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神祠

北鎮神祠

北鎮神祠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即北鎮廟,位於遼寧省錦州市所轄之北寧市(原北鎮縣)城西2.5公里的崗巒之上,是中國五大鎮山廟中唯一現存完好的山神廟,廟內的主要建築,為歇山式大木架結構,上蓋琉璃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鎮神祠
  • 外文名稱:Bei Zhen Miao
  • 地理位置:遼寧省錦州市
  • 占地面積:26000餘平方米
  • 著名景點:山神廟
基本簡介,建築設計,歷史沿革,文物價值,

基本簡介

北鎮廟位於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城西2千米的山崗上,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也是全國五大鎮山(東鎮沂山、西鎮吳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鎮山廟。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鎮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初稱“醫巫閭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後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將神祠擴建後改稱“廣寧王神祠”,元末被毀。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稱“北鎮廟”。

建築設計

北鎮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09米。在其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山門、神馬殿、鐘鼓樓、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寢宮等。廟內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廟東有乾隆年間所建的“廣寧行宮”遺址。
北鎮神祠北鎮神祠
北鎮廟的建築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築均位於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台階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和兩個馬童,為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過神馬殿,往北是一個高大的月台,繞以雕工精細的石欄桿,主要建築都在月台之上 。
從南向北依次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
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式大木架結構,上蓋綠瓦,雕樑畫棟,古樸典雅,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殿內北部中央的神壇上供有一尊“北鎮山神”,殿內東西兩壁上畫有32 星宿人物,大殿後為更衣殿,內香殿,最後為寢宮,各殿左、右、前三面均有石雕 欄桿,雕工精巧細膩。廟後東北角有一塊4米高的“仙人岩”,為清乾隆皇帝下棋 處。西北角有“翠雲屏”,天然奇石,形如屏風,其石長8.5米、寬4米、高3 米,下有竇,南北相通,此石又稱“補天石”。
北鎮廟的西北角有一塊狀如屏風的天然巨石,名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據說從此孔鑽過,可以終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為閭山八景之一,並為其題詩作賦。

歷史沿革

北鎮廟創建年代久遠。《隋書·禮儀二》卷七記載:“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閏十月詔”… …北鎮醫巫閭山……並就山立祠。”可以想見皇帝詔書下來,建設醫巫閭山神祠必具一定規模。《沈故》載:周禮職方氏有“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巫閭”之語。後於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封醫巫閭山為廣寧公,並遣范陽司馬祭祀。
遼代建國的二百年間,由於北鎮廟不遠處葬有耶律倍、耶律阮、耶律賢等帝王的顯、乾二陵,為奉護二陵,又在山下建了顯州和乾州。遼代皇帝每次東巡東京遼陽時,必到醫巫閭山祭祀山上二陵和祭祀鎮廟中的山神。在1983年,北鎮廟修建蓄水池和開挖上水管道時,發現了大量的遼代的建築磚瓦和飾件,由此證明,這時報神廟已有擴建,當時的規模和建築格局暫無法考究。《遼東志·卷二》北鎮廟下有“遼金加王號”之說,可見遼代對醫巫閭山的重視和崇敬。
北鎮廟北鎮廟
宋代因燕雲十六州以北為遼所據,每次祭祀北鎮都在北嶽廟(今河北曲陽)舉行祀典。政和三年(1113)加封廣寧公為廣寧王,定期遙拜(據宋史卷一0二)。
金大定四年(1164)詔醫巫閭山為北鎮,重建北鎮廟,稱廣寧神祠。王寂《遼東行部志》記載:明昌元年(1190)春二月庚子……以簿書少隙,攜香楮酒茗奠於廣寧神祠。
元大德二年(1298),加封北鎮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並對神廟重加擴建,稱之為廣寧王神祠。
據大德二年~至正十七年(1298-1357)的十三甬告祭碑所載,皇帝曾多次遣官親臨廣寧王神祠代祀醫巫閭山,每次祭祀典都是由朝廷選派官員和地方各有關僚屬,組成陣容龐大的祭祀團體。
明洪武三年(1370)六月,朝廷詔定岳鎮海瀆神號,“各名神號 ……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此詔原文在東鎮(沂山),廟址尚有碑刻,保存完好。
明末清初,廟貌雖巍然獨存,而金粉零星,土木凋殘。清康熙四十二年(1707)曾予維修。雍正元年(1723)進行歷時七年的大規模整修。將原明代的木牌樓改建為石制牌樓一座,廟宇建築依次是山門五間、神馬殿五間、御香殿五間、大殿七間、更衣殿三間、內香殿三間、寢宮五間。兩側由神馬殿北依次建鐘鼓樓各一座,神櫥、神庫各三間,左右配殿各十三間。御香殿前,建碑亭三座,乾隆十九年(1754)增建碑亭一座。後經乾隆年間的兩次維修,北鎮廟的堂皇壯麗的雄姿更勝於前代。光緒十八年(1892),北鎮廟因年久失修,而部分破損,奉軍統領高州鎮總兵左寶貴請示清政府撥款,特命馬曉倉主持監修,將廟內宮殿、廊廡、門闕、樓亭之屬一百三十間建築修繕一新。並建繚垣三百四十丈,改原大殿七間為五間,山門五間為三間,從而確定了今日的北鎮廟之格局的規模。民國建元(1912)後,祭山活動停止。
北鎮廟北鎮廟
1948年初,因時局動盪,廟內僧離道教散,兩側的附屬建築及清帝的廣寧行宮、萬壽寺、觀音堂、大仙堂的木料構件盡被扒走。
1963年,遼寧省人民委員會發文,公布北鎮廟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維修主要殿宇。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廟內的部分石碑、佛殿門窗均遭破壞。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價值

北鎮自建成廟以來,歷年帝王都在此舉行設祭祀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廟內留下自元代以來的告祭碑、修廟碑記、題詠刻石總計有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1988年,北鎮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