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門樓

北京門樓

門樓是漢族傳統建築之一。作為一戶人家貧富的象徵,所謂“門第等次”即為此意,故名門豪宅的門樓建築特別考究。門樓頂部結構和築法類似房屋,門框和門扇裝在中間,門扇外面置鐵或銅製的門環。門樓依附廳堂而建。

胡同是老北京的底蘊象徵,牌樓是街區的門臉兒,這門樓呢,就是一家一戶的臉面兒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門樓
  • 胡同:老北京的底蘊象徵
  • 牌樓:街區的門臉兒
  • 主要:集中在東西城區
文化,磚雕,突出主題的磚雕,博古圖磚雕,獅子群像雕,以文字為主的磚雕,複雜的線條磚雕,門墩,概述,分類,護門鐵,概述,形態,門聯,

文化

甭管是大宅院還是小戶人家,早先的院門口都是門樓相守。往上捯的話,這門樓的歷史也小八百年了。您往外地去,平房帶院的人家也都搭個門樓,但說講究,哪都比不了北京。有這雅興的話,以後您留點神就是了。
今兒個咱請呂寶華先生講門樓。老先生十幾年跑遍了京城胡同小巷,拍的片子摞起來有半人高,還真叫是有點研究。
掰開揉碎了講,咱這版面容不下,揀幾個大方面聊聊,就算是意思到了。
門樓、門墩兒、護門鐵、門聯,咱就看這四大塊。
門樓是代表戶主的身份,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更是家族文化思想的象徵,既是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社會秩序的一種外露。
今兒個,北京的門樓,已經進入即將消失的階段。古人所留下的除宮殿、寺廟,在古都北京的62平方公里中,門樓已經極為有限,只能從中選擇一部分較好的圖片作為代表性,讓讀者再領略一下北京門樓方面的文化。

磚雕

北京城門樓的磚雕藝術所剩無幾,主要集中在東西城區。就是這兩個區中真正完整和內容豐富的也十分有限。門樓的磚雕在雕刻藝術中是稀有的一種,尤其是在古都北京,就全國而言,沒有省市的民間門樓磚雕超過北京。
北京門樓的磚雕集中在門樓的上部,占據非常重要的部位,從門框的上部,一直延伸到門樓的頂部,似乎是戴在門上的一個“花帽”。房脊、垂脊、戧檐、滴水等處都有磚雕。雖然磚雕自身是灰色的,又在灰色磚的包圍之中,但其風格在灰中而不灰,全靠自身的表現能力跳出灰色群,躍於灰色之上;工匠大膽運用粗細線條變化突出主題和強調主題,如同中國的傳統水墨畫一樣,完全靠筆的粗細墨的濃淡而取得成功。

突出主題的磚雕

門樓上的磚雕表現人物的極少,五道營胡同55號的磚雕三個部分中有三組人物。左面一組兩個人物在梅花和松樹之中,其中一個人坐在梅花中。另一個人物坐在松樹中的桌几前兩個人在對話。中間一組人物一個坐在竹林中,另一個坐在菊花中。第三組一個砍柴的樵夫背著柴走過來,一個得意自在的牧牛童騎在牛背上。其背景是牡丹叢中。三組人物三種神態。在上部的四個望柱上有四個人物。所表現的人物生動,具有生活氣息。

博古圖磚雕

較好的是井眼胡同一號和盛芳胡同一號。雕出花瓶、方尊、蒜頭瓶、盆景、筆筒、繭形罐等放在茶几、多寶閣上,主要表現出戶主對財富的擁有量。

獅子群像雕

竹竿三同38號的門樓磚雕四個望柱上有四個獅子,中間一組兩個獅子滾繡球,生動活潑,你爭我搶不相上下,風趣很濃。左右兩組各一個獅子,畫面上產生相聚又相分離,各自具有不同的神態,生氣勃勃神采飛揚是主要特點。

以文字為主的磚雕

這是北京城內少見的磚雕藝術。效賢里4號,第一組是“長樂未央”;第二組是“延年益壽”;第三組是“萬物鹹集”。黑芝麻胡同 15號第一組“長樂未央”、“衛”、“屋宜子孫”、“長樂富貴”等九組,這裡語言採用了商周青銅器上的文字和漢代建築文化相近似。

複雜的線條磚雕

組成線條有八仙紋、八寶紋、國字紋、萬字紋、長壽紋、祥雲紋、綬帶紋、連珠紋、樹疤紋和纏枝紋等,在這些線條的分割下,使畫面定出中集,把松柏的蒼勁、梅花的鬥豔、蘭花的幽香、荷花的一塵不染表現出來。

門墩

概述

北京人稱門樓下的左右門枕石叫“門墩兒”,“門墩兒”相連的有“門坎兒”,人們從這裡出出進進,把門墩兒視為守護大門和納福相結合的藝術化了的實用物。
北京的門墩兒品種和文化內容是極為複雜的,追溯到更早,元代有鐵獅子胡同,
張自忠路,當時確因鐵獅子而得名,明清時大興以漢白玉和青石為原料製作門墩兒。門墩兒的外形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抱鼓形,一種是長方形,這兩種最有代表性,具體地代表了戶主的願望和對人生的要求。

分類

借物寓意。植物中的梅、竹、菊、牡丹、荷花、松、柏等;動物有龍、虎、鹿、獅子、麒麟、魚、鳥、蝙蝠,還有人物和文字,通過這些諧音或吉祥的內容,表達戶主對福、祿、壽、子孫、事業、前途諸方面雕刻在門墩上。北京的門墩兒處處可見,個個不同,在這樣大的門墩兒博物館中找不到相同尺寸、相同內容、相同雕琢技巧的門墩兒。門墩兒從內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吉祥兆瑞門墩兒:天馬行空、寶相花、麒麟、鯉魚、化魚為龍、四藝、如意、綬帶、祥雲、拐子龍等。
鴻福相傳門墩兒:五穀豐登、富富有餘、花瓶等。
長壽康寧門墩兒:松鹿園、壽字紋、福壽雙全、五福捧壽、暗八仙等。
世代相傳門墩兒:獅子滾繡球題材,清代武官的門樓下,有獨立獅子為門墩兒,獅子同師諧音,代表軍隊的含義。
喜上眉梢門墩兒:喜鵲登梅,也是門墩兒常用的手法。
人品類門墩兒。古都北京是文化人集聚的地方,特別注重人品修養方面的文化內容。菊花門墩兒的官宅也好,文人宅也罷,包括民宅無不共稱菊花的性傲、色佳、香晚的個性和品質。竹子內容很多,竹子霜雪不凋,四時常茂,身直、心空、節貞。以此表明門樓戶主的人品。梅花是北京文人選擇的重要題材,梅不怕嚴寒,能獨天下而春、香韻清高,常與美人相比。又與松、竹相結合成為歲寒三友。官品門墩兒,北京的當官人處處可見,所以當官的,首要的一條不貪污,要當清官,如荷花門墩兒,荷出於污泥而不染和一品清廉的門墩兒。劉墉曾為自己寫下一副對聯“粗茶淡飯布衣裳,這點讓老夫消受;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等由兒輩擔當。”
門墩兒藝術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發展到高峰時期形成的石雕藝術,民間的工匠作品能立在古都北京城內權貴的門前,製作的精美,雕工的不俗,題材的廣泛,比例的協調,石料的考究是北京門樓文化中又一枝花朵。雕刻技術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淺浮雕、圓雕、鏤空等多種技法相結合,在一個幾十厘米高的石料上表現出多種畫面,沒有純熟的技巧是很難完成的。

護門鐵

概述

北京門樓普遍在門的下部有保護鐵,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成為談論的話題,可能因它沒有閃光的一面,似乎像一件舊衣服上打的補釘,所以不想去研究它。然而,護門鐵雖然不是建造門樓時的同期工程,是若干年後為了保護大門不受損壞而製作的,可是鐵皮和鐵釘卻給我們留下了又一種古文化。
明清時期是中國吉祥文化發展時期,多以植物、器皿的變形為主要特點,護門鐵是民間工匠發揮創作的天地,雖然範圍、部位、題材受到限制,他們仍然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出有實際內容的吉祥文化,突破了上述種種的困難,用粗銅粗鐵,去描繪牽動心弦的視覺文化,這就是工匠們的巧妙可貴之處。

形態

知道的護門鐵的造型有如意形、瓶形、葫蘆形等,鐵釘的表現主要是萬字形和錢紋兩大類,大門裝飾文化內容十分豐富。
護門鐵的基本形態是葫蘆形,在這個基礎上演變出其他造型。葫蘆形從北魏時期出現,流行於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把“八仙過海”故事中的鐵拐李法器視為至寶,藝術化了的“暗八仙”里的葫蘆是鐵拐李的標誌。在門樓的磚雕和門墩上都有同類題材。中國民間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不同條件的同類物體可以而且允許同時出現表現一個主題。
護門鐵還有一種是常見的瓶形,大肚、長脖,給人以挺拔的感覺,兩個瓶耳有大、有小,脖有粗有細,一般人都能知道其寓意是平安。古人都知道平安在福壽中所占的地位以及這兩個字的分量。有福有壽即平安,民間常言平安便是福,護門鐵在祝福全家平安,它的平安是長久的,可見願望是很大的。
吉祥如意紋在護門鐵中見得較多,似祥雲似靈芝形狀,是在強調護門鐵能起到法寶方面的效能,驅散一切邪惡之氣,使得全家安寧。
山形的護門鐵。山形紋有穩如泰山的感覺,不表現更多的寓意,鐵釘的走向多以表現萬字為主,很少採用其紋樣,這種不同於其他的最為簡單的方塊鐵,則是護門鐵中的種類之一。
雙向護門鐵,即門的上部和門的下部以同樣的造型鐵保護大門。北京城內的核桃園東街8號和安平巷3號採用的是雙向保護門的方法。
巨型護門鐵,蘆草園胡同15號的護門鐵占據了門整體的二分之一以上,鐵厚且面積大,有銅牆鐵壁之感,表現出勞動者豪放、粗獷的性格。
北京的老門能得以保存到至今,是因為許多門有保護鐵,古代人在保護古建時不是簡單地保護而是在免於一空的文化觀念的基礎上,從既美又能保護門的目的出發,護門鐵服從於前期的門樓文化,從和諧統一中使整個門樓文化增輝。

門聯

北京城內的門聯現存的數量很少,較完整的約130副左右,殘缺不全的有幾十副,兩者相加不到200副。
北京門樓上的大門門聯,是按照各自的出身對治國、齊家、修身、吉祥等方面內容進行選擇的,在文采輩出的古都,所採用的門聯或者自己撰寫的都非常慎重,在符合自己家庭身份時,又能表達願望,不敢貿然從事。現存的門聯,氣勢磅礴、製作精細、內容豐富,是全國門聯文化集中代表。
北京的門聯是文言聯和白話聯並存;長句聯和短句聯並存;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都有,按照其內容可分為治家類、傳承類、吉祥類、福壽類、賀宅類、修養類、道德類、忠孝禮儀類,盛世類、報國類、寓意類、商業類、學業類、革命類等,這些門聯符合家政和社會的需要,很少去表現與主人無關的空洞詞藻,總是把期盼、願望、人生、道路、個人、國家等切身利益聯繫在一起,大膽地書寫在自己的大門上。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副門聯被廣為選用;“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在宣武、崇文、東城區都可找到同類的內容;“總集福蔭,備致嘉祥”在東西城也可以在多戶門前找到同內容的門聯。
北京的門聯書法甚為考究,金、篆、行、魏、楷、隸多種書法都可以看得到。門聯是書法的藝術品,它的藝術價值很難做出準確的估價,這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在許多人眼前是視而不見的,甚至予以破壞。
為保護北京門聯北京城內有許多感人的事例。
西城區板橋二條5號,許林邨88歲,這副門聯是50多年了,他為自己家寫的“卜居積水,世守研田”門聯,至今已經有50多年了。1948年國民黨為死守北京城,曾想拿門板構築工事,因加鎖鎖住未能拿走免遭破壞。
許林邨是冒生命危險為老舍樹碑的人。1966年老舍在“文革”中受迫害,8月24日在太平湖投湖去世,第二年許林邨為他用漢白玉雕刻了石碑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辭世處,1967年周年許林邨”並且做了六張拓片,永遠保存下來,不久石碑不見了,至今保存在西城三中老舍紀念館中的石碑是他按拓片重新雕刻的。老舍夫人胡絜青讚美他是“大智大勇,無所畏懼,小巷小民,金石為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