牧飼養業收入0.1萬元。1956年8月,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戶全部入社,糧食畝產增加到150公斤。1958年農村公社化後,耕地調為450畝。1964年建成大口井一處,至1980年,全村有機井2眼,灌溉渠道2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20馬力,糧食畝產180公斤,集體固定資產從1956年的2萬元增加至21萬元。1980年後,第二產業快速發展,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逐漸萎縮,到1997年,全村已基本沒有農業用地,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
1965年,“即墨市發製品廠十畝地分廠”成立,有職工60人,年產值僅2萬元,後由於種種原因停產。改革開放後,該村集體經濟有了新發展,1990年,村集體企業產值為1260萬元。自1992年以來,村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1993年,引進台灣儒祥企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青島即祥生化有限公司”。隨後,又陸續引進龍浦五金、華仁玩具、進雄塑膠等工業企業。2001年,該村有外資企業5家,從業人員960人,產值達9120萬元,上交稅金140萬元。同年,村集體實現收入1200萬元,人均收入4500元。
為拓展新的發展空間,2000年,該村在南楊頭村征地120畝。2002年,在黃家山村征地300畝,荒山130畝,水庫20畝,建成兩處工業新區,為村莊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9年,村辦起功率4.5千瓦的磨房。同年辦起第一個綜合性商店“供銷社代銷點”及鐵業加工、針織加工等副業,但發展極為緩慢。1992年以來,該村利用地處經濟開發區和各專業市場的優勢,實施“以商興村”戰略,組織引導村民發展第三產業。2001年,全村有經商戶230戶,其中針織服裝業140戶,從業人員約400人,戶年均收入5萬元;小百貨24戶,從業人員40人,戶年均收入3萬元;餐飲業36戶,從業人員達75人,戶年均收入約2萬元;副食品業15戶,從業人員約40人,戶年均收入3萬元;運輸業8戶,從業人員約15人,戶年均收入4萬元;其他行業經營戶7戶,從業人員約20人,戶年均收入3萬元以上。商業已成為該村一個主要經濟成長點。

社會事業

建國前,該村民眾科技文化落後,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青壯年文盲占全村青壯年人數的60%。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辦學條件的改善,村民文化素質明顯提高。1969年,村投資6000元改建村辦國小,擁有教室12間,200餘平方米,配備了課桌及桌球台等設施,有教師4名,下設4個級部。1992年,全村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到2001年,全村共有36人考入大專院校。村辦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中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1人。2001年,村投資3萬元建圖書室,藏書6000冊,現有報刊、雜誌30餘種,同時建起老年人活動室,配備健身、娛樂器材,為老年人健身、娛樂提供了優越的活動場所。
1949年,全村沒有一處診所,村民有病無處治,有病無錢治的現象十分普遍,霍亂、天花等傳染病經常暴發流行,嬰兒死亡率非常高。1950年起,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1956年,該村有“赤腳醫生”一名,但沒有衛生室。1968年,村辦起了醫療室,有醫護人員2人,醫療保健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被評為“即墨市衛生達標模範村莊”。
建國前,村民人均占有糧食40公斤,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生活質量很差,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口糧150公斤。1978年,人均口糧18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2003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127元。
1949年,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茅屋結構,人均住房面積6平方米;1981年,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9平方米;2002年,村民住房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村80戶村民住進了二層獨院樓房,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2002年,全村擁有機動車30輛,彩電200台,程控電話180部,電話普及率達90%以上。

社會福利

1992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出資8萬元為村民繳納“三提五統”費;1993年開始對55歲以上的村民發放內衣、毛線等補助品;1996年,開始對60歲以上老人每年按年齡段發放480—1500元養老補助金,每位老人每月2.5公斤雞蛋;定期為老年人和育齡婦女進行免費健康查體;每年出資14萬元為村民發放糧、油、禮品等;對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一次性獎勵3000元;每年出資2萬元救濟救助貧困戶,1997年村民邱兆玲患重病,村兩委積極發出倡議,一天時間全體黨員民眾捐款1.2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