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描

十九描

十九描,中國人物畫白描技法。該技法是當代書畫藝術大師楊西在研究了歷代白描技法之後創造的,既倒鉤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物畫十九描
  • 類  別:中國畫技法
  • 代表人物:楊西
中國人物畫第十九描,技法,代表人物,李公麟,楊西,繼承與發展,范曾的線描,吳玉陽的線描,

中國人物畫第十九描

倒鉤描,創始人為楊西,起筆多為頓筆,行筆轉折處變順鋒為逆鋒,多為勾狀,故稱其為倒鉤描。代表作品《百美圖》及《觀音聖像圖》。

技法

一、高古遊絲描:最古老的工筆線描之一,常見於顧愷之的畫作。線條提按變化不大,細而均勻,多為圓轉曲線。頓筆為小圓頭狀。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遊絲描粗些,多為直線。有寫意味道,線用顫筆中鋒,線中有停停頓頓的變化,大多為直線的感覺。
三、鐵線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筆方硬,是最常見的描法之一。轉折處方硬有力,直線硬折,似鐵絲弄彎的形態。用筆中鋒,頓筆也是圓頭。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種寫意畫法。先用淡墨皴衣紋,墨未乾時,間以濃墨,講“濃破淡”的墨法變化。
五、曹衣描:即為曹衣出水描的簡稱。來自於西域的畫家曹仲達,其畫佛像衣紋下垂、繁密,貼身如出水狀,故稱“曹衣出水”。受印度犍陀羅藝術的影響,用筆細而下垂,成圓弧狀,講求線之間的疏密排列變化。
六、釘頭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線描方法。葉頓頭大,而頓時由於大的轉筆,行筆方折多,轉筆時線條加粗如同蘭葉描,收筆尖而細。
七、橛頭釘描:禿筆線描,是一種寫意筆法,馬遠、夏圭多用之。頓頭大而方,側鋒入筆,有“斧劈皴”之筆意。線條粗而有力。
八、馬蝗描:馬和之用之。近似蘭葉描,頓頭大,行筆曲折柔軟,但很有力。
九、折蘆描:用筆粗,而轉折多為直角,折筆時頓頭方而大,線多為直線,是一種寫意畫的線描方法。梁楷《六祖劈竹圖》用之。
十、 橄欖描:頓頭大如同橄欖,元代顏輝等人多用,行筆稍細,但粗細變化亦大。
十一、棗核描:頓頭如同棗核狀,線條行筆中亦有棗核狀的用筆變化。
十二、柳葉描:用筆兩頭細,中間行筆粗。十八描中無蘭葉描。柳葉描和竹葉描類似,都是虛入虛出的筆法。吳道子用之。
十三、竹葉描:與柳葉描類似,也是中間粗兩頭細。
十四、戰筆水紋描:如山水畫水紋之畫法。表現薄而褶多的衣紋。明代唐寅仕女圖多用。
十五、減筆描:指的是馬遠、梁楷等作大寫意用的筆法。用筆粗,一氣呵成,一筆中有墨色變化。大多只畫個外輪廓,用筆簡練到極致。
十六、枯柴描:水墨畫筆法。用筆粗,水分少,類似皴法。用筆往往逆鋒橫臥。
十七、蚯蚓描:粗細均勻,曲折多而柔軟。用篆書筆法,圓轉有力。
十八、行雲流水描:表現軟而彎轉的衣紋。
十九、倒鉤描:水墨畫技法,人物、花鳥、走獸、山水均可。
上述各種描法,都是根據歷代各派人物畫的衣褶表現程式,按其筆跡形狀而起的名稱。

代表人物

李公麟

(1049-1106)宋代傑出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州舒城(今安徽省舒城縣)人。
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進士。曾先後任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辭退,歸老龍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詩文書畫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雖然被列入了文人畫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後世文人畫家所擅長的山水花鳥題材之外,更擅長人物、鞍馬。在此方面,他繼承了顧愷之以來的傳統,而又有所創造,自立新意,在刻畫人物個性和情態上極具功力。他把過去僅作為粉本的白描畫法確立為一種畫種,使之獨立成科。有描寫文人詩酒生活的《蓮社圖》和《西園雅集圖》等作品,今有摹本傳世。分別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傳本《免胄圖》和《孝經圖》的真偽尚待研究。
作品欣賞
李公麟善畫人物,尤工畫馬,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五馬圖》為其代表作。畫中五匹大馬,由五個人牽引,神采煥發,顧盼驚人。用筆簡練,馬的一舉一動,極其細緻生動地表現出駿馬運動和性情的特徵。他還發展了“白描”畫法,創造出“掃支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采動人”。
十九描

楊西

楊西,1950年,生於陝西漢中,號清虛閣主,字鵬起。當代著名畫家,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作品欣賞
楊西主攻人物兼花鳥、山水、走獸,詩、書、畫、印皆精,尤善畫虎,人稱“寫意虎王”。其代表作《百美圖》、《十八羅漢圖》、《山鬼圖》、《虎嘯幽谷》、《高士圖》等,均用其獨創的倒鉤描法,結合水墨的張力韻味,形成獨特的畫風,古樸典雅,華而不媚,艷而不俗,具漢唐神韻,存魏晉雄風。
觀音聖像   楊西觀音聖像 楊西

繼承與發展

古代畫家們創造的十八描是國畫線描的源泉,無論哪種線描都是為更精妙地表現物象和傳達美感為根本的。當代畫家們表現的物象與古代有所變化,如服飾、髮型等,另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為此當代的畫家們為創造出具有時代美感與特徵的繪畫作品,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畫表現物象基本形式是線條,無論是寫意畫還是工筆畫,均如此。當代畫家們對線描的理解是以物象的特徵質感為依據的,當然也保留著十八描的本質屬性——線條的美感特徵。

范曾的線描

當代著名畫家范曾先生的線描獨具特色,他的線描是在枯柴描、馬蝗描的基礎上融進了書法筆法的粗細變化,又突出了抑揚頓挫的節奏感。

吳玉陽的線描

當代實力派畫家吳玉陽先生以表現當代人物為主,他把線描的運用與當代人物的服飾和髮型緊密結合起來,把傳統的釘頭鼠尾描和行雲流水描靈活運用於對當代服飾和頭髮的表現。如現代牛仔服布料厚實堅挺,他就把釘頭鼠尾描加強轉折力度;當代女性的頭髮捲曲優美,他就把行雲流水描加大彎曲頻率,總之師古而不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