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一般指本詞條

近代史上,洋人若要在中國行商,一般只能投居當地洋商行棧或租用行棧,或自賃民房。由此,我國的對外貿易漸漸轉向於商業行館貿易形式。 歷史中的十三行 史載詩十三行開始於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682—1685年)四年間。這一新興的行業有總商六家,副商七家,所以叫“十三行”,後來成了洋行的代名詞。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 總部地點廣州
  • 成立時間:1682
  • 經營範圍:自賃民房
  • 公司性質:私人企業
  • 破產時間:1685
歷史,簡介,現狀,地理位置,地址,市內交通線路,市場定位,營業時間,經營範圍,

歷史

簡介

因“十三行”街內設有十三座夷館,所以這裡不僅是當時中國中西貿易的中心,還是明清時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轉站。但在鴉片戰爭前夕及期間,十三行經歷了廣州人民自髮禁煙、林則徐銷煙及各商行被英軍洗劫一空的歷史。
歷史中的十三行歷史中的十三行
如今的十三行路卻有著與當年相似的繁忙景象。十三行路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服裝大廈,成包的服裝被大大小小的貨車運進運出,依舊一派繁忙的景致。
據專家介紹,以十三行路為中心,以故衣街、十三行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市場)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已經成為廣州歷史最長的服裝批發集散地。這裡每天進出貨物上千噸,人流量達數十萬人次,商業輻射面遠至全國各地、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地區。
清代設立於廣州的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又稱洋貨行、洋行、外洋行、洋貨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開放海禁後,清廷分別在廣東、福建浙江江南四省設立海關。粵海關設立通商的當年,廣州商人經營華洋貿易二者不分,
沒有專營外貿商行。次年四月間,兩廣總督吳興祚、廣東巡撫李士禎和粵海關監督宜爾格圖共同商議,將國內商稅和海關貿易貨稅分為住稅和行稅兩類。住稅徵收對象是本省內陸交易一切落地貨物,由稅課司徵收;行稅徵收對象是外洋販來貨物及出海貿易貨物,由粵海關徵收。為此,建立相應的兩類商行,以分別經理貿易稅餉。前者稱金絲行,後者稱洋貨行即十三行。從此,洋貨十三行便成為經營外貿的專業商行。名義上雖稱“十三”, 其實並無定數。
舊有十三行“沿明之習”的說法,是從《粵海關志》抄襲篡改《澳門紀略》的杜撰之詞,屬訛傳。 洋貨十三行在創建時,廣東官府規定它是經營進口洋貨和出口土貨(包括廣貨、瓊貨)的中介貿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貨十三行經營的貿易對象,實際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內容。乾隆帝十八年(1753),業務曾一分為二,專營外洋各國來廣州貿易的叫外洋行,經營出海貿易的稱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辦本港貿易的事務,另由幾家行商專營暹羅(今泰王國)貢使及其商民貿易稅餉事宜,稱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稱福潮行,經營包括廣東潮州及福建商民往來買賣稅務。這時來到廣州海口商船漸多,貿易發展,各行口商人資本稍厚者經辦外洋貨稅,其次者辦本港船隻貨稅,又次者辦福潮船隻貨稅。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個別商人倒賬破產而被官府革除,其業務劃歸外洋行,每年推舉兩家來輪流辦理。嘉慶帝五年(1800)以後,在廣州經營貿易的商行,按業務範圍劃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前者仍稱洋貨行或十三行。 專設經理廣州外貿稅餉事務的洋貨十三行,是清廷實行嚴格管理外貿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於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勢力“招商承充”並加以扶植,成為對外貿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會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資本集團。 洋貨十三行作為清代官設的對外貿易特許商,要代海關徵收進出口洋船各項稅餉,並代官府管理外商和執行外事任務。這是清代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為了整頓洋行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於乾隆帝十年從廣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選擇殷實者五家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責任是承保外國商船到廣州貿易和納稅等事,承銷進口洋貨,採辦出口絲茶,為外商提供倉庫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對於承保的外國商船貨物因享有優先的權利,在其他分銷貨物的行商交不出進口貨稅時,必須先行墊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稟報的事,責令保商通事代為轉遞,並負責約束外商不法行為。儘管外商對保商制度表示不滿,但清廷一直加以維護。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時,就互相勾結;利益矛盾時,就互相欺騙敲詐,釀成種種糾紛。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間投機取巧,獲利致富;但大多數行商則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夾擊下,招致破產。 鴉片戰爭前的廣州十三行街 廣州十三行建立有同業商人行會組織,即所謂“洋行會館”(公行)。康熙帝三十八年及五十九年,廣州行商曾兩次組建公行,但為期都不長。公行議定行規,表面是為約束不法行為,扶持對外貿易,實際上卻增加了不少禁約。它對貨物實施公行壟斷,以便按照行會的利益自行調整價格。英商為打破公行壟斷,通常用收買個別行商、賄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難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廣州公行正式奉準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間,在行商之間及行商和散商之間,又為爭奪商業利潤互相傾軋,外商得以乘機在進出口貨價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虧損和債務;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對行欠債務負有連帶責任,故不斷出現倒閉。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復,並開始設立利用行傭積累起來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償行商的拖欠、罰款等,以維護公行的穩定。重建後的公行,延續了近六十年。 鴉片戰爭以後,《南京條約》規定,廢除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許英國商人在各口岸任意與華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廣州開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舊營業。他們曾經對新定的自由通商進行種種抵制,力圖保住昔日的獨占地位,但未能如願。鹹豐帝六年(1856),十三行毀於廣州西關大火。
十三行歷史上的大富翁潘同文十三行歷史上的大富翁潘同文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鴉片戰爭前廣州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貨行、外洋行。相傳其名起於明代,號為“十三行”,卻非固定為13 家。清代嚴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規定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口,十三行業務十分發達。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廣州16 家洋行於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國商人反對。次年被兩廣總督廢止。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粵海關請求成立公行,該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職能。1770 年公行裁撤,眾商皆分行各辦。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後確立下來。公行對官府負有承保和繳納外洋船貨稅餉、規禮、傳達官府政令、代遞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員等義務,在清政府與外商交涉中起中間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對外貿易特權,所有進出口商貨都要經它買賣。初為牙行性質,後也自營買賣。自1820 年(嘉慶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鴉片及各項商貨走私貿易興起之後,多數行家營業虧損,資金欠缺,負債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條約》規定開放五口通商,廢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對外貿易的特權。從此,十三行遂日趨沒落。

現狀

如今的十三行路卻有著與當年相似的繁忙景象。十三行路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服裝大廈,成包的服裝被大大小小的貨車運進運出,依舊一派繁忙的景致。
十三行的熱鬧景象十三行的熱鬧景象
位於十三行街頭的新中國大廈是十三行的龍頭,該大廈1996年7月奠基,至1998年底正式開始營業。吸引了眾多國內服裝商家進駐,其中包括不少香港,澳門,台灣等商家,由此服裝批發市場再次興盛起來。並逐步發展到周邊的商鋪街道,形成了一條繁華的服裝批發商業圈。
十三行新中國大廈十三行新中國大廈
據專家介紹,以十三行路為中心,包括新中國大廈,紅遍天服裝交易中心,故衣街、十三行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市場)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已經成為廣州歷史最長的服裝批發集散地。這裡每天進出貨物上千噸,人流量達數十萬人次,商業輻射面遠至全國各地、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地區。
如右圖,廣州十三行路新中國大廈服裝批發城。現今的新中國大廈一派繁榮景象,成為廣州最有價值的商務大廈之一。

地理位置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十三行路
十三行地圖十三行地圖
廣州十三行三維地圖廣州十三行三維地圖

市內交通線路

公交線路
乘1路、31路、38路、61路、102路、106路、103路、128路、134路、186路、217路、251路、288路、552路、556路、823路至“人民南路站”下車
坐263到怡樂村轉832到大新路步行到十三行~~
步行到英豪花園總站:公交 - 263路 - (英豪花園總站--廣州火車東站總站) - 方向: 廣州火車東站總站
出發: 英豪花園總站
到達: 怡樂村
公交 - 823路 - (逸景翠園總站--流花車站總站) - 方向: 流花車站總站
出發: 怡樂村
到達: 大新路
步行到人民南路十三行。
捷運線路:直達的6捷運口文化公園站

市場定位

以中檔服裝批發為主,囊括高中低檔的韓版女裝,品種相當齊全,幾乎全國的韓版女裝在這裡都能找到。其中新中國大廈寫字樓的服裝定位為中高檔,1-3樓及富衣城的批發檔口以中檔為多,紅遍天服裝批發市場,豆欄街等周邊批發市場多以中低檔為主。

營業時間

早上7點-12點
但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一般是早上五六點鐘就開門了,12點半關門,下午去的話就都關門了,所以拿貨的話一定要趕早去。

經營範圍

十三行服裝主要以新潮女裝為主,包括有男裝,女裝,運動服,睡衣,童裝,女裝鞋,皮靴,男女皮帶,帽子和包包,還有牛仔褲等等。是廣州有名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
十三行現狀十三行現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