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姓

北岸[北岸,讀音作běi àn(ㄅㄟˇ ㄢˋ)],中國古代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岸姓
  • 外文名:North shore surname
  • 讀音:běi àn
  • 源於:地名
  • 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 得姓始祖:堯帝、閻成嶺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纂》記載:“北人、北門、北官、北郭、北野、北唐、北旄、北山、北鄉、北宮、北海、北里、北岸、北野、北丘等,姓,以所居為氏。”
北岸氏與這些“北首字”複姓一樣,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北氏,少數族人改為單姓岸氏、安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高麗族,出自漢朝末期古渤海國,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北岸氏,源出古渤海國,在古渤海國被契丹國耶律·阿保機所滅後,大部分國人被契丹貴族內遷,亦有少部分繼續北遷至遼河支流壩水流域北岸地區,到漢朝時期稱為馬訾水,唐朝時期改稱鴨綠江。後融入古夫余國王子朱蒙所創立的高句麗國,其中有人因地為姓氏,稱北岸氏。
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古夫余國王子朱蒙(亦稱東明、朱明、鄒蒙)為避禍南逃到卒本川(今遼寧桓仁),建立起卒本夫余政權,定都於紇升骨城。
西漢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朱蒙逝世,計在位十九年。朱蒙時期,先是降服了沸流國,後經過北討,滅掉了荇人國,將其納入高句麗國的勢力範圍,然後,又向東擴張,滅掉了北沃沮,使其政權初具規模。第二世琉璃明王即位當年,即親統大軍攻打鮮卑,大獲全勝。但懾於強大的夫余入侵,琉璃明王於西漢建平四年(公元3年)將都城遷至國內城(今吉林集安),並建丸都城以資拱衛。此後四百餘年,國內城一直是高句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西漢天鳳元年(公元14年),琉璃明王命大臣烏伊、摩離等領兵二萬人,西伐今太子河流域的梁貊,滅其國,並乘勝襲取高句麗縣,占有高句麗故地,從此卒本夫余改名為高句麗,並以高為王族姓氏。第三世太武神王時期,高句麗國開始頻繁用兵。西漢地皇二年(公元21年),太武神王發起對夫余國的進攻,雖曾將夫余國王斬首,但最終還是戰敗而歸。
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高句麗國征服了蓋馬國,使自己的勢力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地區。隨後又降服了句荼國。由於高句麗國的擴張,引起了東漢政權的強大幹預,高句麗國太武神王只好向東漢王朝謝罪求饒。到第四世王和第五世王時期,高句麗國無所建樹。第六世為太祖王,其在位時期是高句麗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太祖王除了將高句麗國中分散的各部實行統一以外,還與東漢政權進行過多次軍事較量,並屢犯遼東地區,顯示了高句麗國逐漸強大的軍事實力。傳到第十世山上王、第十一世東川王、第十六世故國原王時,高句麗國更是多次向遼東地區擴張,卻先後三次遭到了中原曹魏政權王朝和遼東地方政權的大規模討伐,以致邑落殘破,王都被毀,瀕臨滅亡。直到第十九世廣開土王時,形勢發生了有利於高句麗國對外擴張的變化。廣開土王,又稱好太王。他即位初期,先興師北進,攻破契丹三個部落、七百營。接著又揮師南下,多次進攻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僅在東晉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的一次戰役中,就奪取百濟五十八城、七百餘村,迫使百濟阿莘王出降,並臣服於高句麗。之後,廣開土王又兩次擊敗入侵的倭寇,占領了新羅國部分城邑,使所轄地域越過大同江,抵達漢江北岸。
東晉義熙六年(公元410年),廣開土王又北征夫余國,迫使夫余臣國服於高句麗國,特別是在東晉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時高句麗國就開始以武力入侵遼東地區,並最終占據了遼東,直到高句麗滅亡時,遼東地區才回歸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東晉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廣開土王逝世,長壽王即位。面對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的形勢,長壽王曾遣使向中原諸王朝奉表納貢,以示臣服,求得相對穩定。但這時新興的北魏政權,正在步步向東、北兩個方向逼近,隨時都在威脅著高句麗的安全。為了遠離北魏王朝的威脅,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長壽王遷都於平壤城。長壽王遷都後,繼續推行南侵新羅國、百濟國,北和中原諸朝的策略。北魏延興五年(公元475年),長壽王一舉攻克了百濟國都城漢城,殺其王,迫其南遷,高句麗國的勢力推進到漢江流域。據朝鮮、韓國歷史文獻記載,終長壽王之世,僅向北魏朝貢就達四十六次,從而避免了與中原王朝的矛盾激化。使高句麗國由漢、魏時期的“方可二千里,戶三萬”,一躍發展到“民戶三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餘里”,即東臨日本海,西靠黃海,南到漢江流域,北以遼河為界,成為地處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的強大政治勢力。自長壽王以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高句麗國與中原王朝基本保持著朝貢修好的和睦關係。大唐王朝建立後,高句麗國的榮留王高建武在位,為了緩和與中原王朝的關係,連續派遣使臣入唐朝貢,與唐朝修好。唐高祖李淵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並且放回在隋朝時期虜獲的高句麗人。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後期,大唐王朝空前強盛,東突厥被消滅。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新羅國派遣使臣入朝,述說百濟國攻占了新羅國的四十多城池,並且與高句麗國圖謀斷絕新羅國與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當即派人出使高句麗,勸阻停戰,卻遭到了高句麗國執政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的拒絕,唐太宗因此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國。唐朝對高句麗先後進行了八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國發生內亂。唐高宗李治乘機以大將軍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全軍,分道合擊高句麗。至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春夏之交,唐朝大軍攻至平壤城下,農曆9月12日,高句麗國的僧侶信誠打開城門,唐軍進城,高句麗國被徹底平定,高句麗國滅亡。唐朝在平定高句麗國後,將其地分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高句麗國的歷史結束。
從西漢天鳳元年(公元14年)誕生,到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滅亡消失,高句麗國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了六百五十四年。高句麗國滅亡後,其國中的北岸氏族人逃亡於琉球,後遷往位於倭奴國東海道京都的東部生息繁衍(今日本大阪新幹線滋賀縣)。如今,北岸氏是日本國排行第六千八百八十六位的姓氏,羅馬拼音讀為“Kitagisi”,在歷史上分衍有中西氏、大西氏、安藤氏、琴森氏等數十個姓氏,而本氏總人口卻僅有一千三百人左右。

第三個淵源

源於閻氏,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北岸姓氏原為閻氏,北岸始祖為閻成嶺,其妻許玉蘭。閻成嶺原居住于山東省冠縣甘屯鄉,因為他認為部分閻氏人於文化大革命中在當地做了壞事,令閻成嶺十分傷心,決定於1982年自立姓氏門戶,改姓為北岸,此後稱北岸成嶺,有一子北岸冰香和一女北岸秀芝,遂成北岸一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遠古汾水北岸,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在遠古時期,堯帝曾在汾水北岸的藐好射山,接見了王仉、齒缺、被衣、許由四位賢人,徵求治國之方,從此傳為千古佳話。因此在這四位賢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事為姓氏者,稱北岸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得姓始祖

堯帝、閻成嶺。

遷徙分布

北岸氏複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在日本國則名列第六千八百八十六位,在中國大陸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北氏,少數改為單姓岸氏、安氏,在日本國還有分衍有中西氏、大西氏、安藤氏、琴森氏等數十個姓氏,多以遼東、冠氏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冠 縣:春秋系晉國冠氏邑。隋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析館陶縣東部和清淵縣南部置冠氏縣,其境域待考。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銷清水縣(原清淵縣)併入冠氏縣,境域擴大。元朝時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縣,其境北越館陶、邱縣域,東界清河縣的清河屯,西界威縣的方家營,南界威縣的沙兒寨,北界南宮縣的紅河村。1934年測定,全縣面積為725平方公里,其中,“河北18村”約100平方公里。1940年7月,“河北18村”劃屬清江縣,其他境域未變。1943年7月,原冠縣的第六、八區(張莊和清水區)劃屬冠堂邊辦事處;同年11月,冠堂邊辦事處撤銷,第六區劃屬武訓縣,第八區及冠、館路以北劃屬永智縣。時縣域北界為冠堂路和冠館路,西界至唐寺,東界和南界為原縣境,時境域最小。1945年8月,撤銷武訓縣,永智縣和冠縣合併稱永智縣,是年12月,恢復冠縣稱謂。縣域東界辛集的劉八寨,西界漳衛河東岸的南館陶和北館陶,南界、北界未變。1946年3月,南館陶區、北館陶區回屬館陶縣,縣境與1940年前縣屬河南境域大體相當。1956年3月,原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三個鄉劃屬冠縣,縣域擴大。1958年12月,館陶縣全部、莘縣的燕店和王奉兩公社劃歸冠縣,1961年7月,冠縣、館陶縣兩縣分治,原館陶縣地回屬館陶,原莘縣燕店、王奉公社回屬莘縣。1965年3月,館陶縣屬漳衛河東岸南館陶區的張莊、么莊、東古城、乜村和北館陶區的楊召、萬善、肖城、許莊、城關等九個公社再次劃歸冠縣,至今境域未變。

堂號

遼東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