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狐(犬科動物)

北極狐(犬科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極狐(學名:Vulpes lagopus):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別厚。

單獨或結群活動。食物主要為旅鼠,也吃魚、鳥、鳥蛋、貝類、北極兔和漿果等。為珍貴毛皮獸,已人工繁殖,稱藍狐白狐等,突變品種如影狐、北極珍珠狐、北極藍寶石狐、北極白金狐和白色北極狐等,統稱為彩色北極狐。

北極狐分布於北極地區,活動於整個北極範圍,其中包括:俄羅斯,加拿大,阿拉斯加格陵蘭和斯瓦爾巴群島的外緣,以及亞北極和高山地區,如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大陸。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族群,食物,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亞種,品種,保護級別,人工養殖,經濟價值,養殖場地,鉰料配製,

形態特徵

北極狐體長46-68厘米,尾長28-31厘米,肩高在25-30厘米,體重1.4-9千克。體型較小而肥胖,雄性略大。額面狹,吻部很尖,耳短而圓,頰後部生長毛,腿短,腳底部也密生長毛,適於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鬆,尖端白色,身體略小於赤狐。北極狐毛皮既長又軟且厚,所以北極狐可忍受嚴寒。冬天全身毛色為純雪白色,僅無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漸轉變為青灰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尾長,尾毛特別蓬鬆,尾端白色。因為它的腳好似野兔腳,所以學名意思解作有野兔腳的狐狸之意。

棲息環境

北極狐分布於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極狐喜歡在丘陵地帶築巢,而北極狐的巢有幾個出入口。當遇到暴風雪時,北極狐可以呆在窩裡一連幾天不出來。北極狐年年都為它的巢穴進行一些維修和擴展,以便能長期居住。夏天,當食物豐富時,北極狐會把部分食物儲存在它的巢穴中。冬天,當巢穴中所儲存的食物被消耗殆盡時,白狐會跟蹤北極熊,揀食北極熊所吃剩的殘羹剩飯。所以冬天裡北極熊身後總會有2到3隻白狐在悄悄地跟蹤。但當北極熊非常飢餓時,它也會攻擊北極狐。

生活習性

遷徙

北極狐能進行長距離遷徙,而且有很強的導航本領。北極狐在5個半月時間內遷徙的距離達到4600公里。平均一天能行進90公里,可連續行進數天。能夠在數月時間內從太平洋沿岸遷徙到大西洋沿岸,行程同加拿大的東西距離接近。北極狐能夠導航行進數百公里。它們會在冬季離開巢穴,遷徙到600公里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園。

族群

在一群狐狸中,雌狐狸之間是有嚴格的等級的,它們當中的一個能支配控制其它的雌狐。此外,同一群中的成員分享同一塊領地,如果這些領地非要和臨近的群體相接,也很少重疊,說明狐狸是有一定的領域性。北極狐狸的數量是隨旅鼠數量的波動而波動的,通常情況下,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極狐數量高峰年,為了生計,北極狐開始遠走它鄉;這時候,狐群會莫名其妙地流行一種疾病“瘋舞病”。這種病系由病毒侵入神經系統所致,得病的北極狐會變得異常激動和興奮,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到處亂闖亂撞,甚至膽敢進攻過路的狗和狼。得病者大多在第一年冬季就死掉了,屍體多達每平方公里2隻,當地獵民往往從狐屍上取其毛皮。

食物

北極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魚、鳥類、鳥蛋、漿果和北極兔,有時也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但最主要的食物供應還是來自旅鼠。當遇到旅鼠時,北極狐會極其準確地跳起來,然後猛撲過去、將旅鼠按在地下,吞食掉。有意思的是,當北極狐聞到在窩裡的旅鼠氣味和聽到旅鼠的尖叫聲時,它會迅速地挖掘位於雪下面的旅鼠窩,等到扒得差不多時,北極狐會突然高高跳起,借著躍起的力量,用腿將雪做的鼠窩壓塌,將一窩旅鼠一網打盡,逐個吃掉它們。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北極狐會自相攻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芬蘭、格陵蘭、冰島、挪威、俄羅斯聯邦、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美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
北極狐分布圖北極狐分布圖

繁殖方式

每年2-5月發情交配。一般3月份是北極狐的發情期。當發情開始時,雌北極狐頭向上揚起,坐著鳴叫,這是在呼喚雄北極狐。雄性在發情時,也是鳴叫,比雌性叫得更頻繁、更性急些,最後用獨特的聲調結尾,有些類似貓打架的叫聲,也有些像松雞的聲音。一般只要51-52天,一窩小狐狸便誕生了,每窩一般產8-10個,最高紀錄是16個,剛出生的幼狐尚未睜開眼睛,16-18天,小狐便開始睜眼看世界了。經兩個月的哺乳期後,母狐便開始從野外捕來旅鼠、田鼠等餵養小狐狸,每當母狐叼著獵物回來,小狐狸們便爭先恐後地衝出洞穴分享獵物。約10個月的時間,小狐狸們便開始達到性成熟,隨後開始成家立業,過著一種新的生活。壽命為8-10年。

亞種分化

北極狐共有4個亞種,除此之外,按其毛色還可將北極狐分成兩類,其他還有人工養殖的一些品種。

亞種

北極狐(4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Alopex lagopus beringensis
Merriam, 1902
2
Alopex lagopus fuliginosus
Bechstein, 1799
3
Alopex lagopus lagopus
Linnaeus, 1758
4
Alopex lagopus pribilofensis
Merriam, 1902

品種

變色狐
在夏天,具有比較稀少的銀灰色脊背毛,面部、脊背的兩側和過渡到腹部的毛則為灰白色;在肩部有黑色和灰色的花紋向下延伸至腳部,形成不明顯的十字圖形。而一到冬天,全身的毛均呈白色,和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
藍色狐
一年四季全身均呈藍灰色,這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因為,天藍北極狐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北冰洋的沿岸,藍灰色的皮毛正好和藍色的海水相應,起到了保護色的作用。
從隱性等位基因的色彩效果,藍色狐的父母可以同時擁有白色和藍色幼崽。白色狐的父母,只有白色的幼崽和混具有混合色的幼崽。不過,變色北極狐和藍色狐並無嚴格種族上的界限,有時它們會在一起混居,若二者交配,生出的後代可能全是白色或是藍灰色或兼而有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人工養殖

經濟價值

北極狐毛皮價值昂貴,經過人工飼養可見到大量的毛色突變品種,如影狐、北極珍珠狐、北極藍寶石狐、北極白金狐和白色北極狐等,統稱為彩色北極狐,在國際毛皮市場上是暢銷的高檔商品,因為北極狐個大,體長,毛絨色好,特別是淺藍色北極狐,在國際市場上最有經濟價值,被視為珍品。北極狐狐種價格要比其它狐種價格高出30%-50%。
北極狐的毛皮,可剝取加工製成各種高檔的裘皮大衣及帽、圍巾和各種高級裝飾品。北極狐肉質細嫩,無異味,易消化,味可口,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低脂肪的好肉食,狐肉可單獨成菜,亦可與其他菜相配,能製作出多種多樣的野味佳肴。北極狐肉營養較高,狐肉、五臟、腸、肚、膽、狐鞭、脂肪等均可入藥,能治療多種疾病,並可以美容。

養殖場地

建立北極狐養殖場,初建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而定,一般以先小為宜,而後逐步擴大,種狐可先引進3組,每組12隻,公母搭配比例為公2隻,母10隻,總計36隻。北極狐必須採用籠養,絕不能在外放養,以免發生傷人等意外事故。狐籠可採用直徑6毫米的鋼筋焊接而成,每隻狐1籠。

鉰料配製

北極狐的飼料主要有肉類飼料、魚類飼料、乾動物性飼料、乳類飼料、蛋類飼料、作物籽實飼料、果蔬飼料、維生素飼料、礦物質飼料等。這些飼料都是各個時期互相搭配而食用。各個時期還有不同的專用配方,以適應北極狐生育情況而食用。
飼料調製前應進行品質、衛生的鑑定,嚴禁利用來自疫區和腐爛變質的飼料。新鮮的動物性飼料也要進行充分洗滌和通過蒸煮徹底消毒;冷凍飼料需要解凍後再進行洗滌;魚類飼料可先用清水浸泡,然後洗去表面粘液;含鹽乾魚充分浸泡脫鹽;蔬菜應除去老根及腐爛部分,去掉泥土,還要洗淨殘留的農藥。
調製方法主要看絞碎、蒸煮兩種。因飼料種類不同,調製的方法亦各不相同。穀物類飼料應充分熟制,加溫到100℃後再保持5分鐘,方可飼餵。新鮮動物肉類洗淨後可直接喂,健康動物新鮮血可生喂,但不宜過量。繁殖期餵量可占日糧動物類飼料的10%-15%,幼狐育成期占30%左右。新魚海魚洗淨後可直接喂,淡水雜魚蒸煮後才可餵。體錶帶有較多蛋白質粘液的魚(如泥鍬等),應先用熱水浸泡除去粘液,乾魚應浸泡脫鹽、洗乾淨後再餵。蠶蛹加工時要徹底浸泡,除去殘存的鹼類,蒸煮後與肉或魚一起絞碎飼喂,在幼狐育成期和毛絨生長期,用量不超過日糧中蛋白質的30%,繁殖期可占5%-15%。牛羊奶在飼餵時需加熱消毒,一般鮮奶加溫到70℃-100℃後再保持10-15分鐘,亦可飼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