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邢家水庫

北邢家水庫,是一個中型水庫,位於龍口市下丁家鎮北邢家村西,泳汶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64平方公里,均為山區。流域呈帶型狹窄分布,平均寬4.29公里,長14.92公里,單支匯流。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平均徑流深20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邢家水庫
  • 位於龍口市下丁家鎮北邢家村西
  • 流域面積:64平方公里
  • 水庫總庫容:1310萬立方米
歷史,結構,

歷史

水庫上游已建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6座,攔截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經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水庫總庫容13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08萬立方米。1958年6月由山東省水利學校編制“泳汶河水庫灌區設計說明書”,10月開始築壩工程和修建放水洞。1960年6月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總投資98.5658萬元,投工77.2418萬個,完成工程量70.6748萬立方米。修建水庫搬遷北邢家、大呂、西呂3個村的199戶,979人,防洪水位以下淹沒土地0.15萬畝。至1990年底,國家為庫區移民遷建賠償等共投資16.6萬元。1963年後續建、加固的工程主要有:1963年11月~1965年5月加寬溢洪道;1965年3~5月興建壩後反濾層;1966年2月建二級放水洞(無壓),1977年4月改建為有壓式;1967年4~6月翻修壩前護坡石;1968年4~7月改建一級放水洞啟閉設備和閘門;1974年4~7月興建溢洪道交通橋及防浪牆;1976年5~10月壩後培土,加高粘心土牆;1979年4月興建水電站;1977年4月~1978年4月挖溢洪道,1981年整修加固。水庫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高24.94米,頂高程94.65米,寬6米,長400米。迎水坡為乾砌石,背水坡為草皮護坡。壩頂有1米高的漿砌石防浪牆和照明設備,防浪牆嵌入粘心牆1.2米,寬0.6米。1980年安裝了大壩沉陷位移觀測點及浸潤線測壓管。

結構

水庫溢洪道位於水庫大壩南250米山坳處,為開敞式,底寬50米,進口高程88.76米,全長150米,下游通過天然溝溪與原河道相接。最大泄量為970立方米/秒,消能形式為排流式。水庫輸水洞,分一、二兩級,位於大壩北端。一級輸水洞為砌石拱涵,呈矩形半圓拱,閘門為鑄鐵閘門。二級放水洞為 圓管。水庫電站,位於二級放水洞出口處,裝機容量2×150千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