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宅秘園

北宅秘園

《北宅秘園》是南朝宋文學家謝莊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首四句,寫秘園黃昏之景。晚霞輕風,殘陽青林,舒爽淨麗。中四句,寫秘園靜夜之景。寒波冷月,落葉秋聲,幽秘荒深。末二句,透露情懷。思有同好,攜琴帶酒,相與游賞,庶免孤寂。詩人對秘園黃昏之時清曠幽靜的景象,作了精心的勾勒並借景抒情,傳達出詩人落寞的情感意緒,並寄託了詩人超逸、舒閒的情懷。全詩寫景布局,由遠及近,脈絡清晰,格調清空閒雅。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北宅秘園
夕天霽晚氣,輕霞澄暮陰
微風清幽幌,余日照青林
收光漸窗歇,窮園自荒深。
綠池翻素景,秋槐響寒音
伊人儻同愛,弦酒共棲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北宅秘園:謝莊的別墅。舊址在金陵(今南京)城內,已隨歷史的煙火而消亡。
②霽(jì):雨止天睛。晚氣:暮色,日暮時的景象。
③輕霞:淡霞。澄:澄清,使清明。
④幌(huǎng):指帷幔。
⑤余日:殘陽。青林:蒼翠的樹林。
⑥素景:指月亮照在水波上泛起的白色光影。景:同“影”。
⑦秋槐:謝惠連《搗衣》詩:“秋風落庭槐”。一作“秋懷”。寒音:淒涼的聲音
⑧伊人:意中有所指的那個人。此處泛指同趣之人。儻(tǎng):倘若,假如。同愛:指與自己一樣喜好清靜,對秘園清景感興趣。
⑨弦酒:指弦歌對酒。棲尋:猶言棲息、尋游。

白話譯文

西天放晴暮色蒼茫,淡霞澄清沉沉夕陰。
微風吹拂幽雅窗簾,落日餘暉照耀青林。
日光漸微窗色變暗,窮園之內兀自慌深。
碧綠池水漾著白光,秋日槐樹透有寒音。
若有伊人與我同好,揮弦對酒共同游尋。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锺嶸《詩品》中曾指出謝莊承襲顏延之詩風而且“尤為繁密”,其實這只是就他應制侍宴的一類詩歌而言的。他也善於棲尋閒適之作,他的詩格調飄逸,情致清雅。這首《北宅秘園》便是其此類代表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謝莊的詩歌,以兩種題材形成兩種風格,其應制侍宴之作,喜用古事,傷於繁密;棲尋閒適之作,格調飄逸,情致清雅。他的《北宅秘園》就是後一類的代表作,作者善於集中筆墨,對“北宅秘園”作多層次、多角度的“定點”描寫。開頭四句寫秋天傍晚時的景色:薄暮將臨,煙靄消散,輕霞映天,空氣澄鮮,微風蕩漾著幽雅的簾幔,太陽的餘暉斜照著深秀的樹林。這是一幅清麗、明淨、高遠的秋暮圖,詩人不僅大筆勾畫,巧妙剪裁,而且染上了濃烈的情感色彩。秋色、傍晚、夕陽、暮靄,這些描摹悲秋的誘情性“意象”,沒有把詩人引向傷感與悲傷,明麗高朗、靜態清趣中包孕著欣賞和妙悟,這不僅可以淡化歷時彌久的遷逝之悲,而且也消釋了宦海仕途的種種煩惱。從詩人的政治遭遇、從政態度來看,看似順利的官運並未使他陶醉,政局動盪,變幻莫測,誰也無法擺脫憂讒畏譏的心理重負,他常常想謙退自全,全身遠禍,所以每當他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時,就有一種輕鬆、喜悅的解脫感與安全感,故能細細品味出大自然的美妙。
“收光漸窗歇”,寫日將沉沒,夜幕降臨,漸覺窗瞑,這與謝靈運的“林壑斂瞑色”有同工異曲之妙。一個“漸”字,寫出了夜幕降臨時的動態過程,突出了“我”對宅園暮色的專注品味,給悄然無人、荒寂深沉的窮園帶來了一線生氣,更加強了幽深靜謐的整體氣氛。“綠池”兩句則對“窮園”略作點綴,染出逸趣,曹植公宴》詩云,“朱華冒綠池”,這兩句詩寫芙蓉池內,閃躍著白色的光亮;秋槐樹間,發出清冷的聲音。綠素相反,對比鮮明,以聲寫靜,尤見寧寂,從而有聲有色地渲染出秘園“收光”時的景色之異。
“伊人”兩句收束全篇,直接抒發自己對秋暮窮園的樂趣,這裡又有兩層曲筆,前八句已經暗示出作者的傾向、態度,但自得其樂之意只是不肯說出,此為一層。現在專門來說,又不直接點明自己如何在這小天地中飲酒弦歌,樂於棲息游尋,而是先做一番假設,若有“同好”者對此種意境、生活感興趣的話,那么,“我”則願與之弦歌棲尋,共享秋園暮景之樂,此為第二層。既寫此種生活之美、園林之樂的不易體察,又寫自已深切領悟到樂趣後願意推已及人,共享幽居閒逸之快,直中有曲,靜中顯幽,俗而見雅,婉而不晦,寫出了宅園之美的“最高層次”。
這首詩羌無故實,皆由直尋,前八句從多方面為宅園布景設色,頗多巧構形似之言;後兩句以彈琴、飲酒進一步強化宅園秋景之樂,乾淨利落,意留言外,使這幅極其一般的秋色圖,顯出了無限的風流媚趣。

名家點評

清代王夫之古詩評選》:物無遁情,字無虛設。兩間之固有者,自然之華,因流動生變而成其綺麗。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榮如所存而顯之,即以華奕照耀動人無際矣。
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詩的前四句,從遠景開始著筆,“收光”四句,詩人將目光從遠處收回,落在園中,重筆寫園中夕景。由窗欞上漸漸暗去的光線,詩人知道天已經黑了,而此時的園子顯得更加荒疏、幽寂。看著碧綠的池水泛著粼粼的波光,聽著那秋風中沙沙作響的槐葉聲,一種孤寂的意緒頓時襲上詩人的心頭,使他感到一種難耐的淒涼。曲此,詩的最後兩句,詩人發出深情的呼喚,他呼喚著與他志趣相投的人來與他一起揮弦放歌,對酒賦詩。本詩的特點在於,詩的結尾並沒有歸入談玄說理,而只是輕描淡寫地表露—下自己的心境,這使得詩中的景色描寫占據了絕大部分。

作者簡介

謝莊(421-466),南朝宋文學家,字希逸,陳邪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莊少即聰穎,七歲能屬文,及長,善辭令,美容儀。初為隨王劉誕後軍咨議,領記室,後為太子中庶子。時南平王劉鑠獻赤鸚鵡,詔群臣作賦。袁淑文冠當時,見謝莊所作,乃嘆曰:“江東無我,卿當獨秀;我若無卿,亦一時之傑!”遂隱其賦。孝武帝以後,莊歷官吏部尚書、吳郡太守、金紫光祿大夫等職。康工詩善賦,辭彩華美,格調飄逸,現存之詩作,多為侍宴應詔之作。有《謝光祿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