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鎏金玲瓏銀塔

北宋鎏金玲瓏銀塔

通高:34.8厘米。塔中空,四面七層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基座為疊澀須環座式,束腰部鏤雕壼門。第一層塔身四周沒勾欄,塔身正面及左右兩面鏨刻二武士守門圖案,背面鐫刻“弟子沈質范從吉張護夏思明、張公等同造塔一所,范從周舍”的施主題注。第二層塔身以上逐層收分,每層四面均攢刻坐佛。塔檐捶出筒、板瓦脊之意,四角掛風鋒,每層塔檐與塔身用細銀絲綴連。塔剎挺拔,用鏈條與頂層四角相連,由仰蓮、五垂相輪、寶珠等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宋鎏金玲瓏銀塔
  • 年代:北宋
  • 文物原屬:寺院藏品
  • 文物出土:瑞安仙岩寺慧光塔拆出
基本信息,簡介,

基本信息


  
北宋鎏金玲瓏銀塔
【名稱】:北宋鎏金玲瓏銀塔【類別】:金銀器
【文物現狀】: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文物級別】:一級

簡介

慧光塔位於瑞安市塘下仙岩積翠峰的仙岩寺內,故又名仙岩寺塔,初建於唐貞觀年間(一說唐大中年間),北宋初年得到拓建,宣和年間被毀。元延佑五年(1318年),致蘊禪師至仙岩,聽當地兩百多戶村民聲稱,曾在禪師抵達前三日見飛燈懸塔,徹夜閃閃發光,遂重修古塔,並命名為“慧光塔”。但在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之後,慧光塔屢經興毀:康熙年間,天目和尚重興此塔,內藏小銅塔一座、大士一尊、韋陀一尊,並手寫經法貯藏於塔中。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仙岩寺了鬯和尚發願再修慧光塔,卻因工程浩大而資金匱乏,後在圓瑛大師、寶靜、興慈、印光、靜權、趙朴初、黃函之等人的協助下募修完成。上世紀六十年代,慧光塔曾遭拆毀,在塔壁中發現了北宋刻印書、墨書經卷及金、銀器、油泥堆塑漆器、玻璃器皿、黃楊木雕等百餘件珍貴文物,鎏金玲瓏銀塔便是其中之一。
進入宋代後,大眾逐漸改變了唐代的審美習俗,轉而傾向於輕盈秀麗的風格。北宋慧光塔鎏金玲瓏銀塔留有紀年和工匠姓名,整體造型小巧優美、光潔完整,體現了清雋典雅的藝術特徵和宋代建築柔和婉秀的風韻,為研究浙江地區古代寶篋印塔工藝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寶篋印塔是佛塔中較特殊的一種類型,也是中國塔類建築中印度、中亞風格比較濃厚的種類,以形似箱筐,內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而得名。它由塔基、塔身、塔檐與塔剎四部分組成,且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從唐代起,關於寶篋印塔(多稱為阿育王塔)的記載就逐漸增多。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北方中原地區兵革重起,國家對佛教加以嚴格限制。特別是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柴榮廢除了所有未經國家頒額的寺院,並將民間保存的銅佛像全部沒收,使得原本只是維持的北方佛教更日顯凋零。相比之下,在較為安定的南方,一些統治者十分熱衷於佛教,其中尤以吳越國為甚。歷代吳越國王奉行“保境安民”和“信佛順天”的宗旨,一方面尊奉中原各朝為正朔,一方面也積極推行佛教,故而使境內的佛教大盛,一時成為海內外聞名的“東南佛國”。在這種情況下,民間仿造的寶篋印塔(阿育王塔)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在迄今發現的相關實物中,以五代至宋代時期為主。而從分布的地點來看,五代時期的民間造寶篋印塔(阿育王塔)均分布在吳越國境內,宋代時雖有所拓展,但出土地點仍以吳越國故境為多。浙江的金融冶煉發端很早,五代兩宋時期,青銅金銀的製造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加上吳越國打下的“佛國”基礎和兩宋對佛教的尊崇,因而與佛教密切相關的金屬供養塔多有發現。這些塔不過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之間,造型卻非常豐富多姿,工藝上糅合了傳統的錘、鏨、刻、削、編、嵌等加工技術,紋飾精緻,極具觀賞性。北宋慧光塔鎏金玲瓏銀塔正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