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社區

北台社區

北台社區位於南區南端,與板芙鎮交界接壤,原為農村村委會,於2006年下半年轉為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約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台社區
  • 位於:南區南端,與板芙鎮交界接壤
  • 轄區面積:7.3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1602人
  • 工作人員:15人
組織機構,發展狀況,所獲榮譽,風俗習慣,婚嫁,生育,生日,建房,喪葬,歷史古蹟,歷史名人,

組織機構

北台社區轄下有三個自然村,目前,社區有工作人員15人,其中社區兩委成員8人,工作人員7人,為居民提供計生、暫住證、出租屋辦證、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一站式服務;社區還聘請有治安員、保潔員,分別負責社區治安巡邏、街道的日常保潔工作。

發展狀況

社區內有企業近三十間,經營穩定。社區工作除了以上必要的行政業務外,協助下屬各經聯社集中精力為廠企客商服務,努力營造和諧、寬鬆的經營環境,讓客商專心、靜心經營,為把企業做大做強,增強社區經濟實力,增加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起到多贏作用。
北台社區堅持“以人為本”宗旨,為村民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關心弱勢群體,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社區設有警務室,警務下基層,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社區內設立星光之家老年人活動室,配備桌球台、橋牌及各種健身器材;設立社區農家書屋,滿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設立社區醫療服務站,為居民就近提供醫療保障服務;設立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有多個綠化小公園,是居民日常休嫻的好去處。社區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每年端午節均舉辦粵劇表演,慶賀端午節活動已堅持二十四年,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另外社區還有一支男子籃球隊,一支女子舞蹈隊,為活躍農村文娛體育活動作出了貢獻。
北台社區居委會將堅持不懈地做好各項工作,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完善配套設施。如今,前進中的北台社區正以嶄新的面貌,帶領轄區居民為共創一個平安、和諧、文明的新社區再努力。

所獲榮譽

內有北溪河由東向西流向石岐河,著名的湖洲山向南延伸至紅光林場與五桂山脈接壤。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中國空軍創始人楊仙逸先生的誕生地,被譽為“空軍之父”的故鄉;國家四A級的“詹園”旅遊景點坐落於我社區,旅遊資源豐富,於2008年獲評廣東省特色旅遊村稱號。

風俗習慣

婚嫁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為男女青年理所當然的事,本地人一般沒有早婚的習慣,特別解放後,基本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談婚論嫁時,男的二十歲以上,多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女的十八歲以上,一般在二十二到二十六歲左右。倘男青年到二十八九歲、女的到二十五六歲還沒找到對象,其父母才會挖空心思、想方設法請親朋戚友、三姑六婆為兒女介紹對象。
北台社區
至於結婚形式則各有不同,這要視各人之觀念、各自之家境而定。有的青年男女雙方到婚姻登記處辦理登記手續後,旅遊度蜜月去了(這種形式在1990年以後多些);有的辦理了登記手續,在家中殺只雞拜拜祖先便算完事;有的家有傳統長者,家道也較殷實的,則半新半舊的舉行傳統的三書六禮儀式。後者在談婚論嫁時,雙方議定“身價銀”(即禮金)、女方的嫁妝(陪嫁),然後擇定吉日“對親家”(也叫“送年生”、“送利事”、“行聘”,該儀式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五禮合一)。“對親家”這天,男女家都請房親戚友來“飲茶”(實則幫手,事後分送禮物及發帖給鄰里宗親),吃些糖果餅乾糕點之類。男家要備年庚(用紅紙摺疊成帖式,寫上準新郎之生辰八字,以父親之名行帖,也叫庚書、年生)、請期(婚期)帖、禮品清單,請幾個房親連同禮品送至女家。禮品一般有活雞兩隻、大鱅魚一雙、豬肉大小兩塊、米酒若干壇、白米若干斗,還有龍鳳禮餅、糖果餅乾、糖蓮子、糖蓮藕、鹹脆花生、紅棗、茶葉(諸禮品和帖式上的毛筆字必須成雙成對,不能單一,此之謂意頭也)等。女家受一半禮品,餘下的連同準新娘的年庚、準期帖回送男家。禮畢,男女雙方均向親朋戚友派送糖果餅乾之類和派發請帖。1979年以前,鄉下人是不發請帖的,只備幾包花生包(用紙包上四粒連殼鹹脆花生,成三角狀)、幾塊餅乾或兩個禮餅、幾粒麻糖,請鄰里房親送到被請者家裡,並口頭通知婚期。被請者會在得知婚期之日至婚期前一兩天“做人情”。“人情”之形式、金錢或禮物之多寡,當視關係親疏而定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年輕的赴宴者多在到飲宴時送上一包利事算“做人情”了。婚宴這天,主家會找人請酒,早午晚三次。後來仿城裡人做法派請帖,本來不用再派人請酒的,可鄉下人還是派人三請四請的。因為有些傳統觀念較強的老年人,還堅持以前三請之例,固守少請一次也不赴宴之陋習。
男家在婚前一天請鄰里房親到來吃晚飯,謂之“開鑊”。農家一般有地方擺酒席,擺上二三十席酒宴完全沒問題(可借左鄰右舍或公眾之空地),也可趁此機會旺一旺家居,故多喜歡在家宴客。這就需要大量的幫手,而被請來的鄰里房親則是婚禮時的最佳幫手。這批幫手是無償的,倘說有償的話,待賓客酒足飯飽後,帶些殘羹剩飯(本地人叫“殘酢”)回去;另外,再算有償的話,就是在主家吃足六七餐,故本地有“謹具喜儀六七餐”之俚語。當晚,準新郎之知己老友為之布置新房,後搓麻雀、玩撲克,以增熱鬧氣氛。翌日清晨,幫手們早已按分工忙開了,家中之中老年婦女則忙於拜祭祖先之事。中飯後,伴郎們去接新娘,新郎哥是不會去的。解放初鄉下還有人用花轎接新娘的,六七十年代漸漸用腳踏車,到1990年後改用機車,而現在農家仿效城裡人,新郎哥也坐上小汽車去接新娘了,並且尾後還拖著一長串大小汽車。女家,閨房內,叔婆(能說會道之大妗姐)正為新娘梳妝打扮,姊妹們(伴娘)陪著。接新娘的伴郎到了,姊妹們則緊閉閨房門,隔門要伴郎給開門利事,一開口就要9,999元,另加一些爆竹、茶費之類,意為長長久久也。於是一場唇槍舌劍的討價還價之爭就展開了,伴郎如有舌戰群芳的本事,那就視之為樂事,可增熱鬧氣氛,倘口呆木訥者則尷尬矣,會弄得不知所措,故此行之人選也極其重要。無論舌戰如何,出門吉時(預先擇定新娘出門之時辰)一到,雙方都尊重吉時之選,伴郎就按新郎交帶的意思妥協,而姊妹們也知趣的讓步。達成協定後,新娘由叔婆扶著至廳堂拜別祖先,拜別父母,然後由兩個弟侄輩小孩(謂之做舅仔的)提著燈籠在前,新娘跟著出門。倘是1990年以後,差不多都是新郎哥親自用小汽車來接新娘,一對新人加上叔婆坐小汽車,送嫁的姊妹們坐在後面的車上,嫁妝裝在最後的車上,一路上還不斷燒炮仗。到男家,叔婆攜著新娘跨過火盆進入大廳,到新房稍事休息,而送嫁之姊妹則由男家設茶點招呼。休息後,新娘由叔婆陪同到廳堂與新郎一起拜堂,先拜天地、拜祖先,再斟茶跪拜翁姑,翁姑即回送金銀首飾和利事。隨後按輩份逐次斟茶跪拜家中之長輩、舅父妗母、姑丈姑媽、姨父姨媽、村里之同宗房親等,被跪拜者飲罷茶即封兩(夫妻)紅包,執回兩條毛巾。宴前,叔婆引領新娘給每位賓客斟茶,謂之飲新娘茶,茶中有紅棗、糖蓮藕,賓客接過茶,叔婆會隨口而出:“飲杯新娘茶,富貴又榮華。”逗得賓客們哈哈大笑。其實叔婆才是真正的伴娘,也是搞笑之高手。她整天伴著新娘,指揮新娘該怎樣怎樣做,是新娘之指揮者。
“舅公老爺坐大位”,是本地慣例,廳堂靠祖先位那邊是上席,靠牆一邊即大位也。上席是外祖家專用的,舅公老爺未到之時不能開宴。開宴時先燒兩串炮仗,隨之上菜,到第六道家鄉扣肉時,燒幾十萬頭的炮仗。喜宴席上都擺九大簋,一般是髮菜蚝豉(取其諧音“發財好事”之意也)、白切雞、蓮藕炆鴨或霸王全鴨、冬菇、炒雜、家鄉扣肉、魷魚、欖仁肉丁、魚球,另加一味上湯,取其長長久久之意。1990年以後,九大簋逐漸變為十二大簋了,菜色也顯示了時代特點,什麼美國加洲果仁、東瀛瑤柱、日本芥辣、日本海鮮卷等,飽參翅肚已非富家專有之物,中檔家庭也用上了。是晚,主家要預留一席完整的酒菜,以備新郎翌日帶到外祖父母家拜祭祖先。上至第六道菜家鄉扣肉,幾十萬頭的爆竹響後,新翁姑帶領新人及其他家人逐席敬酒。宴罷,主家長輩、新人在門前送客,之後會留下新郎之知己老友鬧洞房、玩新娘。第二天早飯後,新娘要回門,新郎則帶預留之酒菜到外祖父母家拜祭祖先。這天是新外父請新女婿,新郎和伴郎可晚些到。而新女婿請新外父母可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商定某一吉日即可。新外父母在新女婿未請飲之前不可到女婿家。新女婿請飲時,新外父可帶至愛親朋前往,三兩席人也沒問題。至於帶多少人前去,當然要預先告之新女婿為之準備。
至於女家,一般在婚前一天晚上會邀一些同村姊妹、準新娘之知己到來“飲茶”(實則送嫁),主家備些糖果餅乾、糕點、瓜子、花生、生果之類款待,熱鬧至午夜方休。翌日,女家一般不會大肆鋪張擺酒,只搞幾席普通菜飯,招呼至愛親朋算了,其他賓客則在第二天請新女婿時一併飲宴。1979年以前,嫁女一般謂之請吃餅,蓋龍鳳禮餅即身嫁銀也。禮餅之多少,視家道之豐儉而定。故嫁女除酒宴外,還向賓客派送一盒禮餅。此禮餅乃新郎哥接新娘時一併帶去的,此乃“老婆餅”之來由也。後來漸以金錢代之,稱之餅金,然派送禮餅之俗猶存。時至現今,很多農家仿效城裡人到茶樓酒肆擺聯婚酒宴了。聯婚宴上,男女家之賓客還是要分開的,各自招呼各自賓客。1979後以前,出嫁女有腳踏車作嫁妝被視為奢侈品,會令人羨慕不已,而現在用機車、彩色電視機作嫁妝,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的了。
1985年後,有些家庭會用照相機拍下整個婚禮過程,到1990年以後已經用攝像機錄下全過程了,且仿城裡人時興起照婚紗像來,動輒三四千。隨著時代進步,以前諸多繁瑣禮儀已經簡省多了。

生育

生兒育女是很自然的事,古時生男曰“弄璋”,生女叫“弄瓦”,而本地人生男孩叫“添丁”,也叫“添男孫”,生女孩則叫“撿個妹仔”。分娩之時外公外婆不要在場,蓋本地話“外”與“礙”同音之故也,有“礙”分娩就不好了,避之則吉。嬰兒一出世,要第一時間稟報外祖父母,謂之“報更”。外祖父母到第三天送來禮物為外孫做“三朝”。禮物一般是雞蛋、生薑、豬腳、活雞、米酒及嬰兒之新衫褲、帽子、摟被、背帶等。親朋戚友要在一個月內送禮,禮品一般是豬腳、雞蛋或活雞、嬰兒衣物等,謂之“送更”。主家收到後即回送糖醋豬腳姜、熟雞蛋,這叫“酬更”。一個月屆滿,稱之做“滿月”、“出月”,雅一點叫“彌月”。這天要給嬰兒剃頭(傳統觀念認為剃光嬰兒之胎髮,日後會生出濃濃黑髮,而現代人不忍心皮嫩肉嫩的嬰兒挨剃刀,只象徵性剪一兩條發算了),還要拜門官、拜祖先、拜“姑婆”(放在床下專門護佑小孩子快高長大之菩薩)。家道殷實者還大擺“滿月”酒宴請親朋戚友。倘是生男孩的,傳統觀念強的長者高興起來,即使“吃清粥,疴硬屎”(本地俗語,也叫“頂硬上”,意為不自量力硬撐起來),也要擺滿月酒。1985年前大多在家裡擺宴,之後多到茶樓酒肆擺酒了。無論在哪裡設宴,都先擺上熟紅雞蛋、糖醋豬腳姜,故亦稱之為“姜酌”。赴“姜酌”之賓客不用預先做人情,到時給一包利事予嬰兒即可。生男孩的,到年初七人日這天,備八角花燈籠到村中祠堂廟宇掛上,家裡門官位前上方也掛一個八角花燈籠,並拜祭神明,祈求保佑小孩平安無事、快高長大,此謂之“開丁”(也叫“開燈”),也可以說是“報到”,就是表明該男孩已經登記入宗族冊,從現在起可分得太公一份豬肉也。解放前到解放初,村內之宗族祠堂都有田產,宗族祭祀、拜太公山墳等開銷均由田產中來。事畢則分祭祀品,以燒豬肉為主,只分給男丁,故有“太公分豬肉(祭祀品)”之說。
北台社區

生日

本地人對“生日”大多是淡然處之,一般只煮幾碗湯圓、炸些煎堆拜拜祖先就算了,通常不會大肆鋪張,上了年紀的才會十年一次大肆慶祝一番。到三十一歲時較為重視一點,才開始有人做大生日。慶賀生日一般賀“出一”,不賀整數生日。五十一歲生日,叫六秩開一,意為五十歲已過,邁向六十歲的第一個生日。六十一謂之大壽,稱七秩開一……而九十一即謂之百齡開一了。其實鄉下人向來是按虛歲計算年齡,“開一”實則是整數。當地人一般不會自己出頭慶祝自己壽辰,設宴請飲之請柬具兒孫之名,寫上“承慶子某某率孫某某鞠躬”。晚輩為長輩做大壽,這是孝敬長輩之禮也。大壽這天,具三牲酒禮香燭拜祖先,壽星公(婆)端坐堂中接受兒孫媳婦、女兒女婿及至親之祝賀。到開宴時,先上上湯麵條,叫長壽麵,乃越吃越長壽之謂也。最後上一碟點心,乃用麵粉做成蟠桃樣的包點(借王母娘娘蟠桃盛宴之蟠桃沾長壽之光也),故此種酒宴稱之為“壽宴” ,亦叫“桃酌”, 寓長壽之意也。赴壽宴者可不必預先“做人情”,到飲宴時送上一包利事便可。時至今天,年長者之慶賀生日形式變化不大,只多了年青人送的生日蛋糕而已,而六七歲到十五六歲的中小學生過生日就具有時代特色了。他們會邀一些同學來開生日晚會,先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切開蛋糕分享,然後卡拉OK一番再燒烤,到興盡方休,夜半才散。如此熱鬧場面,頗有氣氛。

建房

華僑古宅建築,為本地區普遍的民宅,現存於南區的約有三千餘座,大多數建於清末民初,是老一輩華僑歸田養老所建。其建築根據南方氣候特點,有些房屋有“宿回”(騎樓)、趟櫳、大廳、書房(偏間)、天井、冷巷,牆面為水磨青磚,木樓,木樑桁角瓦面。門面外牆飾以灰塑花草蟲魚壁畫等,室內廳堂木刻板幛,走廊上方木刻滿洲窗,金鉑裝飾,金碧輝煌,室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
北台社區
南區碉樓建築,寮後村為多。碉樓建於清末民初,常住人口不到一千人的寮後村,聳立著12座建築風格各異的碉樓,實是南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碉樓既可居住又可防匪。
解放前居民住宅多為磚木結構平房,也有小部分是西式樓房,多是先祖輩到外國苦挨半世,帶著半生血汗錢回鄉歸田養老時建的,這也顯示了僑鄉特點。改革開放後,僑房政策落實,得到補助費之原僑房居民,也多建磚木結構平房。此類磚木平房之“屎糞槽”(廁所)大多離開主體建築另建,且相當馬虎,衛生狀況極差。1990年以後,建單家獨院的、兩層半的、三四百平方米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樓房為多。
本地人建房前大多先請風水佬看過宅基地拉好向,再請喃嘸佬設祭壇驅趕宅地內之遊魂野鬼,“姜公在此,百無禁忌”、“興工大吉”的紅紙條貼在竹子或棍子上,插在地內,然後燒幾串炮仗,此謂之“淨地”。之後泥水佬可進場燒炮仗開線動工了。倘是磚瓦木結構的,砌牆至正梁高度,又要請喃嘸佬來設祭壇“上樑”。正梁中間纏一條紅布,叫“梁紅”,永久懸在樑上。上樑時燒炮仗並用煎堆拋過梁,謂之“旺梁”。此俗早已自動廢棄,因磚瓦木結構的房子已經沒人蓋,無正梁可上了。本地人建房已經走出傳統的磚瓦木結構的局限,傾向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兩層半的現代化、西式化樓房。房子裝修也極為講究,外牆裝飾多貼上色彩豐富的瓷磚,室內則多為現代化裝飾。家道殷實者,搞裝修之花費比建房還要大,動輒十幾二十萬的。
新居落成後,如囊中告罄者,入伙時炸些煎堆拜拜祖先算了;倘荷包尚豐者則大排宴席,請鄰里同宗、至愛親朋來飲宴,旺一旺新居。1990年以後,很多村民在城區買了三房兩廳之單元房,當起正式城裡人來。

喪葬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故喪葬乃人生一大事也。喪者,人去世也;葬者,死者安葬也。本地人以“白”為孝之標誌,因之亦稱“白事”。鄉下人一般忌諱“死”字(青年人當別論),倘有老人去世,告訴別人時就叫某某“老蚊咯”、“行去咯”。當地人60歲以下去世的叫享年,60歲以上的叫享壽。
北台社區
傳統的鄉下喪葬儀式繁瑣複雜,且封建迷信色彩相當濃厚。人去世後要做“約司”(即法事)超度亡靈。“約司”有大中小之分,大的要請七到九個喃嘸佬(僧不僧道不道者)開壇設祭,伴以四五個“啲咑”佬(吹嗩吶者,還有敲鑼打鼓的),由晚上開始,“啲啲咑咑”的通宵達旦直至中午;中等的則請五個喃嘸佬,時間也相應減少,凌晨左右即止;小的有三個喃嘸佬,過程也較簡單。此項費用支出相當可觀,倘家道欠豐者,則請一個喃嘸佬來開開路就算了。仵作佬(仵工,也叫棺材佬)一般也要四五個,倘開八座則又多幾個仵工矣。開八座者,即以八個仵作佬抬棺材也。
通常長輩彌留之際,要馬上搬出廳堂,這叫“徙床”,並儘可能會集子孫兒媳等至親、房親,守候床前。倘一發現有不妥,待其喘最後一口氣時,子孫兒媳等至親則要大聲呼叫其之稱謂,這叫送終,也稱送行。人去世後,家人隨即用布或其它能遮擋東西之物,覆蓋掛在牆壁上的相架(鑲嵌照片的鏡框)、大鏡、神位,並請房親卸下大門之外門(事後,誰卸下誰裝上)。打點喪葬事宜是當家最頭痛的,要安排人通知親朋戚友(這叫報喪)、買香燭紙錢之類冥物、請喃嘸佬、請仵作佬……繁雜之事接踵而來,應接不暇。
先戴孝,撕開白布成條狀,每人一條纏在腰間,孝子還要在頭上纏上一條小的,孝婦則戴上用白布做成尖頂的長過臀部的孝帽(解放前用白麻布做成衣服穿上,披麻戴孝者也)。第一個登場的是仵作佬,他先為死者換上壽衣,繼之取去承托木板床的長凳,把木板床放在地上,墊上磚頭,死者頭向內腳伸外,此謂之“落地”。喃嘸佬之老大到了,第一時間是寫清單,由主家口述死者五服之內的同輩、後輩名字,其則筆錄之。跟著喃嘸佬穿上道袍手搖銅鈴,揮動黃幡引領孝子賢孫去“買水”(也叫“行水”)。孝子雙手捧著內有銅錢兩枚的瓦盆,由胞弟或堂弟兄左右相扶,到村頭有水之處,將盆內銅錢拋入水中,用盆舀少許水,然後返回家中。繼之喃嘸佬站在門檻外對著死者,手搖銅鈴,揮動黃幡,口中喃喃,這謂之“開路”。“開路”畢,其他喃嘸佬已經設好壇,“約司”隨之而起。其時,孝子孝婦、賢孫賢媳坐在死者兩旁,不斷燒紙錢冥幣。左鄰右舍、親朋戚友陸續前來看面(弔唁),在大門前燃點帶來之香燭紙錢,面對死者叩拜,然後送上“灰金”(主家請一人專責此事),執回一包利事及白腰帶(1990年後已用毛巾代之),倘是至親則陪坐至“約司”完結,如果關係一般,看完面坐一會兒就走,待送葬時再來。“約司”做到凌晨,遺體入棺,也叫入殮,生人迴避,以免相衝相剋。之後,孝子孝婦、賢孫賢媳手持喃嘸佬給的黃紙符,伸向棺材,繞之行一圈,燒掉黃紙符,此乃最後一見也。“約司”進入尾聲,蓋上棺蓋,叫收殮,也是生人勿近。午餐是七個菜(俗謂“吃七”源於此也,故本地人之餐桌上最忌諱七樣菜),凡有來看面的只告知一次,都可到來進餐(倘是八九十歲者的喪葬餐,大多會不請自來,謂之坐“盤仔”,可沾長壽之光)。午餐後出喪,也叫出殯。
出喪,由“啲咑佬”行頭,喃嘸佬手搖引魂幡,孝子手捧死者之遺像、神位,左右弟兄相扶跟著,後面按親疏跟隨,最後是仵作佬抬著棺材尾隨。送葬隊伍在“啲咑佬”啲啲咑咑的引領下,緩步(送喪之人不可回頭看)到村頭辭棺處停下,孝子孝婦、賢孫賢媳則點燃香燭跪下,其他送喪者靠邊,抬棺者直過上山。回程時每人一包利事,按原序返回,至主家門前方散。孝子手捧之神位安放在廳堂,由喃嘸佬喃喃一番,叫“設靈”。之後孝子們上山送死者入土。棺木入穴後,子孫按長幼先後向棺穴拋下些白灰加“餅仔”(用白泥做成棋子般大小之物)混和的泥土,此舉謂之“發山”,也叫“發桶”,意為子孫後代皆發達也。第三日拜新山(上新墳),回來後做“三朝”,請來喃嘸佬對著燃起香火的靈位喃喃一番,由孝子捧著靈位安放在祖先神台上,此謂之“上高”。隨之各孝子脫下孝服腰帶搭在梯級上,待“還陽”後方可收藏。“上高”後,各孝子每人分得一頂草帽、一雙拖鞋。出嫁女回夫家,要提一盞煤油燈(後用手電代替),帶一些祭品回去。“還陽”,是說死者之靈魂回家探望家人也。此日乃喃嘸佬占算出來的,一般在喪事後半個月左右。“做塵”,為死者早日超脫塵世,七七四十九日,每七日做一次,故亦謂之“做七”。“尾塵”為最後一個“七”,家道殷實者在前一晚還會請喃嘸佬來通宵達旦打齋。“尾塵”(“尾七”)最為隆重,謂死者已經超脫塵俗登上仙界矣,又要請喃嘸佬來對著神明喃喃一番。晚餐設酒宴,可擺上九大簋,作喜慶事看待,請親友來飲吃,也表示答謝他們在喪事中相幫之意。第二年於雨水後至清明前拜新山。
北台社區
隨著時代的進步,如此繁瑣的喪葬儀式,已經漸漸消亡。

歷史古蹟

楊仙逸故居,始建於清代。位於南區北台村著昆街39-41號,為楊仙逸之故居,是楊仙逸父親、著名旅美實業家楊著昆出國前的居所。故居為17坑1層2進平房,磚木結構。故居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平方米。2000 年,被列入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
詹園詹園
廣開堂,位於北台村,乃旅美華僑楊廣開於1924年所建。該大廈是典型的老式僑宅,加碉樓組合。該大宅融合中西建築文化精華,古典而雅致。
楊官宇故居,始建於民國初年。位於南區北台村著昆街28號。二層水泥混凝土建築結構,前置有花園。楊官宇早期追隨孫中山革命,抗戰時曾任美國空軍志願隊(飛虎隊)中國人員管理處副主任。為中國空軍事業作過貢獻。
北台康真君廟,位於南區北台村,建於清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該廟坐東北向西南,深兩進,面積220平方米。抬梁式木架構建築,硬山式頂,原天井設有香亭,後已毀。廟右設有華陀偏殿,正殿與偏殿間隔有青雲巷。廟額橫匾陰刻:“康真君廟”,左右對聯陰刻:“功完金闕北,果滿玉清台”,為彭炳綱所書。2000 年,被列入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
北台社區
北台劉氏祖墓,分別始建於元代和明代。位於北台湖洲山山腰處。該兩座墓葬保存較好。2座墓穴分別為面寬10米,縱深15米。始建於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的“故考劉公一官人墓”,其建築型制布局等均為目前全市保存最好、歷史最早、造型最別致的一處古墓。該兩處墓葬距簡便土路約1500米。

歷史名人

楊仙逸(1891~1923):字學華,號鐵庵,祖籍北台村,出生於檀香山,1910年加入同盟會。先後就讀於夏威夷大學及加利福尼亞州哈里大學機械專科。畢業後,為回響孫中山“航空救國”號召,再入紐約迦彌斯航空大學,精研飛機製造與駕駛技術,成績優異,獲萬國飛行會水陸飛行執照。次年歸國,在上海從事革命活動。為了建立革命武裝,不久又再次赴美,與蔡司度、陳應權、高廷槐等華僑飛行家及工商業者在舊金山創辦圖強飛機有限公司,培訓中國飛行員及航空工程技術人員。1912年,先後在日本、墨西哥、美國等地向華僑籌款購機,共捐購J.M型飛機12架和一些航空設備,並感召一批有志於航空事業的青年華僑回國。1917年楊發起組成飛機隊,攜機回廣州參加護法戰爭,被孫中山任命為飛機隊隊長,曾率飛機2架參加討伐盤據海南島的龍濟光。1919年與張惠長等應孫中山召喚回國,在福建漳州組建中國最早的空軍飛行隊之一援閩粵軍飛機隊,任總指揮。1920年楊任空軍總指揮,率飛行隊配合援閩粵軍回粵作戰討伐叛軍桂系軍閥莫榮新,並一舉收復廣州,這是中國空軍的第一次大突破。1922年去美洲向華僑募捐,購買飛機12架,包括其父楊著昆捐獻的4架。同年12月由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委任為航空局局長,兼任在廣州市沿江東路421號紅屋(因全用紅磚建造的,故稱紅屋)的廣東飛機製造廠廠長。1923年,楊仙逸帶領航空局試製成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一架軍用飛機,用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英文名“樂士文”命名,正式試航及命名典禮在廣州市大沙頭飛機場舉行,宋慶齡親自上機試飛,揭開了中國航空史的第一頁,楊仙逸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空軍之父”。後曾多次指揮和駕駛飛機參與平定軍閥叛亂。是年秋,率飛機隊參加討伐陳炯明。為了摧毀惠州城垣,於9月20日前往博羅之梅湖檢查水雷改裝炸彈時,因意外爆炸而殉難,時年32歲。孫中山為表彰其忠藎,特追贈為陸軍中將。後國民政府決定以其犧牲之日9月20日為中國空軍紀念日。他的遺體葬於廣州黃花崗之東三望崗,墓碑是孫中山手書的“楊仙逸先生之墓”。1927年廣東省政府遷墓重建時,其家屬要求搬遺體回葬於中山縣一區新村(即現東區)蟛蜞山(即現紫馬嶺公園內)。1979年省市有關部門由三望崗遷與楊仙逸一起犧牲的四烈士同葬於楊烈士墓之側,現今廣州黃花崗公園內之楊墓實是“衣冠冢”,仍為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台社區
楊官宇(1901~1970):北台村人,生於檀香山,早年學機械。1921年隨楊仙逸等人到美國圖強飛機公司飛行組學習飛行技術,次年冬返廣州。其間曾設法將華僑所捐購的12架飛機轉運回廣州。1923年協助楊仙逸研製第一架“樂士文”國產飛機。後駕機參加討伐陳炯明,每天五次輪番轟炸,協助粵軍追擊逃竄到惠州的叛軍。1924年起先後任東江飛機隊長、廣東航空局飛機修理廠廠長,兼廣東航空學校教官。1927年2月被送往蘇聯深造飛行技術,同年11月回國,被任為廣東航空處第二飛機隊隊長。1928年冬,參與張惠長發起的飛行全國活動,受到各地熱烈歡迎。1930年任南京第四航空隊長,駐守隴海鐵路之碭山,參加中原大戰。1931年春返粵任廣東航空學校校長。1932年與劉植炎到福建協助十九路軍組建航空隊,任隊長;不久到南昌任航空站長。1938年任空中運輸大隊長。1943年任第三飛機製造廠廠長。1943年秋任美國陳納德空軍志願隊中國人員管理處副主任。抗戰勝利後,辭去軍職,轉入陳納德空運大隊,任該大隊柳州站長。1949年經澳門轉赴檀香山定居。1970年於檀香山病逝。
北台社區
楊著昆(1853~1931):又名亞然,字雅軒,號鏡堂,北台村人。楊仙逸的父親。自幼務農,生活貧苦。1873年赴檀香山,初為蔗園工人。繼而開設糧莊和田館。後又經營蔗園,開設糖廠,兼營房地產,成為檀香山的糖業巨子、商界的有名人物。楊熱愛祖國,接受摯友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1894年加入興中會,並成為骨幹。1910年,鼓勵和支持兒子楊仙逸投身祖國的民主革命大業,並一起參加中國同盟會。1914年當接到孫中山請其幫助籌餉的親筆信時,父子分工,帶頭和發動僑胞捐獻,籌得一筆巨款。1915年回響孫中山“航空救國”號召,以大股東身份與當地華僑集資籌建“中華飛船公司”,準備生產戰鬥機供革命使用。1922年,楊傾家變賣田產購買4架飛機,支持孫中山擴充粵軍飛機隊。楊還經常捐款給孫中山作革命活動經費。為此,孫中山曾以陸海軍大元帥名義給他頒發獎章、獎牌,以表彰其對革命的貢獻。
北台社區
楊廣達(1869—1933),檀香山華僑,北台人。1910年3月,孫中山第五次抵檀組織同盟會,又在鐘工宇寓所成立同盟會秘密團,楊廣達為會長,譚逵、鐘工宇為協理,以後茂宜、希爐各埠先後成立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檀香山同盟會幹事長,多次簽發同盟會員證。民國成立後,多次任中國國民黨檀香山支部書記。積極支持革命,捐助甚多,其慷概好義之舉與鄧蔭南齊名。1922年楊廣達回國,後任香山縣長多年。1910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倡辦華文學校,培養教育華僑後代繼承中國革命和文化。當時同盟會會員楊廣達、楊著昆等人聯合當地華僑在1911年捐資籌辦華文學校。1928年,學校改名“中山學校”,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現在學校校長為楊廣達之子楊華德先生。
林炳光(1892-1954),北台人,生於檀香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碩士畢業。林炳光與孫科是同窗好友,在美讀書時即加入同盟會。後應孫中山之請,於1921年回國,任石井兵工廠總工程師。該廠製造當時最先進的烈性無煙炸藥和軍火,為北伐做出很大貢獻。林炳光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TNT炸藥之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