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杏花

北坡杏花

北陂(bēi一聲)杏花選自《王荊文公詩箋注》卷四十二。

《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一二句寫出了北陂杏花的嬌媚之美,後兩句表現了杏花高潔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於物,體現出王安石剛強耿介的個性和孤芳自賞的人生追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北陂杏花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王荊文公詩箋注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譯文,作品簡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陂:池塘,這裡指池邊或池邊小洲。
2、花影:花枝在水中的倒影。
3、縱:即使。
4、絕勝:遠遠超過。

譯文

春天,一池塘的池水繞著杏花,
其妖嬈的身影使其成為春天的霸主
縱使被東風吹作雪花落在水面上,
也勝過落在南邊的道路上被碾做塵土。

作品簡介

首句寫樹。一“繞”字,寫出了“春水”以深情柔意對“花身”的愛惜、護衛和滋潤,突出了杏花生長環境的清澄幽潔。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這首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的《北陂杏花》.首句通過一個“繞”字,寫出了春水愛花、惜花、護花、戀花的情景,側面寫出了杏花的可愛。詩人以水邊的杏花自況,縱然被春風吹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於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碎,化為污濁的塵土。流露出悲壯的情感,表現出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你說的這兩句描繪了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首句點明杏花所處地理位置。“陂”,此處是指池塘。一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預示著勃發的生機。“繞”字用得精巧,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水花之相依相親。
次句寫花。樹上繁花似錦,妖嬈美麗;水中倒影蕩漾,同樣嬌媚生動,樹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輝,相得益彰。宋人許顗《彥周詩話》稱:“荊公(王安石)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花樹倒影在明淨清澈的春水之中,於原有的嬌艷之外更增添了一種清澄淵靜之美。王安石晚年退居林下,淡然自得,泊然無為,他特別愛看水中倒影,正反映了他在這種淡泊心境下對於澄澹虛靜之美的追求。
花開花落,是生物的必然。是吹散空中,灑落水上;還是淪落塵陌,任人踐踏,落花有著不同的去處。這裡的“北陂杏花”顯然屬於前者。詩人由此生髮情思,代花立言,以決絕的語氣作出選擇:“作雪”而決不“成塵”。這裡的杏花已成了人格的象徵。清人陳衍曾說:“末二語恰是自己身份。”王安石為人剛毅倔強,後兩句正反映了他這方面的志向和性格。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滿池花影搖曳迷離。“妖嬈”二字本用於寫人,這裡移用於杏花,展現了杏花爭奇鬥妍的照人光彩。一個“各”字,表明在詩人眼中,花與影一樣地美艷、多情,一樣令人流連忘返、沉迷自失。

作者簡介

王安石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大詩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諡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